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社溪

霧社溪
道澤群賽德克語yayung Mtudu
德路固群賽德克語:yayung Tudu
霧社溪在霧社水庫形成的碧湖
词源賽德克語yayung Mtudu意為波浪溪
流域
水系濁水溪
流向濁水溪台灣海峽
源頭合歡東峰合歡主峰稜線南坡
 • 海拔3,200米(10,499英尺)
第二源头 
 • 位置奇萊北峰奇萊主峰稜線西坡
 • 海拔3,210米(10,531英尺)
第三源头 
 • 位置奇萊裡山北坡
 • 海拔3,180米(10,433英尺)
第四源头奇萊主溪
 • 位置奇萊南峰北坡
 • 海拔2,920米(9,580英尺)
第五源头塔羅灣溪
 • 位置奇萊南峰東坡
 • 海拔3,160米(10,367英尺)
河口萬大附近
流域面積226平方公里(87平方英里)
流經国家 中華民國臺灣
位置南投縣

霧社溪(道澤群賽德克語yayung Mtudu;德路固群賽德克語:yayung Tudu)是臺灣最長河川濁水溪主流的最遠源流。日治時河川的主流上下游均冠以同一名稱,使得位於主流源頭的霧社溪被稱為濁水溪,戰後官方地圖仍延續以濁水溪標示。霧社溪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境內,發源於合歡山主峰合歡山東峰之間鞍部武嶺南側、合歡東峰西側的板岩層崩壁,源頭處的高度海拔約3,200公尺,匯集西側合歡山往南連接霧社的支稜東坡、北側合歡東峰與奇萊北峰稜線南坡(此稜線為與北坡立霧溪源頭塔次基里溪相隔的分水嶺)、東側奇萊連峰西坡等處的水源後,沿縱谷流下,至廬山溫泉春陽溫泉之間與源自奇萊南峰東坡的左股支流塔羅灣溪匯流,至萬大附近與左股支流萬大溪合流後[1],始稱濁水溪[2]

霧社溪發源於武嶺,為濁水溪最遠源流

台灣電力公司利用霧社溪的溪水,於溪上興築霧社壩形成霧社水庫,利用水頭落差,提供萬大發電廠進行水力發電,為該流域電力開發之樞紐。

溪名

日治初期1897年1–2月在霧社溪谷發生了深堀大尉事件,14名日本本土籍探險隊成員全員被擊殺死亡,在為成員遺族募款的文案中附了一張霧社溪谷的地圖〈生蕃探撿踏測圖〉,標示了漢式與和式地名入侵當地以前的固有溪名,圖中當時已知的主流最遠源頭標示「米納肯溪」(ミナケン (Minaken)[註 1],該處離現今所知最遠源頭尚距離超過15公里遠);主流在德路固大社所在溪段直接標示「ヤユン (Yayun)溪」,賽德克語yayung意為河川;主流在道澤大社所在溪段標示「カナリ (Kanari)溪」;主流在霧大社所在溪段,以及今稱塔羅灣溪的支流、以及與霧社溪匯流口以下到萬大社等處,都標示為「モトド (Motodo)溪」,轉寫賽德克語 yayung Mtudu,意為波浪溪;萬大社以下與現今相同,標示濁水溪。[4]:0403[5][6][7]1897年《台灣假製二十萬分一圖》也一致的標示了「ヤユン (Yayun)溪」、「モトド (Motodo)溪」。[8]1898–1904年調製的《台灣堡圖》,將「霧社溪」一名標示在大肚溪水系南港溪源頭,現今霧社西側的眉溪上游。[9]

日治時隨後將河川的主流上下游均冠以同一名稱,使得位於主流源頭的霧社溪被稱為濁水溪。1907年《蕃地地形圖》[10]以後的地圖都標示為濁水溪。戰後至今,官方地圖仍延續以濁水溪標示。[註 2]OSM標示此溪段為霧社溪。[11]

註釋

  1. ^ 楊南郡認為1897年1–2月深堀大尉事件事發地為後來的能高越舊道附近,越過中央山脈主脊天池,而米納肯溪是中央山脈東側花蓮溪水系木瓜溪支流奇萊溪的支流。[3]此看法與日本官方記載、後來發現推定為深堀氏遺骨地點並不一致。
  2. ^ 有部分聯勤與經建版的地形圖圖幅邊緣交接的一小溪段主流處標示為「奇萊主溪」,然而比對1954年版與1956年《聯勤版五萬分一地形圖》(俗稱「老五萬」)的差異,可發現1954年版的「奇萊主溪」標示在源自奇萊南峰北坡的左股支流,而1956年版及之後經建版地形圖是將「奇萊主溪」標示在霧社溪主流上,應以1954年版的標示較為合理。[11]

參考來源

  1. ^ 濁水溪概況. 水利署第四河川局. 2011-06-03 [2014-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臺灣)). 
  2. ^ 讓我們看河去(中央管河川)--濁水溪. 經濟部水利署. 2012-06-25 [2014-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中文(臺灣)). 
  3. ^ 徐如林; 楊南郡. 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 台北市: 農委會林務局. 2011-05. ISBN 978-986-02-7888-0. 
  4. ^ 台湾総督府軍務局長男爵立見尚文. 深堀大尉一行遺族への義損金募集の趣意書の件申進. 国立公文書館 JACAR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Ref.C10061386400 明治30年 編冊 雑件. 陸軍省-雑-M30-10-98(防衛省防衛研究所). 1897-08-18 (日语). 
  5. ^ 生蕃探撿踏測圖 (地图). 十萬分一. 1897 [2022-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9) –通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圖書文獻類·地圖·日治時期主題地圖 登錄號2020.006.0035 (日语). 
  6. ^ 蘇峯楠 (编). 18.消失在地圖中的日本探險隊. 看得見的台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策畫 初版. 新北市: 聯經. 2022-05: 174–181. ISBN 978-986-532-591-6. 
  7. ^ trv:mtudu. 原住民族語言線上詞典·賽德克語. 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 [2022-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9). 
  8. ^ 蘇澳 (地图). 台灣假製二十万分一圖. 第二號(共十四) G7910 S200.J3圖號依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y分類號註記; G7960 S200.J3圖號依二十萬分一帝國圖註記. 陸地測量部日语陸地測量部. 1897-07-10 [1897年輯製·1898年製版 1897-07-06印刷] –通过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特藏地圖 特藏組·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國史研究室 索書號:(LM)733.35 4032-6 1898 sheet2 (日语). 
  9. ^ 獅魯凹山 (地图). 二萬分一. 堡圖原圖馬太鞍二十一號. Cartography by 台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台北州台北市: 台灣日日新報社. 1922-11-20 [1904年調製 1921年11月訂正(紅字)] [2022-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6) –通过台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化館藏·台灣堡圖 點選image 12 of 15. 
  10. ^ 台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 霧社 (地图). 蕃地地形圖. [五萬分一]. 守城大山 第4號. 台北州台北市: 台灣日日新報社. 1928-08-25 [1907年測圖] –通过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 數位化館藏 (日语). 
  11. ^ 11.0 11.1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地图).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2022-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