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 |
---|---|
![]() | |
基本信息 | |
其他名称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
地址 | 中国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88号 |
邮编 | 300020 |
组织结构 | |
医保系统 | 中国医疗保障 |
经营性质 | 公立医院 |
醫院类型 | 專科醫院 |
医院等级 | 三级甲等 |
主管机构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所属机构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88号。1957年11月由中国血液学创始人邓家栋教授创建[1]。1970年代曾迁往四川,1982年迁回天津,是中国唯一的血液病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目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与南开大学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增加“南开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名称。
历史沿革
1957年6月,由邓家栋、宋少章、肖星甫等教授参加组成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于1957年11月在原十三军医学校基础上建立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此后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259医院。
1965年,血液学研究所从血站抽调半数人员去成都建立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1971年,文革期间,血研所及其附属医院迁至四川省简阳县,与输血所、实验医学研究所、放射医学研究所及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共同组成医科院分院。血研所附属医院改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附属医院。
197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重新恢复建制。1982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及附属医院迁回天津市和平区海光寺原址,一度改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海光医院。1987年,复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1990年恢复中国医科院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附属医院[1]。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 1.0 1.1 尤润生. 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 , 编. 天津通志 卫生志.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09. ISBN 9787805637785.
沿革 | |||||||||||||||||||||||||||||
---|---|---|---|---|---|---|---|---|---|---|---|---|---|---|---|---|---|---|---|---|---|---|---|---|---|---|---|---|---|
校史 | |||||||||||||||||||||||||||||
风物规划 |
| ||||||||||||||||||||||||||||
校区 |
| ||||||||||||||||||||||||||||
专业学院 |
| ||||||||||||||||||||||||||||
学术机构 |
| ||||||||||||||||||||||||||||
“4211” 卓越南开 行动计划 |
| ||||||||||||||||||||||||||||
校办机构 |
| ||||||||||||||||||||||||||||
文化传统 |
| ||||||||||||||||||||||||||||
重要人物 |
| ||||||||||||||||||||||||||||
校友 | |||||||||||||||||||||||||||||
基金 | |||||||||||||||||||||||||||||
出版物 |
| ||||||||||||||||||||||||||||
网站 | 南开大学官方网站 · 我爱南开BBS · 南开大学新闻网 · 南开大学校史网 | ||||||||||||||||||||||||||||
其他 | 天津对外贸易学院 · 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 津南村 · 四大金刚 · 南开学派 · 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 · 有个学校叫南开 · 东北地理教本 · “南开一号”原子反应堆 · “南开之星”超级计算机 · 南开价格指数 · 建校100周年纪念币 · 天开高教科创园 | ||||||||||||||||||||||||||||
南开大学院系所 · 南开大学人物名录 |
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 | |
---|---|
和平区 | |
河西区 | |
南开区 | |
河东区 | |
河北区 | |
红桥区 | |
东丽区 | |
西青区 | |
津南区 | |
北辰区 | |
滨海新区 |
|
宝坻区 |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宝坻区卫健委 |
武清区 |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武清区卫健委 |
静海区 | 天津市静海区医院静海区卫健委 |
宁河区 | 无 |
蓟州区 |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蓟州区卫健委 |
华北12 | |
---|---|
东北4 | |
华东9 | |
中南12 | |
西南4 | |
西北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