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坑遺址

龍坑遺址,位於屏東縣恆春鎮鵝鑾里,是一處先陶文化的考古遺址,年代距今約6000-5000年前左右。[1]

地理環境

龍坑遺址坐落於臺灣最南端鵝鑾鼻半島東岸的隆起珊瑚礁臺地上,臺地上一處東西走向的珊瑚礁崩崖缺口處即為遺址所在地,海拔高度約為8公尺。西方相距2公里處為鵝鑾鼻第二遺址,為恆春半島唯二的兩處先陶文化遺址。遺址主要為紅土堆積,由珊瑚礁石灰岩縫隙所見的紅土堆積殘留,以及部分遺物的留存高度,推測原有的紅土堆積高出現地表約6公尺。遺址面對太平洋,附近有穩定且豐富的淡水水源,為雨水滲漏的珊瑚礁石灰岩地,位於崩崖缺口沿海北方約60公尺處。[2]

研究史

龍坑遺址於1984年8月16日為李光周等人調查發現,並於同年9月6日進行試掘。此後無試掘工作,多為調查。根據李光周等人的調查結果,遺址面積約20x20㎡。團隊於地表散步較密集遺物之處,緊鄰珊瑚礁崩崖缺口處,開設2個南北緊鄰的試掘坑,坑位為正南北,大小為2x2㎡,合計試掘面積為8㎡。[2]

研究成果

出土遺物

地表採集和試掘出土的遺留包括石片砍器(1件)、石片器(3件)、廢石片(2件)、骨鑿(1件)、貝刮器(13件)、多量的貝類、龜甲、獸骨、獸牙等。[2]

技術發展、生業型態

石器製作技術屬於打製礫石的石片器傳統,已有刮削與磨製技術運用於骨器製作。生業型態以狩獵、採集為主,由出土動物遺留研判,主要以採集維生,狩獵次之,漁撈殿後。出土多量的貝刮器,此類器物具地域特殊性,除先陶時期外,也持續使用至歷史時期。[2]

文化類型

根據龍坑和鵝鑾鼻第二遺址的試掘成果,先陶文化新石器文化之間不僅在文化層堆積上無法銜接,文化發展程度也有差距。由於先陶文化層的碳十四定年結果顯示已進入全新世,故李光周不將此先陶文化稱為舊石器時代,而稱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持續型文化」。[3]

定年

龍坑遺址迄今有1件碳十四定年結果之發表,利用貝殼所測定出的年代為5560±90 B.P.,樹輪校正年代為 6385±170 B.P.。[4]

參考來源

  1. ^ 郭素秋、戴瑞春、伍元和、林淑芬、陳得仁. 屏東縣遺址補遺調查暨數位化保存計畫 遺址登錄表.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執行. 屏東縣政府文化局委託. 2007. 
  2. ^ 2.0 2.1 2.2 2.3 李光周、鄭永盛、凌平彰、陳維鈞、韓旭東、陳有貝. 墾丁國家公園考古調查報告(保育研究報告第17號).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執行. 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 1985. 
  3. ^ 李光周著,尹建中編. 墾丁史前住民與文化. 稻香出版社:台北. 1996. 
  4. ^ 黃士強、陳有貝、顏學誠. 墾丁國家公園考古民族調查報告 (保育研究報告第37號).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執行. 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