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影秋
郭影秋(1909年—1985年10月29日),原名玉昆,又名萃章,江苏铜山人,中国教育家,曾任云南省省长。
生平
1928年肄業於無錫國學專科學校,1932年畢業於江蘇教育學院(院系調整後改為江蘇師範學院、蘇州大學)。曾受業於唐文治、錢基博等學者。毕业后执教于江苏省沛县中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后任教导主任。1935年投身革命。曾担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八军政治部主任等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任云南省副省长、省长兼省委书记处书记。
1957年,辞官进入教育界,出任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因共产党刚发动了一场“反右”运动且郭由政府转到学校任职,使在校师生普遍心存疑虑。适逢南大中文系胡小石、陈中凡、汪辟疆三教授七十寿辰,他在自己家中设宴祝寿,令人刮目相看。那时政治运动风行,他设法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正常进行,提出“教学为主,科研突出”,受到拥戴。1963年由南京转到北京,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1966年5月担任北京市委书记处的文教书记(分管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同时兼人大原有职务。文革初期,任北京市文化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组员,后遭受迫害。1970年,中国人民大学被停办,他保护学者,阻止学校被零星分割,对保存人民大学起了关键作用。文革结束后,多次向中央争取复校,最终在1978年恢复人民大学。广受师生爱戴。1983年任中国人民大学名誉校长。
1985年10月29日在北京逝世。
参考资料
|
---|
历史 | |
---|
教學 | |
---|
研究 | 实验室 |
- 固体微结构物理
-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
- 现代配位化学
- 医药生物技术
-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
-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
|
---|
學術 | |
---|
|
---|
影響 與服務 及應用 | |
---|
人物 | 校长 | 中央大学及其前身 | 缪荃孙(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 → 陈三立(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 → 李瑞清(两江师范学堂监督) → 江谦(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 郭秉文(南京高師、東南大學) → 张乃燕(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 → 朱家骅(中央大学) → 罗家伦(中央大学) → 顾孟余(中央大学) → 蒋中正(中央大学) → 吳有訓(中央大學) → 周鴻經(中央大學) |
---|
金陵大学及其前身 | |
---|
南京大学 | |
---|
|
---|
党委书记 | |
---|
学术 | 知名学者 | |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
---|
人文社会学科资深教授 | |
---|
人文社会学科荣誉资深教授 | |
---|
|
---|
校友 | |
---|
|
---|
学校 组织 | |
---|
附設 机构 | 独立学院 | |
---|
现今附属及实验学校 | |
---|
史上附属及实验学校 | |
---|
附属医院 | |
---|
设计院 |
-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
---|
各类企业 | |
---|
|
---|
建筑风物 | 校园·环境 | |
---|
现址 | |
---|
鼓楼校区 | |
---|
仙林校区 | |
---|
舊址 | 南京旧址: 四牌樓,丁家橋(農學院、醫學院),牛首山麓(抗戰前建設,未完工) 抗战时期:重慶沙坪壩(抗戰時期主校區)、柏溪(一二年級新生校區),成都華西壩(醫學院及農學院畜牧獸醫學系,後遷步後街) |
---|
|
---|
校园 文化 | 史上社團 |
- 教授會(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會 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會 中央大學教授會)
- 學生自治會(南京高師學生自治會 東南大學學生自治會 中央大學學生自治會)
- 南高史地研究會
- 潛社
|
---|
其他 | |
---|
|
---|
|
|
---|
|
组长 | |
---|
顾问 | 康生 · 陶铸(1966年8月2日增补,1967年1月4日被批判) |
---|
副组长 | |
---|
成员 | 谢镗忠(1967年5月被打倒) · 姚文元 · 王力(1967年8月30日请假检讨) · 关锋(1967年8月30日请假检讨) · 戚本禹(1968年1月13日隔离审查) · 尹达(1966年被打倒) · 穆欣(1967年9月6日戴上特务帽子) · 郭影秋(1966年6月13日增补,1966年7月回中国人民大学) · 郑季翘(1966年6月13日增补,1966年被打倒) · 楊植霖(1966年6月13日增补,1966年被批斗) · 刘文珍(1966年6月13日增补,1966年被打倒) · 张平化(1966年6月13日增补,1966年8月30日回湖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