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居正
二十四史列表 | ||||
---|---|---|---|---|
次序 | 書名 | 作者 | ||
姓名 | 時代 | |||
1 | 史记 | 司馬遷 | 西漢 | |
2 | 汉书 | 班固 | 東漢 | |
3 | 后汉书 | 范曄 | 劉宋 | |
4 | 三國志 | 陈寿 | 西晉 | |
5 | 晋书 | 房玄龄等 | 唐 | |
6 | 宋书 | 沈约 | 蕭梁 | |
7 | 南齐书 | 萧子显 | ||
8 | 梁书 | 姚思廉 | 唐 | |
9 | 陈书 | |||
10 | 魏书 | 魏收 | 北齊 | |
11 | 北齐书 | 李百药 | 唐 | |
12 | 周书 | 令狐德棻等 | ||
13 | 南史 | 李延寿 | ||
14 | 北史 | |||
15 | 隋书 | 魏徵等 | ||
16 | 旧唐书 | 刘昫等 | 後晉 | |
17 | 新唐书 | 歐陽修等 | 北宋 | |
18 | 旧五代史 | 薛居正等 | ||
19 | 新五代史 | 歐陽修 | ||
20 | 宋史 | 脱脱等 | 元 | |
21 | 辽史 | |||
22 | 金史 | |||
23 | 元史 | 宋濂等 | 明 | |
24 | 明史 | 张廷玉等 | 清 | |
相關 | 東觀漢記 | 劉珍等 | 東漢 | |
相关 | 十国春秋 | 吴任臣 | 清 | |
相關 | 新元史 | 柯劭忞 | 民國 | |
相關 | 南明史 | 钱海岳 | 共和國 | |
相關 | 清史稿 | 趙爾巽等 | 民國 | |
相關 | 清史 | 張其昀等 | 民國 | |
相關 | 點校本二十四史 | 顧頡剛等 | 共和國 |
薛居正(912年—981年),字子平,开封府浚仪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北宋名臣、史学家。
生平
祖父薛延鲁,唐汝州刺史,父薛仁谦是後周太子宾客。薛居正早年科舉不順,只好寫《遣愁文》以自解,逾年,登第。后晉天福年間,華州節度使刘遂凝辟其為從事。劉遂凝堂兄劉遂清領邦計,奏署鹽鐵巡官。開運初,改度支推官。宰相李崧領鹽鐵,又奏署推官,加大理寺直,遷右拾遺。桑維翰為開封府尹,奏署判官。后漢乾祐初年,史弘肇領侍衛親軍,威權震主,殘忍自恣,無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鹽禁,法當死。獄將決,居正疑其不實,召詰之,乃吏與民有私憾,因誣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弘肇雖怒甚,亦無以屈。
后周廣順初年,遷比部員外郎,領三司推官,旋知制誥。後周太祖征兗州,詔居正從行,以勞加都官郎中。顯德三年,遷左諫議大夫,擢弘文館學士,判館事。六年,使滄州定民租。未幾,以材幹聞於朝,擢刑部侍郎,判吏部銓。宋朝建立后,任户部侍郎(寄祿官,正四品下),加兵部侍郎(寄祿官,正四品下)。當時赵普任宰相,赵匡胤恐赵普专权,想设置副相,以分散其权,故以薛居正、吕馀庆等人為参知政事(副宰相)[1],性寬和,不好苛察。六年,拜门下侍郎(階官,正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自任參知政事至任相的十八年內,恩遇始终不替。
湖南初定。薛居正知朗州事,期間爆發汪端作亂,监军使懷疑是城中僧人是賊人黨羽,打算誅殺,被薛阻止,最後由都監尹重睿平定亂事,州內一千多名僧人赖以全活。乾德初,又官吏部侍郎(寄祿官,正四品下),好飲酒,饮至数斗不乱。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太宗即位,以薛为昭文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喜歡讀書,“为文落笔不能自休”。太平興國初,加尚書左僕射(寄祿官,從二品)、昭文館大學士(館職)。随宋太宗平定北汉后回朝,進位司空(加官,三公,正一品)。六年,因服丹砂遇毒,方奏事,覺疾作,遽出。至殿門外,飲水升餘,堂吏掖歸中書,已不能言,但指廡間儲水器。左右取水至,不能飲,偃閣中,吐氣如煙焰,輿歸私第卒,赠太尉(贈官,三公,正一品)、中书令(贈官,正二品),谥文惠。其養子薛惟吉將他生前的作品收集成冊,帝賜名《文惠集》[2],今佚。咸平二年,诏配飨太祖庙庭。
开宝六年(973年),由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等受命修《五代史》。《五代史》成,又名《梁唐晋汉周书》。后世为别于欧阳修《新五代史》,改作《旧五代史》。
注釋
參考書目
- 《宋史·薛居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