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粒式麥克風
電話裡的碳粒式麥克風 碳粒式麥克風,有時稱作紐扣式麥克風或碳粒式傳聲器,是一種能將聲音轉化為電子信號的傳感器,由兩片分開的金屬薄片及其之間的碳粒組成。朝外的那塊金屬薄片作為傳導震動片。當聲音使薄片振動時,會使其改變對碳粒的壓力,會進一步改變兩薄片之間的電阻 (擠壓碳粒使其更加緊密,因此壓力越大薄片間電阻越小)。當在兩金屬薄片之間施加直流電壓,變化的電壓會帶來電流的變化,這些變化可以通過電話系統傳輸,或在電子系統中將聲音轉化成電信號。
在20世紀20年代,真空管電子放大器開始廣泛應用之前,碳粒式麥克風是獲得高品質音頻信號的唯一實際的方法,被廣泛用於電話系統中。它的製造成本低,輸出信號強,以及良好的高頻輸出特性使其非常適用於電話系統,直到20世紀80年代,新安裝的電話仍然在使用碳粒式麥克風。在此之前,它們在其他應用領域早已被其他類型的麥克風取代(在絕大多數的西方銅線電話網絡中,舊式基於碳粒式麥克風的電話仍在使用未被淘汰)。
碳粒式麥克風曾被廣泛應用於早期的調幅無線廣播系統中(一般為改進過的電話麥克風),但由於它們有限的響應頻率,以及有較高的噪音,遂於19世紀20年代在該領域中被淘汰。接下來的數十年,它們繼續被廣泛應用於低端播音、軍事以及業餘無線電應用。[1]
碳粒式麥克風的工作原理。 當聲波作用於傳導震動片,碳粒被擠壓使其更加緊密,它們的電阻隨之減少。 |
---|
发现和发明 | |
---|
发明改进 | |
---|
合资公司 | - Thomas A. Edison, Inc.
- 愛迪生與斯旺電力照明公司
- Edison Gower-Bell Telephone Company of Europe, Ltd.
- 愛迪生電燈公司
- 联合爱迪生
- Edison Machine Works
- Edison Manufacturing Company
- Edison Ore-Milling Company
- Edison Portland Cement Company
- Edison Records
- Edison Storage Battery Company
- Edison Studios
- 通用电气
- Motion Picture Patents Company
- Mine Safety Appliances
- Oriental Telephone Company
|
---|
纪念碑 | - Birthplace
- Black Maria
- Depot Museum
- 湯瑪斯·阿爾瓦·愛迪生紀念塔暨博物館
-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 State Park
- Storage Battery Company Building
- General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y
- Winter Estates
|
---|
朋友家庭 | - Charles Edison (son)
- Theodore Miller Edison (son)
|
---|
电影 | - Young Tom Edison (1940)
- Edison, the Man (1940)
- The Wizard of Evergreen Terrace (1998)
- 電流大戰 (2017)
- 特斯拉 (2020)
|
---|
文学 | - The Future Eve (1886)
- Edison's Conquest of Mars (1898)
- Tales from the Bully Pulpit (2004)
|
---|
产品 | - The Execution of Mary Stuart (1895)
- The Kiss (1896)
- A Night of Terror (1911)
|
---|
术语 | - Edisonade
- Edisonian approach
|
---|
相关 | - Thomas Edison in popular culture
- 电流战争
- Pearl Street Station
- Edison Museum
- Thomas Edison House
- Edison Hotel
- Telephonoscope
- "Topsy"
- 爱迪生(新泽西州)
|
---|
參考文獻
- ^ Heil, B. The Microphone: A Short Illustrated History. QST, 90(6),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