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墟
元朗墟(英語:Yuen Long Hui;1960年前寫作Un Long Hui)是香港新界元朗區的墟市,分為元朗舊墟(英語:Yuen Long Kau Hui)及元朗新墟(英語:Yuen Long San Hui)。元朗舊墟位於元朗市中心東北邊緣,現為十八鄉鄉事委員會的成員村落之一。元朗新墟即是水車館街一帶,後擴展為現時的元朗市,是現在元朗市中心最繁盛的心臟地帶。
歷史
大橋墩墟
古時的「墟」或「集」乃鄉民進行買賣的中心,村民一般都會拿農作物到墟集買賣。據嘉慶廿四年(1819年)重修的《新安縣志》載元朗有名「大橋墩墟」,亦稱「圓朗墟」,位於元朗河口西岸,大橋墩墟於遷界後荒廢沒落。[1]
元朗舊墟
康熙八年(1669年),清朝取消遷界令,同年錦田進士鄧文蔚獲封地設墟。鄧氏遂將大橋墩墟遷到西邊圍與南邊圍之間的地方,今稱元朗舊墟。存於大樹下天后廟內刻於咸豐六年(1856年)的「重修天后古廟碑」中亦清楚紀錄:「清康熙八年大橋墩市場改遷元朗」。[2][1]元朗舊墟之擁有者(稱爲「墟主」)是錦田泰康圍鄧氏家族鄧文蔚一房的「光裕堂」。
元朗舊墟是錦田、屏山一帶的農產品集散地,墟場內有長盛街、利益街和酒街三條主要街道,東門口及南門口兩個出入口,設有各行各業的舖戶,共有店舖102間。每月逢3、6、9日:即農曆初三、初六、初九、十三、十六、十九、廿三、廿六、廿九日,便是墟期,設有公秤,收益歸「光裕堂」。
20世紀初期,隨著元朗日漸發展,而元朗涌(舊稱「水門頭」)河床淤塞,內陸水運貨物需在青山灣碼頭卸貨,再轉陸路運到元朗墟。所以自1915年元朗新墟建成後,元朗墟也慢慢衰落。今日元朗舊墟的長盛街仍保存不少古建築物,稱為「滿清一條街」。
2021年6月香港暴雨後,一棟毗鄰同益棧的古屋之露台突然倒塌,無人受傷。[3]
元朗新墟
20世紀初期,隨著元朗日漸發展,舊墟地方應該已不敷應用。聽講八鄉、十八鄉和屏山的鄉民埋怨舊墟的地權和生意被大姓鄧氏[來源請求]壟斷[2];村民做各項生意均要納租,造成不公平買賣。由戴鉅臣、鄧英生、伍醒遲、梁惠戴、鄧可光、黎翌才、易贊臣等倡議另建新墟;他們以每股2元的價錢,集資一萬股[2],成立「合益公司」,興建新墟。1915年,元朗新墟建成,地點在舊墟西南面,鄰近新建成之青山公路-元朗段,包括俗稱「五合街」的地方,即合益街、合發街、合成街、合和街及合和後街,共有94幢二至三層的房屋;每幢房屋當時約值750元,地面為商舖,而樓上則用作貨倉、工場或住宅之用。新墟由合益公司負責管理,每年租金1元,後增至5元。新墟另有空地供小販投墟,墟期與舊墟同為三六九,小販到墟場擺賣,需繳費2仙,亦設有公秤,屬合益公司所有,以投標方式交由商人經營[4]。當時墟場以糶穀糴米為最大宗,在場中心建有設上蓋的大穀亭供鄉民買賣,今日的谷亭街即以此命名。新墟地方廣闊,比舊墟更受歡迎,舊墟因此漸漸衰落。[1]
1930年代至[來源請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新墟興隆[2],并一度成為新界西北部最大及有名[來源請求]的墟市。元朗新墟隨著政府在1970年代大力發展,漸漸成為元朗市中心,和元朗新市鎮相容,於1984年的4月全部拆平。
文物建築
以下建築獲古物古蹟辦事處建議評級:
名稱 | 歷史評級 | 落成年份 | 補充資料 |
---|---|---|---|
同益棧 | I | 1899年以前 | 利益街20號A及21號,香港現存唯一清代客棧 |
晉源押 | I | 1910年代 | 位於長盛街72號,香港現存最古老的當鋪 |
大王廟 | I | 康熙時期 | 供奉洪聖王和楊侯公,為當年元朗舊墟的政治及宗教信仰中心 |
玄關二帝廟 | I | 1714年 | 供奉玄天上帝及關帝 |
利益街12號 | II | 1900年以前 | |
利益街31號 | II | 1900年以前 | |
利益街47號 | II | 1900年以前 | |
利益街24號 | II | 1900年以前 | |
利益街27號 | II | 1900年以前 | |
利益街14號 | III | 1900年以前 | |
南門口33-35號 | III | 1920年代 | |
長益街23號 | III | 1910年代以前 |
相關街道
- (舊)合益路
- 谷亭街
- 元朗東堤街
- 西堤街
- 水車館街
- 水車館里
- 元朗泰衡街
- 元朗泰祥街
- 泰豐街
- 泰利街
- 長盛街
- 西溪路
- 鈞樂里
- 利益街
- 酒街
- 五和路
- 元朗舊墟路
-
元朗東堤街路牌(2022年1月)
-
西堤街路牌(2022年3月)
-
水車館街路牌(2021年8月)
-
水車館里路牌(2021年8月)
-
水車館里(2022年6月)
-
元朗泰衡街路牌
-
泰豐街
-
泰利街路牌(2021年8月)
-
泰利街(2022年6月)
-
長盛街(2022年3月)
-
鈞樂里路牌(2022年3月)
-
五和路路牌(2022年4月)
-
五和路近五和公立學校
-
元朗舊墟路路牌(2022年1月)
-
元朗舊墟路近鐘聲學校
参考文献
- 《新界宗族文化之旅》,嚴瑞源編著,萬里書店,ISBN:962 14 2936 6
- 《一起走過的日子;蛻變的小墟》,編導:翁子忠 ,香港電臺: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蔡兆浚. 【地方志/趣】由「圓蓢」到「元朗」——善用傳統地緣紐帶 構建-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 2024-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0).
- ^ 2.0 2.1 2.2 2.3 何文匯(主持). 百載鑪峰1984年第四集〈元朗新舊墟〉 [Archaeology and Antiquities] (電視節目). 香港: 香港電台電視部. 1984年9月16日 [2019年4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13日) –通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e00LwPspfw.
- ^ 元朗百年建築露台倒塌無人傷 旁為一級歷史建築同益棧 (22:47). 明報新聞網 - 即時新聞 instant news. 2021-06-28 [202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中文(繁體)).
- ^ 《鄭萃群︰元朗新墟的創立發展》,華南研究第一期,頁1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