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州
资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治所在阳安县(今四川省简阳市西北),北周武成二年(560年)移治资阳县(今资阳市),隋朝开皇七年(587年),移治盘石县(今资中县)。“取资水为名”(《元和郡县志》)。大业初改为资阳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资州,同年析置荣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资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资州。土贡:麸金、柑。户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口十万四千七百七十五。治所本在盘石县,咸通六年(865年)徙治内江县,七年复治盘石县。下领八县:盘石县、资阳县、清溪县、内江县、月山县、龙水县、银山县、丹山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内江、资阳、资中等市县地。
宋朝时,先后属梓州路、潼川府路。元朝废。至正末明玉珍复置。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降为资县。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复置,属四川省。辖境扩大,有今内江、资中、资阳、仁寿、井研等市县地。1913年废,改本州为资中县。
- 唐朝资州刺史
- 李普定(武德年间)
- 薛献(638年)
- 皇甫珍义(贞观年间)
- 元文豪(贞观年间)
- 常何(647年—652年)
- 李高迁(654年之前)
- 王师感(唐高宗时)
- 郑某(武周时)
- 杨元禧(武周时)
- 房玄静(武周时)
- 王晔(开元初年)
- 杨涉(开元年间)
- 吕仁诲(开元年间)
- 房涣(开元年间)
- 卢知远(唐肃宗时)
- 韩汯(760年)
- 叱干公(767年—771年)
- 陆谅(大历年间)
- 李渭(大历年间)
- 李延业(大历年间)
- 庞复(789年)
- 郑钢(贞元年间)
- 羊士谔(813年—815年)
- 第五申(819年之前)
- 李郱(819年)
- 李师素(820年)
- 孟存(长庆年间)
- 王师闵(828年)
- 丁俛(大和年间)
- 韦珽(836年)
- 卢并(唐文宗时)
- 薛暐(大中年间)
- 窦滂(870年)
- 裴某(咸通年间)
- 师弘礼(876年—877年)
- 杨戡(890年)
- 侯元绰(890年)
注释
参考资料
|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後梁 龙德三年( 923年)、後唐 清泰三年(936年)、後晉 天福十一年( 946年)、後漢 乾祐三年(950年)、後周 显德六年(959年)各政權實領的節度使及府、州、軍。曾置後廢、改名、改隸他區或為他國勢力所佔領者,於字中以劃線表示。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節度使、府、州,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在前標明曾用名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