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化
战争与軍事 |
---|
军事化(英式英语:militarisation;美式英语:militarization)是一个社会为应对军事冲突和暴力而组织起来的过程。军事化与军国主义有关联,但并不完全等同,军国主义是反映国家军事化水平的意识形态,并将穷兵黩武的价值观强加于公民社会,这点无疑比军事化有更为极端和激进的影响;[1] 同时与对军事、武装部队、武器和军事力量的颂扬有关联,包括象征性的阅兵,以及军队实际进行演习或战争。军事化过程涉及许多相互关联的方面,涵盖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等各个层面。
军事化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方式,首先就是发展高度武装的潜在动机,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然后,就是使用武装部队执行非传统任务,例如:从事农工业的生产建设;以及打击非军事性质的内部威胁或执行警察负责的任务,例如:打击有组织犯罪。另一个例子就是把武装部队以外的安全部队、情报机构、边防部队等,发展成为半军事化武装组织。
地缘政治
国家面临军事或战争威胁的指数,会影响国家实施军事化的程度,以确保自己达到可接受的安全水平。和平国家面临威胁程度处于较低水平时,军队和军备水平可能相对较低;与之相反,随时可能面临攻击威胁的国家,其军队将优先获得大量的资金和人员。
这些威胁可能涉及:
政治
政治军事化是指文官系统背景下表现的军国思想,例如: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宣布的反贫困战争,以及理查德·尼克松宣布的反毒品战争,大都是付诸言辞的论战。它们并不是针对具体可以击败的敌人,而是将某个目标比喻为“战争”,象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付出的牺牲。政治军事化也可能是巩固行政权力的一种手段,因为“战争”意味着行政部门可以拥有紧急权力,调度国家机器实施暴力行动,这些在平时是要经过立法机构做出决策。此外,政客还会通过在其他社会问题的口水战,或是政府在任命“特别工作组”解决紧迫的政治或社会问题时,也会利用军国主义塑造强势形象。
政治军事化也可以体现在军队承担政治责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军事独裁,统治者通过武装力量维持其政治权力;然而,即使是民主制度也无法免除高级政治官员中军人的存在。
外交
外交军事化倾向于使用军事方案解决外交关系,美国军队于二战结束后在美国外交政策及国家安全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华盛顿邮报记者达娜·普里斯特在其著作《美国军队的使命:发动战争以保卫和平》(The Mission: Waging War and Keeping Peace With America's Military)中,断言美国外交落后于军队,并且越来越依赖军队来管理其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声称“在比尔·克林顿总统的领导下,军队在没有公众监督与和辩论的情况,逐渐在资源和全球影响力方面,超越文职政府的领袖。”[2]
经济
经济军事化被用作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工业生产,来达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目的,例如:阿道夫·希特勒在一战德国遭受破坏后,提出重振德国经济计划的一部分。它可能是指:
国营企业和经济部门落入军方手中时,经济军事化就会发生;因此,经济军事化意味着军队本身,即武装力量、准军事组织、军事官僚机构和特勤部门的成员,掌握某些公司企业甚至整个经济部门的经营管理权。[4][5] 经济军国主义是围绕使用军事支出来支撑经济,或使用军事力量来控制经济资源的意识形态,这样就可以在产出和军费支出之间建立联系。
社会
宗教活动
基督教福音派的宗教祈祷活动,越来越多采取军事管理的风格,有些基督徒会自称为“祈祷战士”,在“祷告的战场”上进行“精神战斗”。精神战争的概念可能涉及到军事化的仪式,并经常在基督信仰中发挥作用。宗教军事化是教派组织与军事之间长期伙伴关系的演进,教会长期以来一直参与军事组织活动,进行各种传播策略,实现扩张基督教影响力的目标。这些策略开始以军事形象表达,使用诸如“入伍、集结、前进和闪电战”(enlist, rally, advance and blitz)等术语。在许多福音派团体中,政治军事化在历史重要时刻的加剧发展,会与宗教日益突出的军事意象同时发生,例如:1970年代越南战争的背景下,福音派参与军队侵略宣教扩张的军事化计划。[6]
性别特质
军事在定义性别认同方面也发挥着作用,例如:战争电影中经常将阳刚的文化象征,与坚毅的战士联系起来;[7] 战争在美国流行文化中的表现方式,通常会将男性身体视为战斗武器,为美国社会理想的男性气概做出深刻描绘。[8][9] 军事才能对于理解欧美文化的当代男性气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0]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经历过炮弹休克的士兵会被视为缺乏男性气概,无法完成战争任务的失败者。[11] 维持军事体系仰赖男性和男性气概的意象,以及女性和女性气质的意象,包括堕落的女人和爱国母亲的意象。[12]
妇女在战争期间,通常被动员执行与男性战斗角色不相容的任务,包括做饭、洗衣和护理。[12] 妇女还被认为可以通过性交易,满足男性士兵在性方面的生理需求。[12]
军民关系
军队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形象,是体现军事化的一个意象,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和地点,军人都被视为受人尊敬与尊崇的职业,例如:在二战中解放纳粹占领荷兰的盟军士兵享有声誉,或者美国人民支持美国士兵的海外任务。反恐战争期间,军人会被视为是英雄,例如:芬兰人民对绰号“白色死神”的芬兰狙击手的敬意,因为他歼灭许多俄罗斯侵略者。另外一种情况,人们会将士兵称为“婴儿杀手”,例如:美国反战人士在越战期间和战后对士兵的贬称;或者称为“战犯”,例如:对大屠杀负有战争罪的纳粹领袖和党卫队成员。
组织架构是军事化的另一个意象,二战之前(1939年—1945年)美国在经历重大冲突后,面临战后兵力的裁减,反映美国对庞大常备军力的怀疑;二战之后美国不仅保留军队,而且修订《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重组民事和军事领导结构,设立国防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该项法案还首次在美国政府设立中央情报局等永久性情报机构,反映文职政府的观点,认为需要将以前的军事情报纳入国家结构。
退伍军人进入商界或从政,可能会把军人思维和行话,带入他们的新环境,西点军校更是孕育许多美国政界及商业领袖的摇篮之一;因此,我们会看到“advertising campaigns”、“sales break-throughs”和“election victories”等含有军事术语的流行用语。许多中国企业热衷于军事化管理,包括华为、长虹、联想、远大、春兰等大型企业,都曾以融入“狼性”和“亮剑”精神的军事化管理闻名。[13]
公民身份如何与兵役联系起来,在建立军民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行志愿兵役制的国家与实行全民征兵制的国家,有着不尽相同的态度。某些国家的男性必须曾在军队服役,才能被视为合格的公民,例如:历史上的普鲁士规定,每名男性都必须服役,而服役是公民身份的一项要求;越战之后美国所有军队都实施募兵制,政府可以利用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于紧急情况下进行征兵,但自1975年实行新制后从未实施过;2016年以色列强制全民服兵役,形成几乎所有人都曾有军事经验的社会。[14]
教育
社会军事化是结合军队在国民生活中的高度存在感,以及突出其正面形象的尊崇地位,在社会文化和行为中发挥教育影响,推广军人的精神面貌和态度。它不仅是为吸纳民众加入军事机构,更是把军队的价值观强加于社会,包括权威、阶级制度、纪律、服从和顺从、崇尚武力,以及由愛國主義及其規約符號所驱动的侵略和仇外心理。教育军事化在社会军事化的过程中尤其普遍,无论是在正规的学校教育方面,还是在非正式的家庭教育环境。[15]
种族
社会与军队之间的种族互动:
- 德意志帝国时期,服兵役是德国公民身份的必要条件,但犹太人和其他外国人不得参军。[16]
- 纳粹德国大屠杀期间,党卫队犯下大规模的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包括处决数百万平民。
- 美国内战结束之后,服兵役成为黑人为国家服务的一种方式,并且在二战期间呼吁公民平等,军队是最早整合的国家机构之一。1948年杜鲁门总统发布第9981例行政命令,确立军队内部实施种族平等。军队也是种族整合的工具,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布朗訴托皮卡教育局案后,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于1957年派军前往阿肯色州小石城,废除一所学校的种族隔离设施。
- 美苏冷战期间,改善种族关系被视为国家安全问题,共产宣传将美国种族主义批评为重大缺陷,因此美国希望在可能容易受到共产主义影响的第三世界国家中,改善其国家形象。
埃莉诺·罗斯福曾经说过:“公民权利是一个国际问题……可能决定民主还是共产主义在世界上胜出。”[17] 这种伪二分法在麦卡锡时代至整个冷战时期,获得进一步延续。
阶级
军队也是社会重组的一种手段,至少从法国大革命后的集体征兵开始,底层阶级已经可以通过军队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流动性。此外,军官队伍开始向中产阶级开放,此前它只为贵族阶级保留。英国贵族的传统观念中,成为军官是“次子”的期望,因为他们不会获得家族继承权,选择成为军官的角色,被假定可以维持他们的贵族阶级。在美国服兵役的其中一个宣传观点,是让下层阶级可以接受难得的训练和经验,从而推动他们获得更高收入和社会地位;参军使许多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能够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和培训。此外,军队中的许多职位都涉及可转移技能,这些技能可以在士兵退役后,在常规劳动力市场上使用,例如:飞行员、空中交通管制员、机械师等。
警察
警察军事化涉及执法人员使用军事装备和战术,包括使用装甲输送车、突击步枪、冲锋枪、闪光弹[18][19]、榴弹发射器[20]、狙击步枪、特種武器和戰術部隊。[21][22] 执法军事化还与针对公众和政治运动的情报机构信息收集有关[23][24],以及更具有侵略性的执法作风。[25][26] 美国法学教授彼得·克拉斯卡(Peter Kraska)将执法军事化定义为“民警越来越多地借鉴军国主义和军事模式的原则,并围绕这些原则进行自我塑造的过程。”[27]
观察者注意到抗议游行活动的军事化武装镇压。[28][29] 1970年代以来,防暴警察使用装有橡胶子弹或塑料子弹的枪支,向抗议者开枪。[30] 催泪瓦斯是1919年为控制骚乱而开发的武器,2000年代以前广泛用于镇压抗议者。大多数国家在签署各项国际条约后,都禁止在战争中使用催泪瓦斯;[31] 但是,条约不包括将其用于国内执法,或是非战斗情况的治安用途。
美国政治光谱的两端都对警察军事化表示担忧,中右翼-自由主义者的加图研究所和中左翼的美国公民自由联盟,都对这种做法提出批评。警察兄弟会公开表示支持为执法人员配备军事装备,理由是这可以提高警察的安全,并使他们能够保护平民。
另见
参考资料
- ^ Craig A. Deare. La militarización en América Latina y el papel de Estados Unidos. Foreign Affairs Latinoamérica. 2008. ISSN 1665-1707.
- ^ Quainton, Anthony C. E. Militarization and Marginalization of American Diplomacy and Foreign Policy. American Diplomacy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November 30, 2017 [2023-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9).
- ^ Lotchin 2002,Ch. 1.
- ^ Hossein-Zadeh, Ismael.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U.S. militarism.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 ^ Kinsella, David. Anna Stavrianakis y Jan Selby , 编. The global arms trade and the diffusion of militarism. 2013: 104-116.
- ^ McAlister, Elizabeth. The militarization of prayer in America: White and Native American spiritual warfare. Journal of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Practice. 2016-01-02, 2 (1): 114–130. ISSN 2056-6093. doi:10.1080/20566093.2016.1085239 .
- ^ Gibson 1994.
- ^ Jeffords, Susan. Remasculinization of America: Gender and the Vietnam War.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9780253331885.
- ^ de Pauw, Linda. Battle Cries and Lullabies: Women in War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Norman, Oklahoma: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2000. ISBN 9780806132884.
- ^ Connell, R.W. Masculinities.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ISBN 9780520246980.
- ^ Mosse, George. Shell-shock as a social disea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2000, 35: 101–108. S2CID 145299126. doi:10.1177/002200940003500109.
- ^ 12.0 12.1 12.2 Enloe, Cynthia. Maneuvers: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Militarizing Women's Lives.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xiii–xiv. ISBN 9780520220713.
- ^ 赵伟. 只有军事化管理才能救企业.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39975740.
- ^ Frevert 2004,Ch. 1.4, 1.5.
- ^ Rufanges Calvo, Jordi. El diccionario de la guerra, la paz y el desarme. Icaria. 2015. ISBN 9788498886665. (原始内容存档于29-05-2018).
- ^ Frevert 2004,pp. 65–9.
- ^ Sherry 1995,p. 146.
- ^ SAS - Weapons - Flash Bang | Stun Grenade (The British Army's SAS developed flashbang grenades). Eliteukforces.info. [May 29,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31).
- ^ The flash from a flashbang grenade detonation momentarily activates all photoreceptor cells in the eye, making vision impossible for approximately five seconds, until the eye restores itself to its normal, unstimulated state. The loud blast is meant to cause temporary loss of hearing, and also disturbs the fluid in the ear, causing loss of balance. The concussive blast of the detonation can still injure, and the heat created can ignite flammable materials.
- ^ Texas Rangers, Department of Public Safety, Branch Davidian Eviden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vestigative Report No. 1, September 1999; Investigative Report No. 2, January 2000 (PDFs available at Texas Rangers website). The Rangers found that the FBI used grenade launchers to fire two 40 mm M651 grenades. The Army considers the M651 a pyrotechnic device and that it is known to cause fires. The Army Tech Manual for the M651 warns that it can penetrate 3/4" plywood at 200 meters and "projectile may explode upon target impact." During inventory of the Waco evidence the Texas Rangers also found flashbang grenades.
- ^ James Joyner. Militarization of Police. Outside the Beltway. June 15, 2011 [2023-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1).
- ^ Paul D. Shinkman. Ferguson and the Militarization of Police. U.S. News & World Report. August 14, 2014 [2023-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 ^ Michael German. Why Police Spying On Americans Is Everyone's Problem. Defense One. December 18, 2014 [2023-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3).
- ^ Josh Peterson. State lawmakers push to rein in police spying. Fox News Channel. March 25, 2014 [2023-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7).
- ^ Ryan Van Velzer. ACLU: Free military weapons making Arizona police more aggressive. The Arizona Republic. June 24, 2014 [2023-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8).
- ^ Jodie Gummow. 11 over-the-top U.S. police raids that victimized innocents. Salon. August 29, 2013 [2023-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0).
- ^ GLENN GREENWALD. THE MILITARIZATION OF U.S. POLICE: FINALLY DRAGGED INTO THE LIGHT BY THE HORRORS OF FERGUSON. The Intercept. August 14, 2014 [2023-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 ^ THE MILITARIZATION OF PROTEST POLICING. [2016-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0).
- ^ Congress scrutinizes police militarization before planned Ferguson protest. [2023-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14).
- ^ Plastic Bull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 solid PVC cylinder, 10 cm long and 38 mm in diameter, fired by police or military forces to regain control in riots."
- ^ e.g. the Geneva Protocol of 1925: 'Prohibited the use of "asphyxiating gas, or any other kind of gas, liquids, substances or similar materials"'
参考书目
- Bond, Brian. War and Society in Europe, 1870-1970.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85. ISBN 0-7735-1763-4
- Frevert, Ute. A Nation in Barracks: Modern Germany, Military Conscription and Civil Society. Berg. 2004. ISBN 1-85973-886-9
- Gibson, James William. Warrior Dreams: Paramilitary Culture in Post-Vietnam America. Hill & Wang. 1994. ISBN 0-8090-1578-1
- Lotchin, Roger W. Fortress California, 1910-1961: From Warfare to Welfar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2. ISBN 0-252-07103-4
- MacGregor, Morris J. Integration of the Armed Forces, 1940-1965. U.S. Govt. Print Office. 1989. online here
- Sherry, Michael S. In the Shadow of War.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300-07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