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文化資產自然地景與紀念物類

中華民國文化資產自然地景與紀念物,指由中央主管機關(現為行政院農業部)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審查指定的具保育自然價值之自然區域、地形、植物及礦物。依其性質,可區分為自然地景自然紀念物。自然地景包括「自然保留區」和「地質公園」;自然紀念物包括「珍貴稀有植物」、「珍貴稀有礦物」和「特殊地形及地質現象」。(動物已由《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護)

自然地景

自然保留區

國定

縣市定

2016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公告後,新增的文化資產種類。相關地質公園示範區將陸續指定公告[1]

直轄市、縣市定

自然紀念物

珍貴稀有植物

農委會於1988年8月22日公告11種珍貴稀有植物,因《野生動物保育法》於1989年施行,為落實棲地域內物種保育及域外物種繁衍、推廣之需,2001年9月27日公告解除台灣水韭台東蘇鐵蘭嶼羅漢松,2002年1月14日公告解除紅星杜鵑烏來杜鵑鐘萼木,2019年4月23日公告解除台灣油杉,並修正台灣穗花杉之科名為紅豆杉科,清水圓柏之變種名修正為taiwanensis。目前台灣有四種珍貴稀有植物,列舉如下:

珍貴稀有礦物

指本國特有,且數量稀少之礦物,目前尚未指定公告。

特殊地形及地質現象

2016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公告後,新增的文化資產種類。

縣(市)定特殊地形及地質現象
  • 赤嶼(2020年8月12日登錄,澎湖縣湖西鄉北寮村)
  • 番仔石(2020年8月12日登錄,澎湖縣湖西鄉北寮村)
  • 苗栗過港貝化石層(2021年2月4日登錄,苗栗縣後龍鎮過港段643-2、643-3地號)
  • 鯨魚洞(2021年10月29日登錄,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小門段3地號及312地號之部分土地)
  • 火山口湖遺跡(2021年10月29日登錄,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3地號及313地號之部分土地)

參考資料

腳註

  1. ^ 地質公園. 林務局自然保育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9). 

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