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靖皇太后
孝靖皇太后 | |
---|---|
明朝宮人(1578年-1582年) 明朝恭妃(1582年-1605年) 明朝皇貴妃(1605年-1611年) 明朝皇太后(追封) | |
姓 | 王 |
封號 | 皇太后 |
出生 | 嘉靖四十四年正月十七日 1565年2月27日 |
婚年 | 萬曆十年六月十六日(1582年7月5日) |
婚姻名份 | 恭妃→皇贵妃 |
逝世 | 萬曆三十九年九月十三日 1611年10月18日 (46歲) 北京紫禁城景陽宮 |
谥号 | 孝靖溫懿敬讓貞慈參天胤聖皇太后 |
坟墓 | 定陵 |
親屬 | |
父親 | 王朝寀 |
母親 | 葛氏 |
夫 | 明神宗朱翊鈞 |
夫之父 | 明穆宗朱載坖 |
夫之嫡母 | 孝懿莊皇后李氏 孝安皇后陈氏 |
夫之母 | 孝定皇太后李氏 |
夫之元配 | 孝端顯皇后王氏 |
夫之正室 | 孝端顯皇后王氏 |
夫之側室 | 恭恪皇貴妃鄭氏 恭順皇貴妃李氏 宣懿昭妃刘氏 莊靖德妃許氏 溫靜順妃常氏 清惠順妃李氏 賢妃魏氏 端妃周氏 宜妃楊氏 僖妃王氏 榮妃王氏 德嫔李氏 榮嬪李氏 |
兄弟 | 哥哥 王道亨 |
姊妹 | 妹妹 杨时行妻 |
子 | 明光宗朱常洛 |
女 | 雲夢公主朱轩嫄 |
其他親屬 | 侄王天瑞[1] |
孝靖皇太后(1565年2月27日—1611年10月18日),王氏,名不詳,明神宗朱翊钧之皇貴妃,明光宗朱常洛生母。
生平
王氏生於世宗嘉靖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神宗萬曆六年二月初二日(1578年3月10日),王氏因美貌,選入後宮,为慈宁宫慈聖皇太后的宫人。三年后,被偶路過慈寧宮、年少的明神宗臨幸,王氏遂有孕。事後神宗不以為意,試圖隱瞞、忘卻,但太后發覺王氏有妊,詢問神宗,神宗卻顧左右而言他,太后便取來內官的起居注,證實王氏有妊,神宗因而在万历十年六月十六日(1582年7月5日)晉封王氏為恭妃。同年八月,王恭妃生下皇長子朱常洛,是為日後的明光宗。
万历十二年(1584年),王恭妃生下一女云梦公主,但神宗對她始終沒有太多感情,日后也显示出神宗對王恭妃相當反感。也因此當受寵的郑贵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而晉封皇貴妃時,生下皇長子的恭妃反而未进封。随后开始长达十余年的國本之爭。
万历二十九年,神宗在群臣壓力下,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移居慈庆宫,恭妃仍未进封,且从此和太子不得相见。万历三十四年,朱常洛的妾侍王氏生下皇长孙朱由校(日後的明熹宗),神宗為表慶祝,为李太后加尊号,又进封王恭妃为皇貴妃,赐金册金宝,但始終將其屏居於景陽宮,也隔絕皇太子朱常洛與其生母王皇貴妃。万历三十九年九月十三日(1611年10月18日),王皇貴妃病篤,皇太子朱常洛聞言急往景陽宮探視,見景陽宮門深鎖,於是破壞門鎖入內探視。當時王皇貴妃已雙眼失明,於是以手代眼,拉著朱常洛的衣角:「兒長大如此,我死何恨!」言畢王皇貴妃便與世長辭。《酌中志》则记载为王恭妃病重时太子每日从苍震门入内问安;《先拨志始》更记载王恭妃察觉到郑贵妃家人偷听,提醒太子,结果母子俩直到王恭妃去世也没有说话。天启朝时,御史溫皐謨曾弹劾郑贵妃侄子郑养性,摧残王恭妃“至饮恨而不得一诀”[2]:48。
關於王恭妃的葬儀,大学士叶向高曰:「皇太子母妃薨,礼宜从厚。」不报。复请,乃得允。谥曰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万历四十年七月十七日葬天寿山。四十一年六月,神宗下旨给王恭妃坟户三十名,园地二十五顷,以供香火。
朱常洛即位為明光宗後,下旨:「朕嗣承基绪,抚临万方,溯厥庆源,则我生母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恩莫大焉。朕昔在青宫,莫亲温凊,今居禁闼,徒痛桮棬,欲伸罔极之深悰,惟有肇称乎殷礼。其准皇祖穆宗皇帝尊生母荣淑康妃故事,礼部详议以闻。」但不久光宗暴崩,待明熹宗即位,方正式上尊谥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並迁葬定陵,神主奉祀於奉慈殿。王太后之父王朝寀,加封永宁伯。
子女
墓志
1956年,中国考古队发掘了明神宗的明定陵,出土了王氏的墓志。
大明温肃端静纯懿皇贵妃王氏圹志
妃姓王氏,宣府都司左卫籍。父朝寀,原任锦衣卫百户,赠明威将军指挥佥事。母葛氏,封太恭人,生妃于嘉靖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寅时,于万历六年二月初二选进
内庭。万历十年六月十六日册封为恭妃。八月十一日诞生
皇太子,
上大悦,
诏告天下,播闻四夷。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
皇元孙生。
上益大悦,仍
诏告天下,播闻四夷。万历三十四年四月二十日进封为皇贵妃。万历三十九年九月十三日酉时薨逝,距所生四十有七岁。
惟妃毓秀德门,早膺国选,贰备柔嘉之德,久端宫壼之仪,首诞元良,克赞内治,圣明眷注卓越等。夷其薨也,
上甚哀悼,辍朝,赐谥,谕祭。自慈圣皇太后以下咸致祭焉。以四十年七月十七日卜葬于东井左吉之原。夫生死有常,侈短在数,惟淑德芳声则历世不朽,所谓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也。妃贤著椒涂,誉流兰掖,蒙眷于圣主,诞毓乎震英,肇启多孙,用延繁祉。懿谥既彰于玉册,休嘉永庇乎金枝。然则为妃也者,其亦无愧于穹壤矣乎,儒臣奉命作志,纳之玄扃,后千万祀尚亦有徵哉。
身後之事
1955年10月4日,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张苏等人联名提交《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给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报告转给主管文化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并呈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得知后认为条件不成熟,强烈反对贸然发掘,高层形成一场争论。周恩来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点头后,周恩来批下“原则同意”四字。长陵发掘委员会委员夏鼐负责发掘的技术指导,便让其学生赵其昌(后任首都博物馆馆长)做前期调研。赵其昌带探工在长陵未找到发掘线索。在向夏鼐、吴晗等人汇报后,经商讨决定先试掘献陵,积累经验再发掘长陵。后来吴晗和夏鼐认为试掘献陵对长陵的发掘参考价值不大,吴晗提议试掘永陵,遭夏鼐强烈反对,认为这与发掘长陵无异;试掘思陵,吴晗认为太小,是妃子墓改建。此后吴晗和夏鼐才想到定陵。杨仕、岳南合著的《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认为,吴晗和夏鼐想到定陵的原因有二,“第一,定陵是十三陵中营建年代较晚的一个,地面建筑保存得比较完整,将来修复起来也容易些。第二,万历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做了48年皇帝,可能史料会多一些。”[3] 定陵的開挖始末,《風雪定陵》一書有詳細的介紹。
1956年5月开始试掘,历时一年试掘成功,1957年打开玄宫。其玄宫由前室、中室、后室、左配室、右配室组成,石条起券,前室前面有隧道券,总面积1195平方米,出土文物3000多件。1959年9月30日,就定陵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郭沫若题写馆名。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4][5]由于技术水平落后,出土的大批文物无法保存,发掘出土的丝织品变硬腐化。郑振铎、夏鼐为此上书国务院,请求立即停止再批准发掘帝王陵墓的申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意了他们的意见。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自此成为中国考古界的定规。[6]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定陵遭到嚴重破壞,保存在定陵文物仓库中的萬曆帝、后的屍骨被紅衛兵以「打倒地主階級的頭子萬曆」的口號被揪出。1966年8月24日,萬曆帝、后的三具尸骨以及一箱帝后画像、资料照片等被抬到定陵博物馆重门前的广场上被受批斗并焚毁。[3]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文献
- ^ “臣姑孝靖皇祖妣笃生皇考,诞有圣躬,此千古之奇逄,而臣门之大幸也。臣母太夫人沈氏侍奉孝和皇太后,笃生先帝,侍奉圣母孝纯皇太后,笃生皇上,三朝开圣俱出臣门,此又千古之所罕有,而他戚之所莫比者也。恭逄皇考登极,先一日命内臣王安召臣见慈庆宫,追念皇祖妣,泪下沾襟,慰问再三,岂臣门衰祚薄,虽荷有赐给庄田第宅之旨,未蒙颁给,遽尔升遐,甫封一爵,而权奸魏忠贤监执国命,包藏祸心,虑有史丹仗蒲之谏,故于戚臣极其惨酷,如张国纪李承恩王仲良王升等,重则严刑毙命,轻则疏窜丧家,故截番侦卒密日?闘暗桃,至今思之尚魄战而魂惊也。兹幸宗社有灵,天开明圣,臣脱凶锋,载游圣世,臣祖父王朝寀祖母葛氏为孝靖皇祖妣父母,臣父王道亨为孝靖皇祖妣兄,例得优恤,臣于先帝御极之初,至臣父分毫未沾也。适慱平侯郭振明为父请恤,蒙皇上给与。臣查得武清侯李伟为孝宣皇太后父,其长子李文奎为孝宣皇太后兄,俱如例给赐造葬。伏乞皇上广孝推恩,给臣祖父恤典,外有护坟地土,为教无几均乞一体给与,再查勋戚封爵例给第宅。历朝旧例或工部折价盖造,或拨给没官屋,臣虽叨封爵,未蒙赐第,伏乞俯念懿亲原同一体,遵照前例给赐。”旨:下所司覆奏,准给第一区,所请护坟田土不允。
- ^ 戴上檬. 三、千古悲叹的母子永诀. 《明神宗家庭关系研究》 (硕士论文). 黑龙江大学. 2017 [2022-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4) (简体中文).
“郑家有人在此”③,于是“遂无语”,至死再无一言,不久薨逝。这一点在后来天启朝御史温皋谟弹劾郑贵妃侄子郑养性的上疏中也有所印证:“摧残孝靖皇后,至饮恨而不得一诀”[……]③文秉.先拔志始[M]卷上,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版.第15页.
- ^ 3.0 3.1 万历皇帝陵寝发掘实录:三百年后被掘的报应之谜,浙江热线,2015-01-25. [2017-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4).
- ^ 引证警告:name(名称)为
dingling
的<ref>
标签无法预览,因为它定义在当前章节之外,或根本没有定义。 - ^ 地下宫殿———北京定陵博物馆,人民网,2000-07-18. [2017-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8).
- ^ 考古之痛:明定陵发掘的凄惨教训,腾讯,2010-08-30. [2017-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