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鲍勃·迪伦歌曲
收录于专辑《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
B面"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英语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
发行日期1963年8月
格式7英寸单曲
录制时间1962年7月9日
纽约州纽约市哥伦比亚录音棚英语CBS 30th Street Studio
类型當代民謠音樂抗争歌
时长2:48
唱片公司哥伦比亚
词曲鲍勃·迪伦
制作人约翰·H·哈蒙德英语John H. Hammond[1]
鲍勃·迪伦单曲年表
Mixed-Up Confusion英语Mixed-Up Confusion
(1963年)
答案在风中飘荡
(1963年)
时代在改变英语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song)
(1965年)
音乐试听
noicon

答案在风中飘荡》(英語:"Blowin' in the Wind")是鲍勃·迪伦于1962年写成的一首歌曲,并以单曲发行,在1963年录入专辑《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尽管它被描述为一首抗议歌曲,它仍引起了一系列关于和平战争自由责问。叠句“我的友人啊,答案在空中飘荡”被描述为“不可理喻、模棱两可的是:或许答案如此显而易见,就在你的脸上,又或许答案如风般无形,难以明了”。[2]

1994年,这首歌登入了格莱美名人堂英语Grammy Hall of Fame。2004年,它在《滚石》的排名榜单“500首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歌曲”上排行第14。

起源与初期回应

迪伦最初谱写和演奏这首曲子的时候只有两节。1962年4月16日,它在热尔德民谣城市英语Gerde's Folk City首次亮相。它被录制并在迪伦收藏家之间流传。演出后不久,他加入了歌曲的中间一节。发布的一些版本的歌词把第二节和第三节弄反了,因为迪伦仅仅把中间一节加进了他原来的手稿,而不是重新写一份正确顺序的歌词。[3] 1962年5月这首歌第一次发布,出现在第五期Broadside雜誌英语Broadside (magazine)上。Broadside杂志由皮特·西格创办,致力于发布议论时事的歌曲。[4]歌曲的主旋律可能来自伍迪·蓋瑟瑞的自传《奔向光荣英语Bound for Glory (book)》,书中蓋瑟瑞把他的政治敏感比喻成纽约大街小巷中随风飘荡的报纸。很明显迪伦通晓蓋瑟瑞的作品,並成为他智力和政治发展过程的主要转折点。[5]

1962年6月,这首歌和鲍勃·迪伦的评论一起在季刊《Sing Out!》上发布。迪伦评论道:

除了答案在风中飘荡之外,我说不了什么。它不在任何书或电视节目或讨论组里。啊,它在风中——在风中飘荡。很多时髦的人告诉我答案在什么地方,然而我不相信。我坚持它在风中,就像一张被吹得停不下来的纸,随时都可能落下来……但是问题是当答案飘落下来时没人捡起它,任凭它再次飘走……因此没多少人有机会看到、知道。我坚持最大的罪犯就是那些当看到并知道错误的时候转过头去不予理会的人。我只有21岁,但我知道太多这样的人了……当你过了21岁以后,你就越老越聪明了。[6]

迪伦在1962年6月9日录制了《答案在风中飘荡》,收录在他的第二张专辑,1963年5月发布的《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里。

约翰·鲍尔迪英语John BauldieThe Bootleg Series Volumes 1–3 (Rare & Unreleased) 1961–1991英语The Bootleg Series Volumes 1–3 (Rare & Unreleased) 1961–1991写的封套說明記載,皮特·西格最先发现此歌旋律由古老的美籍黑人圣歌《No More Auction Block/We Shall Overcome英语We Shall Overcome》改编。根据《北美民俗音乐》(The Folk Songs of North America)的说法,它起源于加拿大,1833年英国废除奴隶制以后,很多逃到那儿的奴隶都传唱过这首圣歌。1978年,迪伦在接受记者马克罗兰的采访时也承认了这一点:“‘答案在风中飘荡’曾经是首圣歌。我从一首叫《No More Auction Block》的歌中取了材——因为那是首圣歌,和《答案在风中飘荡》的感觉差不多。”[7]1962年10月迪伦在煤气灯咖啡厅英语The Gaslight Cafe演出"No More Auction Block",此錄音后出现在The Bootleg Series Volumes 1–3 (Rare & Unreleased) 1961–1991裡。

评论家迈克尔·格雷认为,这首歌是迪伦将圣经修辞融入自己风格的一个例子。新约中常使用一种特殊的反问修辞方式并基于旧约以西结书(12:1–2):“耶和华的话又临到我说:‘人子阿,你住在悖逆的家中。他们有眼睛看不见,有耳朵听不见。'”在《答案在风中飘荡中》,迪伦把这句话改编成“一个人究竟得有几只耳朵 ……?”和“人究竟能多少次转过头去/假装什么也没有看见?”[8]

《答案在风中飘荡》被形容成民權運動的主题曲。[9]马丁·斯科塞斯关于迪伦的纪录片《没有方向的家英语No Direction Home》中, 马维·斯泰普斯英语Mavis Staples表示她在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時十分惊讶,她无法理解一个年轻的白人怎能如此有力地捕捉黑人的沮丧和渴望的东西。山姆·库克也对这首歌印象深刻,在发行后不久就将其融入到他的表演曲目中(一个将被包括在Sam Cooke at the Copa英语Sam Cooke at the Copa的版本),并受到这首歌的启发写了《A Change Is Gonna Come》。[10][11]

《答案在风中飘荡》首先被查德·米切尔三人组英语The Chad Mitchell Trio翻唱,但因为这首歌包含了「死」字,他们的唱片公司推迟发行专辑,最後三人组输给了彼得、保羅和瑪麗,彼得、保罗和玛丽由迪伦的经纪人阿尔伯特·格罗斯曼英语Albert Grossman代理。在发行的第一周,单曲销量就达到了惊人的30万张,并讓这首歌举世闻名。1963年8月17日,它在公告牌流行音乐榜上排名第二,销量超过100万张。彼得·雅罗英语Peter Yarrow回忆道,当他告诉迪伦,他将从出版权中赚到超过5000美元(相当于2016年的3.9万美元[12]),迪伦说不出话来。[13]彼得、保罗和玛丽的版本也在Easy Listening chart停留了5周。

评论家安迪吉尔写道,

《答案在风中飘荡》标志着迪伦的歌曲创作有了巨大的飞跃。在此之前,像《唐纳德怀特的民谣》和《提尔之死》这样的作品是相当简单化的报道創作。《答案在风中飘荡》却不一样:迪伦首次发现了从個案到概括的效果。一旦与歌曲同名罪犯被处死后,《唐纳德怀特的民谣》将变得彻底多余,而像《答案在风中飘荡》这样朦朧的歌曲就可以适用于任何自由議题。这首歌仍然和迪伦的名字密不可分,并维护了他作为公民自由主义者的声誉,不受他的風格、態度轉變影響。 [14]

1963年1月,迪伦首次在英国电视上演唱了这首歌,那时他出现在BBC的电视剧《城堡街上的疯人院英语Madhouse on Castle Street》中。[15]1963年3月,他也在他的第一次全美电视露面中演唱了这首歌。这场表演收录于2005年马丁·斯科塞斯关于迪伦的PBS电视台纪录片《没有方向的家英语No Direction Home》的DVD发行版。

1963年11月,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报道称,这首歌是由一名名叫Lorre Wyatt的高中生写的,后来在他成名之前被迪伦收购或抄袭。这个声明最终被证明是虛假的。[16][17]

人员

后续影响

歌曲的第一行(“一个人必须走多少条道路?”)被作为道格拉斯·亚当斯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的“终极问题英语Ultimate Question”提出。

在1994年的电影《阿甘正传》中,珍妮在一个脱衣舞俱乐部唱这首歌表演,并介绍为“Bobbi 迪伦”。这部电影的原声音乐专辑收录了琼·贝兹专辑《From Every Stage英语From Every Stage》中、这首歌1976年的现场录音。

在1975年,这首歌曲作为诗歌收录在斯里蘭卡的高中英语教科书。教科书引起了争议,因为它用迪伦的作品取代了莎士比亚的作品。[18][19]

全球反对对伊战争大游行期间,评论员指出比起写出新的歌曲,抗议者更喜欢挖掘并传唱《答案在风中飘荡》之类的歌曲。[20]

这首歌已被许多自由派教会所接受,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天主教教会“民间群众”中演唱,或作为新教徒的赞美诗。1997年迪伦在天主教会大会上演奏了另外三首歌曲。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出席时,向约30万的年轻意大利天主教徒说,答案确实是“在风中”,但不是在把东西吹走的风中,而是“在将带领他们到基督的精神风中” 。2007年,本篤十六世(他也参加了天主教会大会)写道,他对音乐明星如迪伦在教堂环境中表演感到不舒服。[21]

2009年,迪倫授权这首歌曲用于合作社集團的广告,該企業為英国消费者拥有。合作社集团声称,迪倫的决定受到“该集团关于公平贸易和环境的高道德准则”影响。该集团拥有约300万消费者,也拥有英国最大的殡仪馆和农业业务。[22][23]

其他版本

答案在风中飘荡
彼得、保罗和玛丽歌曲
收录于专辑《In the Wind英语In the Wind
B面"Flora"
发行日期1963
格式7英寸单曲
录制时间1963
类型民俗
时长2:53
唱片公司华纳兄弟
词曲鲍勃·迪伦
制作人阿尔伯特格罗斯曼英语Albert Grossman
彼得、保罗和玛丽单曲年表
Settle Down (Goin' Down That Highway)
(1963年)
答案在风中飘荡
(1963年)
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英语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
(1963年)
答案在风中飘荡
玛丽安·费斯福英语Marianne Faithfull歌曲
B面日昇之屋
发行日期1964
格式7英寸单曲
类型流行
唱片公司迪卡
词曲鲍勃·迪伦
制作人安德鲁·龙格·奥德汉姆
玛丽安·费斯福英语Marianne Faithfull单曲年表
As Tears Go By英语As Tears Go By (song)
(1964年)
答案在风中飘荡
(1964年)
Come and Stay With Me英语Come and Stay With Me
(1965年)

“答案在风中飘荡”已经被数以百计的艺术家翻唱过。商业上最成功的版本是民間音樂三人组合彼得、保羅和瑪麗。他们在1963年6月发布了这首歌,三周前鲍勃·迪伦发布了Freewheelin'。然后经纪迪伦和彼得、保罗和玛丽的阿尔伯特·格罗斯曼英语Albert Grossman,带来了这首他们立即录音、一次成功的三重唱歌曲并发行。[24]三重唱版本是他们第三张专辑的标题曲目。这首歌在公告牌榜单上排名第二。[25]也在Middle-Road Singles榜单連續五週排名第一。[26]

参见

注释

  1. ^ Björner, Olof. 1962 Concerts and Recording Sessions. Still on the Road. 2010-11-17 [2011-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0). 
  2. ^ Mick Gold英语Gold, Mick (2002). "Life and Life Only: Dylan at 60". Judas! magazine, April 2002. p. 43.
  3. ^ 第三節原始歌詞的照片出自迪伦Lyrics 1962–2001第52頁。
  4. ^ Williams, Dylan: a man called alias, 42
  5. ^ Hampton, Wayne (1986). Guerrilla Minstrels.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英语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p. 160, citing Bound for Glory, New York: Dutton, 1946, p. 295.
  6. ^ Gray (2006). The Bob Dylan Encyclopedia英语The Bob Dylan Encyclopedia. p. 64.
  7. ^ 引用自The Bootleg Series Volumes 1–3 (Rare & Unreleased) 1961–1991英语The Bootleg Series Volumes 1–3 (Rare & Unreleased) 1961–1991的封套說明,由约翰·鲍尔迪撰寫。
  8. ^ Gray (2006). The Bob Dylan Encyclopedia. pp. 63–64.
  9. ^ Cohen, Bob. How "Blowin' in the Wind" Came to Be. RightWingBob.com. 2008-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6日). 
  10. ^ Sam Cooke And The Song That 'Almost Scared Him'. NPR (National Public Radio). 2014-02-01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11. ^ Gray, The Bob Dylan Encyclopedia, 149–150
  12. ^ 1634–1699: McCusker, J. J. How Much Is That in Real Money? A Historical Price Index for Use as a Deflator of Money Values in the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 Addenda et Corrigenda (PDF). American Antiquarian Society. 1997.  1700–1799: McCusker, J. J. How Much Is That in Real Money? A Historical Price Index for Use as a Deflator of Money Values in the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 (PDF). American Antiquarian Society. 1992.  1800–present: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Consumer Price Index (estimate) 1800–. [2024-02-29]. 
  13. ^ Sounes. Down the Highway: The Life of Bob Dylan. p. 135.
  14. ^ Gill. My Back Pages. p. 23
  15. ^ Dylan in the Madhouse. BBC TV. 2007-10-14 [2009-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6). 
  16. ^ False Claim on "Blowin' in the Wind". Snopes.com, Rumor has it. [2017-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6). 
  17. ^ Rees, Jasper. Lives of the Great Songs: Blowin' this way and that. The Independent. 1993-08-14 [2016-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1). 
  18. ^ Samaranayake, Ajith. A Life in Ideas and Writing. Sunday Observer. 2004-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29). 
  19. ^ Haththotuwegama, GK. E.F.C.Ludowyk Memorial Lecture. Official website of GK Haththotuwegama. 2005-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02). 
  20. ^ Kennedy, Louise. Activists Ask, Where Have All the Peace Songs Gon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03-03-17 [202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6). 
  21. ^ Pope Opposed Bob Dylan Singing to John Paul in 1997. Reuters. 2007-03-10 [2017-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22. ^ Bob Dylan Allows British Ad to Use Blowin' in the Wind. The Earth Times. 2009-01-28 [2009-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9). 
  23. ^ Sweney, Mark. Bob Dylan Song to Soundtrack Co-op Ad. Guardian.co.uk. 2009-01-28 [2017-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24. ^ Peter Yarrow 采访 Pop Chronicles英语Pop Chronicles (1969)
  25. ^ Gray. The Bob Dylan Encyclopedia. p. 63.
  26. ^ Whitburn, Joel, Top Adult Contemporary: 1961–2001, Record Research: 192, 2002 
  27. ^ 吉利兰, 约翰. Show 25, The Soul Reformation: Phase Two, the Motown Story. [Part 4] (audio). Pop Chronicles英语Pop Chronicles. Digital.library.unt.edu. 1969. 
  28. ^ - "Marlene Dietrich - Die Antwort Weiss Ganz Allein Der Win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German). musicline.de. PHONONET GmbH. Retrieved 27 June 2016.
  29. ^ Svensktoppen, 1963 [2011-05-31] 
  30. ^ Information p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Svensk mediedatabas英语Svensk mediedatabas
  31. ^ Svensktoppen, 1970 [2011-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