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森·懷特黑德
科爾森·懷特黑德(英語:Colson Whitehead,1969年11月6日—),美國作家。
经历
高中時就讀著名的紐約聖三一學校,後畢業於哈佛大學,畢業後又為美國著名雜誌《鄉村之聲》撰寫專欄。他先後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學府,也曾擔任瓦薩學院、懷俄明大學駐校作家。
2016年,他終於憑地下鐵道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最佳小說獎。2017年,他憑地下鐵道贏得普利策小说奖。他成為第7位同時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和《普立茲獎》的雙料作家。[1]
参考资料
- ^ 《地下鐵道》作家再獲普利策獎. 出版之門. 2017-05-24 [2017-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中文).
|
---|
1918–1925 | |
---|
1926–1950 |
- 辛克莱·刘易斯 (拒绝) (1926)
- 路易斯·布罗姆菲尔德 (1927)
- 桑顿·怀尔德 (1928)
- 朱丽亚·彼得金 (1929)
- 奥利弗·拉·法尔热 (1930)
- 瑪格麗特·阿耶·巴恩斯 (1931)
- 赛珍珠《大地》 (1932)
- 湯瑪斯·西吉斯穆·史特里布林 (1933)
- 卡羅琳·帕福德·米勒 (1934)
- 約瑟芬·強森 (1935)
- H·L·戴维斯 (1936)
- 玛格丽特·米切尔《飄》 (1937)
- 约翰·菲利普斯·马昆德 (1938)
- Marjorie Kinnan Rawlings《鹿苑長春》 (1939)
- 約翰·史坦貝克《愤怒的葡萄》 (1940)
- 埃朗·格拉斯哥 (1942)
- 厄普顿·辛克莱 (1943)
- 马丁·弗拉文 (1944)
- 約翰·赫西 (1945)
- 罗伯特·佩恩·沃伦 (1947)
- 詹姆斯·米奇纳 (1948)
- James Gould Cozzens (1949)
- A. B. Guthrie Jr. (1950)
|
---|
1951–1975 | |
---|
1976–2000 | |
---|
2001年至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