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波尼法爵三世
教宗 博義三世 Bonifacius PP. III | |
---|---|
羅馬主教 | |
![]() 位於城外聖保祿大殿的教宗博義三世圖像 | |
就任 | 607年2月19日 |
卸任 | 607年11月12日(在位266天) |
前任 | 教宗沙彬 |
繼任 | 教宗博義四世 |
個人資料 | |
本名 | Boniface |
出生 | (日期不详) 罗马 |
逝世 | 607年11月12日 罗马 |
參見其他以「博義」為名號的教宗 |
教宗波尼法爵三世 的教宗敬稱 | |
---|---|
![]() | |
參考敬稱 | 教宗閣下 |
語體敬稱 | 教宗閣下 |
宗教敬稱 | 聖父 |
身後敬稱 | (无) |
教宗博義三世(拉丁語:Bonifacius PP. III;?—607年11月12日)於607年2月19日至11月12日為教宗[1]。
博尼法斯是约翰·卡塔迪奥斯的儿子,具有罗马血统[2]。在担任执事时,博尼法斯给教皇格雷戈里一世留下了深刻印象,教皇将他描述为“一位具有经得起考验的信仰和品格”的人,并选择他作为教皇使者,于603年前往君士坦丁堡朝廷。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有助于塑造他短暂但多事的教皇身份。
譯名列表
- 博义三世:香港天主教教區檔案 歷任教宗作博义。
- 波尼法爵三世:天主教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禧年專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梵蒂岡廣播電台作波尼法爵。
- 卜尼法斯三世:《大英簡明百科知識庫》2005年版[永久失效連結]、中國大百科智慧藏[永久失效連結]、《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993年版作卜尼法斯。
- 朋尼非斯三世:國立編譯舘[永久失效連結]作朋尼非斯。
- 博尼法斯三世:《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993年版作卜尼法斯。
- 博尼費斯三世、博尼费斯三世:《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993年版作博尼費斯。
- 博尼費切三世、博尼费切三世:《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993年版作博尼費切。
參考文獻
天主教會職銜 | ||
---|---|---|
前任者: 教宗沙彬 |
罗马主教 教宗 607年2月19日-607年11月12日 |
繼任者: 教宗博義四世 |
| ||
1至4世紀 | ||
5至8世紀 | ||
9至12世紀 |
| |
13至16世紀 |
| |
17至20世紀 | ||
21世紀至今 | ||
天主教会史(英语: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 ||
---|---|---|
綜述(英语: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
| |
早期教会 | ||
君士坦丁大帝至 教宗額我略一世 | ||
中世纪前期 | ||
中世紀中期 | ||
中世紀後期 | ||
宗教改革 和反宗教改革 | ||
巴洛克时期 至法国大革命 | ||
修道制度及修会 | ||
教育和科学 | ||
近代传教事业 | ||
19世纪 |
| |
20世纪 |
| |
21世纪以來 | ||
各地天主教史 | ||
相关主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