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琵琶行圖,明郭诩
九江浔阳江琵琶亭白居易石像
浔阳江畔琵琶亭的浔阳宴别图
九江浔阳江琵琶亭毛泽东手书白居易琵琶行碑

琵琶行〉是中唐诗人白居易的长篇敘事樂府之一。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即公元816年。

简介

元和十一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色衰嫁作商人妻,而今在江口獨守空船的歌女。因兩人生命歷程相似,「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而有感而发。

全诗共754字(加序言),若不计则有616字。其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被奉为最有名之句。诗中关于声音的描写也有很高艺术水准。明代书法家陳洪綬评价〈琵琶行〉:「十分情十分说出,能令有情者皆为之死。」

描寫聲音四大名篇之一

胡適認為描寫聲音的四大名篇為中唐白居易《琵琶行》、北宋歐陽脩《秋聲賦》、北宋蘇軾赤壁賦》、晚清劉鶚老殘遊記》中的〈明湖居聽書〉(或作〈王小玉說書〉)。其中,胡適所指的〈琵琶行〉段落為琵琶女於〈琵琶行〉中兩次演奏的第一次,原文如下: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

描寫的是白居易和客人聽聞水上傳來的琵琶聲後,邀請琵琶女演奏一曲的精湛琴聲,運用大量譬喻手法,將抽象的聲音以具體的事物呈現,堪為狀聲中之經典。各句分析如下: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前句狀琵琶厚重低沉聲;後句寫琵琶輕細幽微聲。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大弦小弦交錯輪流彈奏(前句),清脆悅耳,錯落有致(後句)。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前句以黃鶯於花間間關鳴叫,描琵琶婉轉流暢;後句以泉水流向淺灘,摹琵琶低沉微弱。

「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以泉水因為寒冷而凍滯不通,比喻琵琶聲的凝滯暫止。

「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曲目進入休止段落。雖然休止,但心中的憂愁闇恨逐漸浮現,顯而餘韻無窮,以此時之無聲,烘托前文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繼上句休止,琵琶聲突然高亢,宛如銀瓶乍破,水漿四濺(前句),帶出高急雄壯的弦音(後句)。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演奏進入尾聲,琵琶女用撥子畫過琵琶中央(前句),發出撕裂絲帛尖銳高昂的聲音,而後戛然而止(後句)。

影响

中国九江市浔阳江琵琶亭

中国上海市东方明珠塔的建筑结构就取自诗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1]

香港歌手蔣志光于1990年所創作的歌曲〈相逢何必曾相识〉當中的一句就是來自這首詩「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名句

诗中名句颇多,如:

  •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 大珠小珠落玉盘
  • 此时无声胜有声
  •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 春江花朝秋月夜

参考文献

  1. ^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上海广播电视志 专记 节三.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0).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