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Random Article
Read on Wikipedia
Edit
History
Talk Page
Print
Download PDF
zh
1 other languages
Template:西汉行政区划
查
论
编
西汉
行政区划
都城
:
京兆
長安縣
行部
郡
、
王國
司隸校尉部
三辅
渭南郡
→
右内史
→
京兆尹
|
(
河上郡
+
中地郡
)→
左内史
→(
左馮翊
+
右扶風
)
三河
河南郡
|
河東郡
|
河內郡
|
弘农郡
豫州刺史部
颍川郡
(
韓國
) |
汝南郡
|
梁國
(
碭郡
、
呂國
) |
沛郡
兗州刺史部
淮陽國
(
陳郡
) |
陳留郡
(
濟川郡
、
濟陽國
) |
定陶國
(
濟陰郡
) |
山陽郡
(
昌邑國
) |
東郡
|
東平國
(
濟東國
、
大河郡
) |
泰山郡
|
城陽國
(
劇郡
)
青州刺史部
齊郡
|
濟南郡
(
博陽郡
、
呂國
、
濟川國
) |
濟北國
|
平原郡
|
千乘郡
|
菑川國
|
高密國
(
膠西國
) |
北海郡
|
胶东国
|
東萊郡
徐州刺史部
東海郡
|
泗水国
|
楚國
(
彭城郡
) |
魯國
(
薛郡
) |
琅邪郡
|
江都國
|
東陽郡
|
廣陵國
|
臨淮郡
冀州刺史部
趙國
(
邯鄲郡
) |
魏郡
|
广平郡
(
平干國
) |
鉅鹿郡
|
信都郡
(
廣川郡
) |
河間國
|
清河郡
|
真定國
|
恆山郡→恆山國→
常山郡
|
中山國
幽州刺史部
廣陽國
(
燕國
) |
涿郡
|
勃海郡
|
上谷郡
|
渔阳郡
|
右北平郡
|
辽西郡
|
辽东郡
|
蒼海郡
朝鲜
乐浪郡
|
玄菟郡
|
真番郡
|
臨屯郡
并州刺史部
太原郡
(
韩国
) |
代郡
|
上党郡
|
雲中郡
|
雁門郡
|
定襄郡
朔方刺史部
朔方郡
|
五原郡
|
西河郡
|
上郡
|
北地郡
涼州刺史部
河西
武威郡
|
酒泉郡
|
张掖郡
|
敦煌郡
陇右
陇西郡
|
天水郡
|
安定郡
|
金城郡
|
西海郡
益州刺史部
蜀郡
|
巴郡
|
漢中郡
|
廣漢郡
|
武都郡
|
犍為郡
|
越巂郡
|
汶山郡
|
沈黎郡
|
牂柯郡
|
益州郡
|
象郡
荊州刺史部
南郡
(
臨江國
) |
南陽郡
|
衡山郡
|
江夏郡
|
长沙国
|
桂阳郡
|
武陵郡
|
零陵郡
揚州刺史部
會稽郡
(
荆國
、
吳國
) |
丹楊郡
(
鄣郡
或
故鄣郡
) |
九江郡
|
淮南国
|
庐江郡
|
六安国
|
豫章郡
交趾刺史部
南海郡
|
苍梧郡
|
合浦郡
|
鬱林郡
|
交阯郡
|
九真郡
|
日南郡
|
珠崖郡
|
儋耳郡
其他郡、国
太常郡
|
廣德國
|
廣世國
(
廣川國
) |
廣宗國
西域
西域都護府
注1:本模板列出西漢
郡国制
下所有見於史籍的
郡
、
王國
。帶
下划线
者為西汉末期
成帝
绥和
元年(
公元前8年
)的103個郡、國当时的名称。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以其最後使用的名稱為準,並括注曾用名稱。郡、國同名者,只列出最後使用的名稱。
注3:漢初尚存的
西楚
所封諸國、
西域
諸國從略。
參考文獻
王先謙
,《
漢書
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王先謙,《
後漢書
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譚其驤
等,1974,《
中國歷史地圖集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周振鶴
,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周振鶴,2006,《漢書
地理志
匯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