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代表團
奥林匹克运动会 中国代表團 | |||||||||||||
---|---|---|---|---|---|---|---|---|---|---|---|---|---|
![]() | |||||||||||||
IOC編碼 | CHN | ||||||||||||
NOC |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 ||||||||||||
網站 | www | ||||||||||||
獎牌榜 排名第4 |
| ||||||||||||
| |||||||||||||
其他相关赛事参赛记录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國際奧委會國家編碼為:CHN)以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身份參加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代表團於1952年开始参加夏季赛事,於1980年开始参加冬季赛事,因為同年抵制莫斯科奧運之故,所以夏季賽事到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才再次參加,截止2024年巴黎奥运会一共參加過1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1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共取得804枚奧運獎牌,包括325枚金牌,258枚銀牌,221枚銅牌。
中國代表團只包括來自中国内地的運動員;來自香港特區的運動員以中國香港的身份參加奧運,來自澳門特區的運動員因為澳門不是國際奧委會成员,所以不能參加奧運。
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歷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獲奪的奧運金牌數目為亞洲最高,夏季奥运会金牌榜全球排名則為第4名,奖牌数目第7名;奥运会夏季赛事和冬季赛事金牌总榜排名为第4名;而獲奪的奧運獎牌总數目的全球排名則為第8名。而冬季奥运会獲奪的奧運金牌數目则为亚洲第2名,仅次于韩国,全球排名则为16名。
主办賽事
賽事 | 主辦城市 | 日期 | 参赛国家及地区 | 参赛运动员 | 比赛项目 |
---|---|---|---|---|---|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北京市 | 2008年8月8日-2008年8月24日 | 204 | 11438 | 28大项302小项 |
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北京市 | 2022年2月4日-2022年2月20日 | 91 | 2871 | 15大项109小项 |
參賽歷史
年份 | 队伍 | |
---|---|---|
1924–1948 | ![]() | |
1952 | ![]() |
|
1956–1976 | ![]() | |
1980 | ![]() |
|
1984– | ![]() |
夏季奥运会
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尚未獲得國際承認,故而未接獲邀函,遂在蘇聯協助下,逕向國際田徑總會及國際籃球總會繳交會費,試圖參加奧運。當時兩會的57位委員結果以33票對20票決議通過,兩岸體育運動隊伍可以同時參加該屆奧運會,但中华民国代表團受政府指令,以「漢賊不兩立」的原則退出比賽。另一方面當時奧運會主辦國芬蘭希望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組成代表團參加奧運會,但基於國際奧委會承認中華民國代表參加該屆奧運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拒絕與中華民國一同參加比賽。經過多時的爭議,奧運會舉行前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決定接受邀請參加比賽,但奧運會舉行在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仍未組成代表團。奧運會舉行第五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組成40人的臨時代表團,成員包括一支足球隊,一支籃球隊以及一名曾經代表中華民國出席1948年倫敦奧運會游泳選手吴传玉,代表團於25日正式從北京出發至芬蘭赫爾辛基,可惜的是代表團趕到之時奧運會只有五日就結束,當時大部分比賽已經完成,只有吳传玉參加翌日舉行的男子100米背泳預賽,以1分12秒9得到第5名,雖然未能晉級複賽,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奧林匹克運動會寫下新的一頁。[參 1]
1956-1980
由於國際奧委會繼續承認中華民國的資格,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58年8月19日宣佈與國際奧委會斷絕關係。直到1979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與國際奧委會達成協議,國際奧委會以中國的名稱確認使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華民國則以「Chinese Taipei」(洛桑協議)的名稱確認使用於台灣,並且禁止使用中華民國的國旗與國歌。
1980年,因苏联发动对阿富汗的侵略战争,中国参与联合抵制莫斯科奥运会[參 2]。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以中國名義參加夏季奧運會,當屆賽事首面金牌由中國射擊選手許海峰憑男子50米手槍60發奪得,並且為中國代表團取得在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首面奧運金牌;體操選手李寧以驚人的演出一人獨得男子體操單項自由體操、鞍馬和吊環共3面金牌,以3金2銀1銅成為該屆奧運奪得奖牌最多的運動員。最终該屆洛杉磯奧運會中國代表團一共取得32面獎牌的不俗的佳績,當中包括15面金牌(射擊3面,跳水1面,體操5面,舉重4面,擊劍1面,排球1面),獎牌榜只僅次於主辦國美國,羅馬尼亞及西德[參 3]。
中國代表團未能發揮出最佳水準,在獲得28面獎牌中只有5面金牌,當中2面来自新加入成為奧運會項目的乒乓球,另外3面金牌分別在跳水及體操項目奪得[參 4]。
中國代表團共合取得54面獎牌,當中的16面金牌顯示出在個別比賽項目有突破性的水準,並且冒出了不少後起之秀:有「五朵金花」之稱的王曉紅、楊文意、庄泳、钱红與林莉在該屆游泳項目大放異彩,庄泳在女子100米自由泳決賽中,意外地壓倒當時世界紀錄保持者Jenny Thompson,為中國奪得首面游泳金牌,及後楊文意、钱红與林莉先後奪得50米自由泳、100米蝶泳以及200米混合泳金牌;年僅14歲的跳水選手伏明霞首次參加奧運便獲得女子10米高台項目金牌,成為中國及奧運會跳水歷史上最年輕的奧運金牌得主;體操項目中,陸莉在高低杠項目以10分滿分贏得金牌,李小雙獲得男子個人全能亞軍,自由體操冠軍及男子團體冠軍;乒乓球選手鄧亞萍成功為中國隊夺得女子單打及女子雙打冠軍;陈跃玲在女子10公里竞走亦為中國隊取得史上首面田徑奧運金牌[參 5]。
中國代表團在該屆奧運會取得16面金牌,成績雖然與上屆賽事相同,半數金牌來自跳水及乒乓球,其中乒乓球項目憑刘国梁及鄧亞萍帶領奪得四項所有單項比賽;「跳水王后」伏明霞連同熊倪取得3面金牌。可惜的是隨著「五朵金花」的隱退令中國隊在游泳項目表現失色,只能憑乐靖宜奪得女子50米自由泳銀牌及女子100米自由泳金牌。反觀中國隊在球類運動獲得不錯的成績:女子足球項目雖然分組賽階段壓倒主辦國美國,但在決賽階段以一比二不敵主隊;新加入的壘球項目中國再一次落敗於美國之下獲得銀牌;曾奪得1984年奧運金牌的中國女排亦屈居於世界冠軍古巴女排[參 6]。
中國代表團以28面金牌首次躋身奧運會金牌榜前三名,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主要原因的是中國隊在部分強項取得成功,包括乒乓球、举重、射击、体操、跳水,其中7人蟬聯9個小項奧運金牌。伏明霞在女子3米跳板達成連續兩屆奧運會奪得金牌的創舉;中國體操隊在前兩屆屈居亞軍的陰影下,終於在男子團體體操首次奪得金牌[參 7]。
中國代表團派出運動員407人、官員226人,参加除了棒球和馬術之外其他所有比賽項目。代表團在該屆奧運會取得了32枚金牌,首次超越俄羅斯位居金牌榜第二位,落後金牌大戶美國只有3塊金牌,獎牌總數亦達到63塊,分別在19個分項目奪得,當中部分金牌為中國隊在奧運歷史上取得重大的突破:劉翔在男子110跨欄決賽以平世界紀錄成績奪得中國首面男子田徑奧運會金牌;李婷夥拍孫甜甜勇奪女子網球雙打金牌;在首次參加的皮划艇項目,孟關良與楊文軍奪得男子雙人划艇500米金牌;羅雪娟以打破奧運紀錄奪得女子100米蛙泳金牌;被視為中國強項的舉重項目亦奪得5金3銀的佳績;中國女子排球隊在陳忠和帶領下,事隔二十年後再次成為奧運冠軍;張怡寧在女子乒乓球單打決賽首度摘下奧運金牌,該面金牌除了是該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取得的第20面金牌,同時達成中國代表團自1984年後取得第100面金牌的里程碑,亦是繼日本後第二個亞洲國家達成該個里程碑[參 8]。
中國隊借東道主之力,派出了1099人的代表團參賽,其中運動員639人,首次參加全部28個大項的比賽,其中馬術和棒球兩個項目是首次參賽。代表團在該屆奧運取得了48金22銀30銅共100枚獎牌,在金牌榜上首次超越美國,列第一,但獎牌仍列第二。在本屆比賽中,中國隊在多個單項上實現了金牌或獎牌的突破,其中,仲滿奪得中國男子擊劍首枚金牌;殷劍奪得中國首枚帆船金牌;陸春龍和何雯娜奪得中國首面男女子蹦床金牌;中國藝術體操隊和花樣游泳隊分獲銀牌和銅牌,實現了這兩個單項上獎牌的突破;中國女子曲棍球隊獲得首枚曲棍球獎牌。在傳統優勢項目上,男子體操隊包攬了除跳馬單項(因動作相同認定程度原因未參加)以外的所有金牌,中國乒乓球隊包攬了2枚團體金牌和6枚個人獎牌,中國跳水隊獲得了除男子單人10米跳台以外的7枚金牌。此外,錢震華在男子現代五項比賽中,以2分之差列第四,創造了中國代表團的最好成績。而在男子4×100米接力跑中,由於預賽多個隊伍犯規或失誤,中國隊創紀錄地進入決賽。在男子游泳比賽中,張琳獲得中國首枚男子游泳獎牌。[參 9]。
中國代表團共派出396名運動員,參加23大項31分項212小項的比賽,最終取得了39金31銀22銅共92枚獎牌,在11個大項獲金牌,在17個大項73小項獲獎牌,是中國代表團在境外參加奧運會的最好成績,其中中國選手打破6項世界紀錄和6項奧運會紀錄。在本屆奧運中中國代表團取得眾多突破,有8個單項首次獲得奧運會金牌,17個單項首次獲得奧運會獎牌。
游泳隊締造了自「五朵金花」時代以來的最好成績:孫楊、葉詩文各獲兩金,並且都打破了奧運會紀錄和世界紀錄;焦劉洋獲得了200米蝶泳比賽金牌。羽毛球隊雖受到消極比賽事件的影響,但最終史無前例地實現了對所有單項金牌的包攬。乒乓球隊也繼續捍衛了其霸主地位,繼續包攬了男女子單人、團體的全部四面金牌。田徑賽場上,中國隊共獲得2金4银4銅,創下了單屆奧運田徑獎牌數量之最。擊劍賽場上,雷聲奪得第一枚男子花劍金牌,彌補了昔日男子花劍「三劍客」(葉沖、董兆致、王海濱)留下的遺憾;女子重劍團體則在決賽上擊敗韓國隊,首次獲得擊劍項目的團體金牌;中國體操男隊雖開局不佳,僅取得預賽階段的第六名,但在隨後的決賽階段中以零失誤的表現奪冠;單項賽事上,鄒凱衛冕了自由體操冠軍,成為史上獲得奧運金牌數量最多(5枚金牌)的中國運動員。馮喆也在雙杠項目上奪冠。陳一冰在吊環決賽上表現近乎完美,卻輸給了表現明顯存在瑕疵的巴西選手阿图尔·扎内蒂,但他在賽後的大度作風贏得了讚譽。鄧琳琳則在平衡木項目為表現低迷的體操女隊奪得唯一一枚金牌。董棟獲得男子蹦床冠軍。徐莉佳獲得的帆船單人艇鐳射雷迪爾級金牌,是中國選手首次獲得的帆船項目金牌。射擊隊的表現相比前幾屆有所回落,但易思玲獲得了本屆奧運會賽事的第一枚金牌,郭文珺成為繼楊淩之後第二位在射擊項目實現衛冕的中國選手,都是本屆賽事的亮點。被譽為「夢之隊」的跳水隊獲得6枚金牌,其中陳若琳在女子單人十米跳臺項目獲得的金牌,是中國代表團在夏奧會賽場上獲得的第200枚金牌。另一支奪金大戶——舉重隊取得了5金2銀的成績。另外,場地自行車組合郭爽/宮金傑雖因被判犯規屈居亞軍,但先後两次刷新女子團體爭先賽的世界紀錄;劉鷗/黃雪辰獲得花樣游泳雙人項目的銅牌;中國團體獲得花樣游泳團體比賽的銀牌;曹忠榮成為第一位獲得現代五項奧運獎牌的中國選手,都是中國代表團在本屆賽事的重要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届奥运会上俄罗斯代表团的大规模使用禁药在多年后被揭发、披露,中国代表团在田径大项上递补获得多枚奖牌,特别是在女子20公里竞走上正式横扫领奖台,这是本届奥运会唯二的横扫领奖台,也是中国第一次在田径大项中实现横扫领奖台。
中國代表團共派出運動員416人,參加除橄欖球和手球以外的其餘26個大項216個小項的競逐。中國代表隊最終以27金17銀26銅合計70枚獎牌的成績完賽,落後於美國和英國位列金牌榜第三位。於前兩屆奧運會成績相比,本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雖然獎牌數有所下滑,但仍在田徑,自行車,高爾夫和排球等項目中取得突破;在跳水,舉重和乒乓球三個項目中,中國運動員依舊表現強勢;然而,中國代表團在羽毛球,射擊和競技體操這三個傳統優勢項目上表現不佳,游泳項目與上屆相比成績也出現下滑。
在田徑項目中,中國代表隊取得2金2銀2銅,在田徑獎牌總數上創歷史新高。在所有田徑獎牌中,有4枚來自競走項目,劉虹和王镇分獲女子和男子20公里競走比賽金牌。董斌在男子三級跳遠中收穫銅牌,這也成為中國在該項目中的第一枚獎牌。在男子4×100米接力的比賽中,由蘇炳添、謝震業、張培萌和湯星強組成的代表隊,在半決賽中跑出37.82秒的成績,創造新的亞洲紀錄並闖入決賽;在決賽中以37.90秒完賽並收穫第四名。這也是中國隊在該項目中取得的最好成績。在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項目中,宮金傑、鐘天使合力為中國隊收穫歷史第一枚自行車項目金牌。在女子高爾夫比賽中,馮珊珊取得銅牌,這也是中國隊在該項目中的第一枚獎牌。趙帥在男子58kg級跆拳道比賽中收穫金牌,為中國隊實現男子跆拳道項目金牌的零的突破。在集體球類項目中,中國女排成為中國代表團本屆比賽最大亮點。女排在小組賽表現不佳的情況下,在淘汰賽中分別逆轉巴西隊和戰勝荷蘭隊。決賽中,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連勝三局,戰勝塞爾維亞隊,取得繼2004年雅典奧運會之後的又一枚金牌。
跳水項目為中國代表團貢獻最多金牌和獎牌。沿襲之前奧運會中的表現,中國選手依舊發揮強勢,雖未能包攬所有八個項目的金牌,但仍然取得7金2銀1銅合計10枚獎牌的好成績。舉重項目成為金牌和獎牌第二大戶,共貢獻6金1銀一共7枚獎牌。國球乒乓球依舊具備統治地位,包攬所有4枚金牌,並在男女單打中包攬金銀牌。相比於跳水,舉重和乒乓球,体操、羽毛球、射击三个传统强项成绩下滑,体操队只夺得两枚铜牌,自参加奥运会以来首次无缘金牌,创造了历史最差成绩。羽毛球队仅夺得两金一铜,其中女队只夺得半块铜牌,较过去明显下滑。射击队仅夺得一枚金牌,是24年来的最差成绩,成績下滑的部分原因來自奧運射擊比賽規則的轉變。游泳队依靠孙杨夺得一枚金牌,较上届亦有明显下滑。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而延期一年於2021年舉行。中國代表團共派出431名运动员參加除衝浪、棒壘球和手球以外的其他30個大項的比賽,這也是除本土舉辦的北京奧運會之外中國代表團參賽人數最多的一次。中國代表團最終以38金32銀19銅合計89枚獎牌的成績位列金牌榜、奖牌榜的第二位。本屆比賽亦成為除北京及伦敦奥运以外中國代表團成績最好的一次。在田徑,游泳,帆船,皮划艇和賽艇的比賽中,中國代表團取得突破。在跳水、舉重、乒乓球的比賽中,中國代表團延續前幾屆的強勢;與此同時,射擊和體操運動員一掃里約奧運的頹勢,取得較好戰績。然而在球類集體項目中,中國隊在所有項目中均未進入四強。在搏擊類項目中,成績以出現下滑。本次奧運開幕式旗手首次由男女兩名運動員擔任,中國代表團的旗手是來自女排的朱婷和男子跆拳道運動員趙帥。
在本屆田徑賽事中,中國隊取得2金2銀2銅,与上屆比賽持平。其中,鞏立姣獲得女子鉛球金牌,為中國代表團取得歷史第一枚田賽類項目金牌。隨後劉詩穎在女子標槍的比賽中取得金牌,這枚金牌也成為中國在該項目上的第一枚。朱亞明在男子三級跳比賽中取得銀牌,刷新了中國在該項目中的最好成績。在徑賽的項目中,中國隊雖只取得两枚銅牌,但在多個項目上取得突破。蘇炳添在男子100米半決賽中跑出9.83秒的成績,刷新了該項目亞洲紀錄並成為第一個進入百米決賽的中國人。他在決賽中獲得第六,亦創造中國在這個項目中的最好成績。在男子4×100接力的比賽,中國隊再次進入決賽並以37.79秒完賽,第四个冲过终点,但由于英国队选手吉津杜·乌贾在赛后药检阳性,英国队被取消成绩,中国队递补获得铜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奥运会参赛历史上获得的第一枚田径接力奖牌。葛曼棋在女子100米比賽中進入半決賽,創造了中國運動員在該項目的最好成績。王春雨亦在女子800米的比賽中闖入決賽並取得第五名,創造中國在該項目的最好成績。鄭妮娜力作為中國首位歸化田徑運動員,參加女子七項全能比賽並取得第十名。然而在競走項目中,中國隊由于未能适应比赛地札幌突如其来的高温炎热天气,表現平平,僅由第四次參加奧運會的劉虹取得一枚銅牌。
在游泳比賽中,中國隊獲得4金2銀1銅。其中張雨霏在女子200米蝶泳比賽中打破奧運紀錄取得金牌。與此同時,她亦參加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以及男女團體4×100米混合泳接力,分獲金銀牌。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中,中國隊取得金牌的同時也打破世界紀錄。在男女團體4×100米混合泳接力的比賽中,中國隊亦創造新的亞洲紀錄。汪順在男子200米個人混合泳比賽中取得金牌,成為孫楊之後又一個獲得奧運金牌的中國男子游泳運動員。在帆船項目中,盧雲秀在女子RS:X級中獲得金牌;畢焜在男子RS:X級比賽中取得銅牌,這也是中國的第一枚男子帆船帆板項目獎牌。賽艇和皮划艇項目亦在北京奧運後第一次收穫金牌。
跳水,舉重,和乒乓球項目中,中國隊延續了之前的良好表現。中國隊在跳水比賽中取得7金5銀的成績,成為獎牌第一大項目。舉重比賽中,中國在所有參加項目中均獲得獎牌,以7金1銀收官。其中,石智勇在男子73kg的比賽中創造新的世界紀錄。呂小軍在男子81kg級的比賽中取得金牌,以37歲4天的年齡成為最年長的現代奧運舉重冠軍。乒乓球項目中,中國取得了五個項目中的四個項目的金牌,唯有在混雙項目中惜敗。射擊和體操並列成為本屆比賽中國的第二大獎牌貢獻項目。其中體操貢獻4金5銀2銅。在競技體操項目中,中國男女隊均在團體和全能項目中發揮不佳,男隊取得銅牌,而女隊僅位列第七。然而在單項比賽中,中國隊在雙杠,吊環和平衡木的比賽中均取得金牌。在蹦床的比賽中,中國取得1金2銀,其中女子蹦床包攬金銀牌。 在藝術體操團體的比賽中,中國隊雖名列第四於獎牌失之交臂,但仍創造中國隊在該項目的最好成績。射擊隊在本次比賽的表現亦有所提升,總計獲得4金1銀6銅。楊倩在奧運首日的女子10米氣步槍比賽中就為中國射落第一金。她在隨後的比賽中又於楊皓然組合,在團體十米氣步槍比賽中取得金牌。同時,龐偉,姜冉馨亦在團體10米氣手槍的比賽中獲得金牌。羽毛球隊在本屆比賽中完成新老交替,由較多新人參賽,取得2金4銀的戰績,較上屆比賽亦有提升。
然而在所有集體球類項目中,中國隊表現平平。唯二的亮點來自女子三人籃球的銅牌,和女子七人橄欖球首次闖入前八的戰績。女排在本屆中僅收獲兩勝三負,小組賽便遭到淘汰,亦為歷史最差成績。女籃在小組賽表現搶眼,以小組第一晉級。然而在隨後的八強賽中先揚後抑,遭到塞爾維亞隊逆轉,未能進入前四。女子曲棍球隊,亦取得兩勝三負的小組賽戰績,未能晉級淘汰賽。在搏擊類項目中,中國僅在女子重劍的比賽中由孫一文獲得金牌。其他跆拳道,柔道,摔跤和拳擊的比賽中,有多人進入半決賽和決賽,但均未能斬獲金牌。谷紅和李倩分別在女子次中量級和女子中量級比賽中獲得銀牌,也成為中國女子拳擊在奧運賽場的最好成績。
中国代表团共派出405名运动员參加除了手球和足球以外所有30个大项比赛。获得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共计91枚奖牌,位列金牌榜第一名,奖牌榜第二名。金牌总数与美国代表团并列第一,创造了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奖牌总数仅次于美国,略低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91枚。
在参赛项目、金牌总数、夺金项目、金牌运动员数量、包揽金牌项目数量、金牌覆盖省份、男子项目金牌占比、年轻运动员成绩等方面均实现突破。传统优势项目跳水、乒乓球、射击、举重、羽毛球、体操领先优势持续巩固加强,游泳、皮划艇、自由式小轮车、网球、花样游泳、艺术体操、举重男子大级别、女子拳击等多个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新兴项目攀岩、霹雳舞、冲浪、滑板展现巨大发展潜力,拳击、跆拳道、摔跤、柔道等交手类项目实力回升,田径竞走时隔8年再夺金牌,集体球类项目低谷中有亮点,中国女曲追平历史最好成绩,中国女排展现女排精神。射箭、高尔夫、柔道、女子橄榄球等项目也有良好表现。
冬季奥运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得到国际奥委会承认后首次派队参加奥运会,共派出28名运动员参加了滑冰、滑雪、冬季两项3个大项的18个单项比赛,但无一人进入前6名。[參 10]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抵制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因此此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次派队参加奥运会,此次共派出37人参加滑冰、滑雪和冬季两项3个大项的26个单项比赛,但同样未能取得奖牌。[參 11]
中国派出了20名运动员参加了滑冰、滑雪两个大项共18个小项的比赛,在正式比赛项目中仍然未能取得奖牌,但李琰在表演项目短道速滑中获得1金2铜(女子1000米金牌、500和1500米铜牌)。[參 12]
中国派出了34名运动员参加了滑冰、滑雪、冬季两项三个大项共34个小项的比赛,短道速滑运动员李琰为中国获得首枚冬奥奖牌,而叶乔波也在本届比赛中获得2枚银牌,本届冬奥会中国共获0金3银0铜,首次进入奖牌榜。[參 13]
此次冬奥会是首次调整到夏奥会后两年举行,中国派出了27名运动员参加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冬季两项和自由式滑雪等比赛,共获1银2铜。[參 14]
中国派出了60名运动员参加滑冰、滑雪、冰球和冬季两项4个大项,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冰球、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7个分项的40个小项比赛,共获6银2铜,其中李佳军为中国在该届冬奥会获得首枚男子冬奥奖牌。[參 15][參 16]
中国派出了71名运动员参加滑冰、滑雪、冰球和冬季两项4个大项,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冰球、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7个分项的38个小项比赛,共获2金2银4铜,其中杨扬为中国在该届冬奥会获得首枚冬奥金牌,中国首次进入金牌榜。[參 17][參 18]
中国派出了76名运动员参加滑冰、滑雪、和冬季两项3个大项,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跳台滑雪、单板滑雪9个分项的47个小项比赛,共获2金4银5铜,其中韩晓鹏为中国获得该届冬奥会的首枚男子冬奥金牌,这也是中国在雪上项目获得的首枚金牌。[參 19][參 20]
中國派出92位運動員參加包括滑冰、滑雪、冰球、冰壺以及冬季兩項5個大項,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跳台滑雪、单板滑雪9个分项,最終奪得5金2銀4銅的成績,是中国代表团在境外冬季奧運中成绩最好的一次。
中国派出了66名运动员参加,最終奪得3金4銀2銅的成績。其中张虹为中国获得该届冬奥会的首枚速度滑冰冬奥金牌[參 21]。
中国派出了81名运动员参加,最終奪得1金6銀4銅的成績。其中武大靖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比赛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是中国在该届冬奥会上的首枚金牌及唯一一块金牌[參 22]。
中國隊凭借東道主之力,派出了176名運動員參加該屆冬奧全部15个大项的比賽,这也是首次在同一届冬奥参加全部大项的比赛,其中男子冰球、北欧两项、雪橇等项目是首次参赛。代表团金牌数和奖牌总数均创历史新高,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速度滑冰男子项目首次夺金,钢架雪车项目首次获得奖牌。
在传统强项短道速滑中,由金善台执教的中国队发挥突出,武大靖、范可新、任子威、曲春雨和张雨婷在本届新设立的混合2000米接力中获得金牌,同时任子威和小将李文龙在男子1000米中包揽了金、银牌。但是在之后的比赛中显示出了高开低走的态势,仅在女子3000米接力中获得一枚铜牌。中国队在奖牌榜上名列第二,仅次于老牌强队韩国队。
在自由式滑雪大项中,中国队收获满满,名列奖牌榜第一。三名老将徐梦桃、贾宗洋和齐广璞在新设立的空中技巧混合团体比赛中获得一枚银牌,而在之后的个人赛中,徐梦桃和齐广璞分别凭借当下女子空中技巧中难度最大的动作Back Full-Full-Full (bFFF) 和男子空中技巧中难度最大的动作Back Double Full-Double Full-Full (bdFFdF) [參 23]赢下女单和男单冠军。而在女子公园滑雪的三个项目中,谷爱凌复刻了自己在2020年洛桑冬青奥会的表现,获得两金一银:在U型管项目中,她延续了自己在这个赛季的不败战绩,轻松获得冠军;在大跳台项目中,她完成了女子选手历史上第一个左侧double cork 1620动作,逆转取得金牌;在坡面障碍项目中,凭借决赛第三轮的出色表现惜败玛蒂尔德·格勒莫0.33分并获得银牌。
由于苏翊鸣在本赛季世界杯的横空出世,中国男子运动员第一次获得了单板滑雪参赛资格并获得一金一银。在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苏翊鸣获得银牌,但是赛后爆出评分不公的丑闻:来自冠军国加拿大的道具区J3号裁判忽视了冠军马克桑斯·帕罗的一个严重的抓板失误,没有给予相应扣分。而在大跳台比赛中,苏翊鸣凭借两个出色的1800动作获得金牌,以17岁362天的年龄取代周洋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冬奥冠军。
在速度滑冰比赛中,平昌冬奥会季军高亭宇在500米项目中更进一步,以34秒41的成绩获得中国历史上第一枚男子速度滑冰金牌,并打破奥运纪录。而本赛季世界杯冠军宁忠岩在1500米比赛因为速度分配失误,仅取得第七名,但依旧创造了中国队在这个项目上的最好成绩。
在花样滑冰比赛中,上一届以0.43分的微弱劣势获得亚军的中国组合隋文静/韩聪在这届面对三队来自俄罗斯奥林匹克代表团的选手的“围剿”,顶住压力,在双人滑项目上获得了金牌,另外一对组合彭程/金杨获得第五名。而在冰舞项目上,中国组合王诗玥/柳鑫宇取得中国代表团在这个项目上的最佳纪录,第12名。在女子单人滑比赛中,归化的选手朱易在短节目中排名第27名并未能进入自由滑比赛,创造了中国参加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30年以来的女单最差纪录。
旗手
每屆奥运会开幕式,每個代表团都會派出一名運動員持旗手,中國代表團由一名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持旗手帶領一眾運動員進入運動場。[參 24]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由於遲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一行40人趕到赫爾辛基時,大會已進行了10天,故並無開幕式旗手。
1984年至2012年奥运会开幕式旗手皆由身材高大的男篮运动员担任,2016年首次由非男篮项目的击剑选手雷声担任。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开始改为一男一女各一位旗手。2020年和2024年,中国男篮均未获得参赛资格,故不存在由男篮队员担任旗手的可能性。
歷年奧運獎牌榜成績
-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參加奧運會,也是「中國-中華台北」模式建立前唯一一次參賽。
- 1956年至1976年的六屆奧運會由於兩岸會籍以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並未參賽。
- 雖然兩岸在1979年確立了「中國-中華台北」模式參與奧運會,但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由於抵制蘇聯侵略阿富汗而未能參賽。另外中華台北代表團因為須提出不同於以往使用的旗、歌,並由執委會批准,也未派隊參賽本屆奧運會。
-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兩岸首次以「中國-中華台北」的名古屋模式參賽,並持續至今。
單項比賽項目成績列表
夏季項目
比賽項目 | ![]() |
![]() |
![]() |
總數 | 最佳成績單屆奧運會 |
---|---|---|---|---|---|
跳水 | 55 | 26 | 11 | 92 | 2024年巴黎奧運會(參見) |
舉重 | 43 | 16 | 8 | 67 | 2020年东京奧運會(參見) |
乒乓球 | 37 | 21 | 8 | 66 | 2024年巴黎奧運會(參見) |
體操[參 25] | 36 | 32 | 28 [參 26] | 96 | 2008年北京奧運會(參見) |
射擊 | 31 | 18 | 28 | 77 | 2024年巴黎奧運會(參見) |
羽毛球 | 22 | 15 | 15 | 52 | 2012年倫敦奧運會(參見) |
游泳 | 18 | 24 | 19 | 61 | 2012年倫敦奧運會(參見) |
田徑 | 12 | 13 | 18 | 43 | 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參見) |
柔道 | 8 | 3 | 12 | 23 | 2008年北京奧運會(參見) |
跆拳道 | 7 | 2 | 4 | 13 | 2004年雅典奧運會 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參見) |
拳擊 | 6 | 7 | 6 | 19 | 2024年巴黎奧運會(參見) |
擊剑 | 5 | 7 | 3 | 15 | 2012年倫敦奧運會(參見) |
皮划艇 | 5 | 2 | 0 | 7 | 2024年巴黎奧運會(參見) |
自行車 | 3 | 3 | 3 | 9 | 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參見) |
帆船 | 3 | 3 | 2 | 8 | 2008年北京奧運會(參見) |
排球[參 27] | 3 | 2 | 3 | 8 |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 2004年雅典奧運會(參見) |
摔跤 | 2 | 6 | 12 | 20 | 2008年北京奧運會(參見) |
花樣游泳 | 2 | 5 | 2 | 9 | 2024年巴黎奧運會(參見) |
賽艇 | 2 | 4 | 6 | 9 | 2008年北京奧運會(參見) |
網球 | 2 | 1 | 1 | 4 | 2024年巴黎奧運會(參見) |
射箭 | 1 | 7 | 2 | 10 | 2008年北京奧運會(參見) |
運動攀登 | 0 | 2 | 0 | 2 | 2024年巴黎奧運會(參見) |
曲棍球 | 0 | 2 | 0 | 2 | 2008年北京奧運會 2024年巴黎奧運會(參見) |
籃球 | 0 | 1 | 2 | 3 | 1992年巴塞隆拿奧運會(參見) |
空手道 | 0 | 1 | 1 | 2 | 2020年东京奧運會(參見[錨點失效]) |
現代五項 | 0 | 1 | 0 | 1 | 2012年倫敦奧運會(參見) |
足球 | 0 | 1 | 0 | 1 | 1996年阿特蘭大奧運會(參見) |
壘球 | 0 | 1 | 0 | 1 | 1996年阿特蘭大奧運會(參見) |
高尔夫球 | 0 | 0 | 2 | 2 | 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 2024年巴黎奧運會(參見[錨點失效]) |
手球 | 0 | 0 | 1 | 1 |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參見) |
霹靂舞 | 0 | 0 | 1 | 1 | 2024年巴黎奧運會(參見) |
總數 | 303 | 226 | 198 | 727 |
馬術
中國隊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首次參加在香港舉行的馬術比賽,但未有取得獎牌。
冬季项目
比赛项目 | ![]() |
![]() |
![]() |
总数 | 最佳成绩单届奥运会 |
---|---|---|---|---|---|
短道速滑 | 12 | 16 | 9 | 37 |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参见) |
自由式滑雪 | 5 | 8 | 4 | 17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见) |
速度滑冰 | 2 | 3 | 4 | 9 | 2014年索契冬奥会 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见) |
花样滑冰 | 2 | 3 | 4 | 9 |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参见) |
单板滑雪 | 1 | 2 | 0 | 3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见) |
冰壶 | 0 | 0 | 1 | 1 |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参见) |
钢架雪车 | 0 | 0 | 1 | 1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见) |
總數 | 22 | 32 | 23 | 77 |
获奖运动员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多枚奖牌获得者
这里列出在夏奥会上至少获得三枚金牌或五枚奖牌的中国运动员名单。在役的运动员加粗注明。
姓名 | 大项 | 时间 | 参加届数 | 性别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总共 |
---|---|---|---|---|---|---|---|---|
6枚及更多金牌 | ||||||||
马龙 | ![]() |
2012–2024 | 4 | 男 | 6 | 0 | 0 | 6 |
5枚 | ||||||||
吴敏霞 | ![]() |
2004–2016 | 4 | 女 | 5 | 1 | 1 | 7 |
邹凯 | ![]() |
2008–2012 | 2 | 男 | 5 | 0 | 1 | 6 |
陈若琳 | ![]() |
2008–2016 | 3 | 女 | 5 | 0 | 0 | 5 |
4枚金牌 | ||||||||
郭晶晶 | ![]() |
1996–2008 | 4 | 女 | 4 | 2 | 0 | 6 |
曹缘 | ![]() |
2012–2024 | 4 | 男 | 4 | 1 | 1 | 6 |
伏明霞 | ![]() |
1992–2000 | 3 | 女 | 4 | 1 | 0 | 5 |
王楠 | ![]() |
2000–2008 | 3 | 女 | 4 | 1 | 0 | 5 |
李小鹏 | ![]() |
2000–2008 | 3 | 男 | 4 | 0 | 1 | 5 |
邓亚萍 | ![]() |
1992–1996 | 2 | 女 | 4 | 0 | 0 | 4 |
张怡宁 | ![]() |
2004–2008 | 2 | 女 | 4 | 0 | 0 | 4 |
施廷懋 | ![]() |
2016–2020 | 2 | 女 | 4 | 0 | 0 | 4 |
陈梦 | ![]() |
2020–2024 | 2 | 女 | 4 | 0 | 0 | 4 |
3枚金牌 | ||||||||
李宁 | ![]() |
1984–1988 | 2 | 男 | 3 | 2 | 1 | 6 |
孙杨 | ![]() |
2008–2016 | 3 | 男 | 3 | 2 | 1 | 6 |
杨威 | ![]() |
2000–2008 | 3 | 男 | 3 | 2 | 0 | 5 |
孙颖莎 | ![]() |
2020–2024 | 2 | 女 | 3 | 2 | 0 | 5 |
熊倪 | ![]() |
1988–2000 | 4 | 男 | 3 | 1 | 1 | 5 |
陈一冰 | ![]() |
2008–2012 | 2 | 男 | 3 | 1 | 0 | 4 |
张继科 | ![]() |
2012–2016 | 2 | 男 | 3 | 1 | 0 | 4 |
李晓霞 | ![]() |
2012–2016 | 2 | 女 | 3 | 1 | 0 | 4 |
丁宁 | ![]() |
2012–2016 | 2 | 女 | 3 | 1 | 0 | 4 |
马琳 | ![]() |
2004–2008 | 2 | 男 | 3 | 0 | 0 | 3 |
全红婵 | ![]() |
2020–2024 | 2 | 女 | 3 | 0 | 0 | 3 |
2枚及更少金牌 | ||||||||
张雨霏 | ![]() |
2016–2024 | 3 | 女 | 2 | 3 | 5 | 10 |
李小双 | ![]() |
1992–1996 | 2 | 男 | 2 | 3 | 1 | 6 |
王义夫 | ![]() |
1984–2004 | 6 | 男 | 2 | 3 | 1 | 6 |
王皓 | ![]() |
2004–2012 | 3 | 男 | 2 | 3 | 0 | 5 |
楼云 | ![]() |
1984–1988 | 2 | 男 | 2 | 2 | 1 | 5 |
邹敬园 | ![]() |
2020–2024 | 2 | 男 | 2 | 2 | 1 | 5 |
秦凯 | ![]() |
2008–2016 | 3 | 男 | 2 | 1 | 2 | 5 |
杨浚瑄 | ![]() |
2020–2024 | 2 | 女 | 1 | 2 | 3 | 6 |
徐嘉余 | ![]() |
2012–2024 | 4 | 男 | 1 | 4 | 0 | 5 |
黄雪辰 | ![]() |
2008–2020 | 4 | 女 | 0 | 5 | 2 | 7 |
孙文雁 | ![]() |
2012–2020 | 4 | 女 | 0 | 5 | 0 | 5 |
肖若腾 | ![]() |
2020–2024 | 2 | 男 | 0 | 2 | 3 | 5 |
单届奥运多枚金牌获得者
这里列出在一届夏奥会上至少获得两枚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名单。
姓名 | 大项 | 年份 | 性别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总共 |
---|---|---|---|---|---|---|---|
3枚金牌 | |||||||
李宁 | ![]() |
1984 | 男 | 3 | 2 | 1 | 6 |
邹凯 | ![]() |
2008 | 男 | 3 | 0 | 0 | 3 |
2枚金牌 | |||||||
花样游泳 | |||||||
王柳懿 | ![]() |
2024 | 女 | 2 | 0 | 0 | 2 |
王芊懿 | ![]() |
2024 | 女 | 2 | 0 | 0 | 2 |
羽毛球 | |||||||
赵芸蕾 | ![]() |
2012 | 女 | 2 | 0 | 0 | 2 |
跳水 | |||||||
伏明霞 | ![]() |
1996 | 女 | 2 | 0 | 0 | 2 |
熊倪 | ![]() |
2000 | 男 | 2 | 0 | 0 | 2 |
郭晶晶 | ![]() |
2004 | 女 | 2 | 0 | 0 | 2 |
郭晶晶 | ![]() |
2008 | 女 | 2 | 0 | 0 | 2 |
陈若琳 | ![]() |
2008 | 女 | 2 | 0 | 0 | 2 |
陈若琳 | ![]() |
2012 | 女 | 2 | 0 | 0 | 2 |
吴敏霞 | ![]() |
2012 | 女 | 2 | 0 | 0 | 2 |
陈艾森 | ![]() |
2016 | 男 | 2 | 0 | 0 | 2 |
施廷懋 | ![]() |
2016 | 女 | 2 | 0 | 0 | 2 |
谢思埸 | ![]() |
2020 | 男 | 2 | 0 | 0 | 2 |
施廷懋 | ![]() |
2020 | 女 | 2 | 0 | 0 | 2 |
全红婵 | ![]() |
2024 | 女 | 2 | 0 | 0 | 2 |
陈艺文 | ![]() |
2024 | 女 | 2 | 0 | 0 | 2 |
体操 | |||||||
李小鹏 | ![]() |
2000 | 男 | 2 | 0 | 0 | 2 |
李小鹏 | ![]() |
2008 | 男 | 2 | 0 | 0 | 2 |
杨威 | ![]() |
2008 | 男 | 2 | 1 | 0 | 3 |
肖钦 | ![]() |
2008 | 男 | 2 | 0 | 0 | 2 |
陈一冰 | ![]() |
2008 | 男 | 2 | 0 | 0 | 2 |
何可欣 | ![]() |
2008 | 女 | 2 | 0 | 0 | 2 |
邹凯 | ![]() |
2012 | 男 | 2 | 0 | 1 | 3 |
冯喆 | ![]() |
2012 | 男 | 2 | 0 | 0 | 2 |
射击 | |||||||
杨倩 | ![]() |
2020 | 女 | 2 | 0 | 0 | 2 |
盛李豪 | ![]() |
2024 | 男 | 2 | 0 | 0 | 2 |
游泳 | |||||||
孙杨 | ![]() |
2012 | 男 | 2 | 1 | 1 | 4 |
叶诗文 | ![]() |
2012 | 女 | 2 | 0 | 0 | 2 |
张雨霏 | ![]() |
2020 | 女 | 2 | 2 | 0 | 4 |
潘展乐 | ![]() |
2024 | 男 | 2 | 1 | 0 | 3 |
乒乓球 | |||||||
邓亚萍 | ![]() |
1992 | 女 | 2 | 0 | 0 | 2 |
邓亚萍 | ![]() |
1996 | 女 | 2 | 0 | 0 | 2 |
刘国梁 | ![]() |
1996 | 男 | 2 | 0 | 0 | 2 |
王楠 | ![]() |
2000 | 女 | 2 | 0 | 0 | 2 |
张怡宁 | ![]() |
2004 | 女 | 2 | 0 | 0 | 2 |
张怡宁 | ![]() |
2008 | 女 | 2 | 0 | 0 | 2 |
马琳 | ![]() |
2008 | 男 | 2 | 0 | 0 | 2 |
李晓霞 | ![]() |
2012 | 女 | 2 | 0 | 0 | 2 |
张继科 | ![]() |
2012 | 男 | 2 | 0 | 0 | 2 |
马龙 | ![]() |
2016 | 男 | 2 | 0 | 0 | 2 |
丁宁 | ![]() |
2016 | 女 | 2 | 0 | 0 | 2 |
马龙 | ![]() |
2020 | 男 | 2 | 0 | 0 | 2 |
陈梦 | ![]() |
2020 | 女 | 2 | 0 | 0 | 2 |
樊振东 | ![]() |
2024 | 男 | 2 | 0 | 0 | 2 |
王楚钦 | ![]() |
2024 | 男 | 2 | 0 | 0 | 2 |
陈梦 | ![]() |
2024 | 女 | 2 | 0 | 0 | 2 |
孙颖莎 | ![]() |
2024 | 女 | 2 | 1 | 0 | 3 |
单一小项获得多枚奖牌的运动员
这里列出在夏奥会一个小项中至少获得三枚奖牌的中国运动员名单。
姓名 | 大项 | 小项 | 时间 | 届数 | 性别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奖牌 | 总共 |
---|---|---|---|---|---|---|---|---|---|---|
4枚金牌 | ||||||||||
吴敏霞 | ![]() |
女子双人3米板 | 2004–2016 | 4 | 女 | 2004, 2008, 2012, 2016 | − | − | 4–0–0 | 4 |
马龙 | ![]() |
男子团体 | 2012–2024 | 4 | 男 | 2012, 2016, 2020, 2024 | − | − | 4–0–0 | 4 |
4枚奖牌 | ||||||||||
黄雪辰 | ![]() |
团体赛 | 2008–2020 | 4 | 女 | − | 2012, 2016, 2020 | 2008 | 0–3–1 | 4 |
王义夫 | ![]() |
男子10米气手枪 | 1984–2004 | 52 | 男 | 1992, 2004 | 1996, 2000 | − | 2–2–0 | 4 |
董栋 | ![]() |
男子单人蹦床 | 2008–2020 | 4 | 男 | 2012 | 2016, 2020 | 2008 | 1–2–1 | 4 |
3枚金牌 | ||||||||||
陈若琳 | ![]() |
女子双人10米台 | 2008–2016 | 3 | 女 | 2008, 2012, 2016 | − | − | 3–0–0 | 3 |
3枚奖牌 | ||||||||||
黄雪辰 | ![]() |
双人赛 | 2012–2020 | 3 | 女 | − | 2016, 2020 | 2012 | 0–2–1 | 3 |
刘虹 | ![]() |
女子20公里竞走 | 2008–2020 | 4 | 女 | 2016 | 2012 | 2020 | 1–1–1 | 3 |
邹市明 | ![]() |
男子轻蝇量级 | 2004–2012 | 3 | 男 | 2008, 2012 | − | 2004 | 2–0–1 | 3 |
谌龙 | ![]() |
男子单打 | 2012–2020 | 3 | 男 | 2016 | 2020 | 2012 | 1–1–1 | 3 |
傅海峰 | ![]() |
男子双打 | 2004–2016 | 4 | 男 | 2012, 2016 | 2008 | − | 2–1–0 | 3 |
郭晶晶 | ![]() |
女子双人3米板 | 1996–2008 | 33 | 女 | 2004, 2008 | 2000 | − | 2–1–0 | 3 |
郭晶晶 | ![]() |
女子3米板 | 1996–2008 | 33 | 女 | 2004, 2008 | 2000 | − | 2–1–0 | 3 |
秦凯 | ![]() |
男子双人3米板 | 2008–2016 | 3 | 男 | 2008, 2012 | − | 2016 | 2–0–1 | 3 |
吴敏霞 | ![]() |
女子3米板 | 2004–2012 | 3 | 女 | 2012 | 2004 | 2008 | 1–1–1 | 3 |
谭良德 | ![]() |
男子3米板 | 1984–1992 | 3 | 男 | − | 1984, 1988, 1992 | − | 0–3–0 | 3 |
李小鹏 | ![]() |
男子双杠 | 2000–2008 | 3 | 男 | 2000, 2008 | − | 2004 | 2–0–1 | 3 |
陈静4 | ![]() |
女子单打 | 1988–2000 | 3 | 女 | 1988 | 1996 | 2000 | 1–1–1 | 3 |
王皓 | ![]() |
男子单打 | 2004–2012 | 3 | 男 | − | 2004, 2008, 2012 | − | 0–3–0 | 3 |
孙文雁 | ![]() |
团体赛 | 2012–2020 | 3 | 女 | − | 2012, 2016, 2020 | − | 0–3–0 | 3 |
吕小军 | ![]() |
男子中重量级 | 2012–2020 | 3 | 男 | 2012, 2020 | 20165 | - | 2–1–0 | 3 |
巩立姣 | ![]() |
女子铅球 | 2008–2020 | 4 | 女 | 2020 | 2012 | 2008 | 1–1–1 | 3 |
李倩 | ![]() |
女子中量级 | 2016–2024 | 3 | 女 | 2024 | 2020 | 2016 | 1–1–1 | 3 |
庞伟 | ![]() |
男子10米气手枪 | 2008–2020 | 4 | 男 | 2008 | − | 2016,2020 | 1–0–2 | 3 |
汪顺 | ![]() |
男子200米混合泳 | 2012–2024 | 4 | 男 | 2020 | − | 2016,2024 | 1–0–2 | 3 |
李越宏 | ![]() |
男子25米手枪速射 | 2016–2024 | 3 | 男 | 2024 | − | 2016,2020 | 1–0–2 | 3 |
盛泽田 | ![]() |
古典式雏量级 | 1992–2000 | 3 | 男 | − | − | 1992, 1996, 2000 | 0–0–3 | 3 |
注:
- 2 从1984年至2004年,王义夫出战了6届奥运会,但是10米气手枪直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才被引入。所以他在这一项目代表中国出战了5次。他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位列第15名,并且在接下俩的四届奥运会中都位列前二。
- 3 从1996年至2008年,郭晶晶代表中国队参加了4届奥运会。15岁时,她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在女子10米台项目位列第5名。之后由于身高和体重增长,她转项到了更适合的跳板。她在接下来的三届奥运会中出战了3米板的两个小项并且获得了6枚奖牌。
参与多届
这里列出参加过至少四届夏奥会的中国运动员名单。在役的运动员以“黑体”标出。
姓名 | 大项 | 性别 | 出生年龄 | 参与年份 | 初/末登场年龄 | 最佳战绩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奖牌 | 总共 |
---|---|---|---|---|---|---|---|---|---|---|---|
参加过6届 | |||||||||||
王义夫 | ![]() |
男 | 1960 | 1984–2004 | 23–43 | 金牌 | 1992,2004 | 1992,1996,2000 | 1984 | 2–3–1 | 6 |
参加过5届 | |||||||||||
叶冲 | ![]() |
男 | 1969 | 1988–2004 | 18–34 | 银牌 | − | 2000,2004 | – | 0–2–0 | 2 |
谭宗亮 | ![]() |
男 | 1971 | 1996–2012 | 24–40 | 银牌 | − | 2008 | − | 0–1–0 | 1 |
刘虹 | ![]() |
女 | 1987 | 2008–2024 | 21–37 | 金牌 | 2016 | 2012 | 2020 | 1–1–1 | 3 |
巩立姣 | ![]() |
女 | 1989 | 2008–2024 | 19–34 | 金牌 | 2020 | 2012 | 2008 | 1–1–1 | 3 |
参加过4届 | |||||||||||
田径 | |||||||||||
张文秀 | ![]() |
女 | 1986 | 2004–2016 | 18–30 | 银牌 | − | 2008,2016 | 2012 | 0–2–1 | 3 |
李玲 | ![]() |
女 | 1989 | 2008–2020 | 18–32 | 16 2016 |
− | − | − | 0–0–0 | 0 |
切阳什姐 | ![]() |
女 | 1990 | 2012–2024 | 21–33 | 金牌 | 2012 | − | − | 1–0–0 | 1 |
花样游泳 | |||||||||||
黄雪辰 | ![]() |
女 | 1990 | 2008–2020 | 18–30 | 银牌 | − | 2012,20162枚,20202枚 | 2008,2012 | 0–5–2 | 7 |
羽毛球 | |||||||||||
林丹 | ![]() |
男 | 1983 | 2004–2016 | 20–32 | 金牌 | 2008,2012 | − | − | 2–0–0 | 2 |
傅海峰 | ![]() |
男 | 1984 | 2004–2016 | 20–32 | 金牌 | 2012,2016 | 2008 | − | 2–1–0 | 3 |
篮球 | |||||||||||
郑海霞 | ![]() |
女 | 1967 | 1984–1996 | 17–29 | 银牌 | − | 1992 | 1984 | 0–1–1 | 2 |
李楠 | ![]() |
男 | 1974 | 1996–2008 | 22–34 | 8 1996,2004,2008 |
− | − | − | 0-0-0 | 0 |
王治郅 | ![]() |
男 | 1977 | 1996–2000,2008–2012 | 19–35 | 8 1996,2008 |
− | − | − | 0-0-0 | 0 |
陈楠 | ![]() |
女 | 1983 | 2004–2016 | 21–33 | 4 2008 |
− | − | − | 0-0-0 | 0 |
易建联 | ![]() |
男 | 1987 | 2004–2016 | 17–29 | 8 2004,2008 |
− | − | − | 0-0-0 | 0 |
沙滩排球 | |||||||||||
薛晨 | ![]() |
女 | 1989 | 2008–2012,2020-2024 | 19–23,32-35 | 铜牌 | − | − | 1 | 0-0-1 | 1 |
跳水 | |||||||||||
熊倪 | ![]() |
男 | 1974 | 1988–2000 | 14–26 | 金牌 | 1996,20002枚 | 1988 | 1992 | 3–1–1 | 5 |
郭晶晶 | {![]() |
女 | 1981 | 1996–2008 | 14–26 | 金牌 | 20042枚,20082枚 | 20002枚 | − | 4–2–0 | 6 |
吴敏霞 | ![]() |
女 | 1985 | 2004–2016 | 18–30 | 金牌 | 2004,2008,20122枚,2016 | 2004 | 2008 | 5–1–1 | 7 |
曹缘 | ![]() |
男 | 1995 | 2012–2024 | 17–29 | 金牌 | 2012,2015,2020,2024 | 2020 | 2016 | 4–1–1 | 6 |
马术 | |||||||||||
华天 | ![]() |
男 | 1989 | 2008,2016–2024 | 18,26–34 | 8 2016 |
− | − | − | 0-0-0 | 0 |
击剑 | |||||||||||
栾菊杰6 | ![]() |
女 | 1958 | 1984–1988,2000,2008 | 26–50 | 金牌 | 1984 | − | − | 1–0–0 | 1 |
肖爱华 | ![]() |
女 | 1971 | 1988–2000 | 17–29 | 5 2000 |
− | − | − | 0-0-0 | 0 |
王海滨 | ![]() |
男 | 1973 | 1992–2004 | 18–30 | 银牌 | − | 2000,2004 | − | 0–2–0 | 2 |
李娜 | ![]() |
女 | 1981 | 2000–2012 | 19–31 | 金牌 | 2012 | − | 2000 | 1–0–1 | 2 |
射击 | |||||||||||
杜丽 | ![]() |
女 | 1982 | 2004–2016 | 22–34 | 金牌 | 2004,2008 | 2016 | 2016 | 2–1–1 | 4 |
朱启南 | ![]() |
男 | 1984 | 2004–2016 | 19–31 | 金牌 | 2004 | 2008 | − | 1–1–0 | 2 |
陈颖 | ![]() |
女 | 1977 | 2004–2016 | 26–38 | 金牌 | 2008 | 2012 | − | 1–1–0 | 2 |
庞伟 | ![]() |
男 | 1986 | 2008–2020 | 21–35 | 金牌 | 2008,2020 | 201− | 2016,2020 | 2–0–2 | 4 |
魏宁 | ![]() |
女 | 1982 | 2004–2016 | 22–34 | 银牌 | − | 2004,2012 | − | 0–2–0 | 2 |
胡斌渊 | ![]() |
男 | 1977 | 2004–2016 | 27–39 | 铜牌 | − | − | 2008 | 0–0–1 | 1 |
游泳 | |||||||||||
汪顺 | ![]() |
男 | 1994 | 2012–2024 | 18–30 | 金牌 | 2020 | - | 2016,2024 | 1–0–2 | 3 |
徐嘉余 | ![]() |
男 | 1995 | 2012–2024 | 16–28 | 金牌 | 2024 | 2016,2020,20242枚 | - | 1–4–0 | 5 |
乒乓球 | |||||||||||
马龙 | ![]() |
男 | 1988 | 2012–2024 | 23–35 | 金牌 | 2012,20162枚,20202枚,2024 | − | − | 6–0–0 | 6 |
蹦床 | |||||||||||
董栋 | ![]() |
男 | 1989 | 2008–2020 | 19–31 | 金牌 | 2012 | 2016,2020 | 2008 | 1–2–1 | 4 |
注:
- 6 栾菊杰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代表中国代表团参赛并赢得了中国第一枚击剑金牌。 1994年她入籍加拿大,并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代表加拿大参赛。
最年轻和最年长获奖运动员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获奖日期 | 大项 | 小项 | 年龄 |
---|---|---|---|---|---|---|
5位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 | ||||||
伏明霞 | 女 | 1978年8月16日 | 1992年7月27日 | ![]() |
女子10米台 | 13岁346天 |
全红婵 | 女 | 2007年3月28日 | 2021年8月5日 | ![]() |
女子10米台 | 14岁130天 |
任茜 | 女 | 2001年2月20日 | 2016年8月18日 | ![]() |
女子10米台 | 15岁180天 |
陈若琳 | 女 | 1992年12月12日 | 2008年8月12日 | ![]() |
女子双人10米台 | 15岁244天 |
陈若琳 | 女 | 1992年12月12日 | 2008年8月21日 | ![]() |
女子10米台 | 15岁253天 |
5位最年长的金牌获得者 | ||||||
王义夫 | 男 | 1960年12月4日 | 2004年8月14日 | ![]() |
10米气手枪 | 43岁254天 |
吕小军 | 男 | 1984年7月27日 | 2021年7月31日 | ![]() |
男子81公斤级 | 37岁4天 |
庞伟 | 男 | 1986年7月19日 | 2021年7月24日 | ![]() |
混合团体10米气手枪 | 35岁5天 |
张宁 | 女 | 1975年5月19日 | 2008年8月16日 | ![]() |
女子单打 | 33岁89天 |
邱健 | 男 | 1975年6月25日 | 2008年8月17日 | ![]() |
男子50米步枪三姿 | 33岁53天 |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多枚奖牌获得者
这里列出在冬奥会上至少获得两枚金牌或三枚奖牌的中国运动员名单。在役的运动员加粗注明。
姓名 | 大项 | 时间 | 参加届数 | 性别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总共 |
---|---|---|---|---|---|---|---|---|
2枚及更多金牌 | ||||||||
王濛 | ![]() |
2006–2010 | 2 | 女 | 4 | 1 | 1 | 6 |
周洋 | ![]() |
2010–2018 | 3 | 女 | 3 | 0 | 0 | 3 |
武大靖 | ![]() |
2014–2022 | 3 | 男 | 2 | 2 | 1 | 5 |
杨扬 | ![]() |
1998–2006 | 3 | 女 | 2 | 2 | 1 | 5 |
任子威 | ![]() |
2018-2022 | 2 | 男 | 2 | 1 | 0 | 3 |
谷爱凌 | ![]() |
2022 | 1 | 女 | 2 | 1 | 0 | 3 |
3枚或更多奖牌 | ||||||||
徐梦桃 | ![]() |
2010-2022 | 4 | 女 | 1 | 2 | 0 | 3 |
范可新 | ![]() |
2014–2022 | 3 | 女 | 1 | 1 | 1 | 3 |
申雪 | ![]() |
1998–2010 | 4 | 女 | 1 | 0 | 2 | 3 |
赵宏博 | ![]() |
1998–2010 | 4 | 男 | 1 | 0 | 2 | 3 |
杨阳 | ![]() |
1994–2002 | 3 | 女 | 0 | 4 | 1 | 5 |
李佳军 | ![]() |
1994–2006 | 4 | 男 | 0 | 2 | 3 | 5 |
韩天宇 | ![]() |
2014–2018 | 2 | 男 | 0 | 2 | 1 | 3 |
叶乔波 | ![]() |
1992–1994 | 2 | 女 | 0 | 2 | 1 | 3 |
王春露 | ![]() |
1998–2002 | 2 | 女 | 0 | 2 | 1 | 3 |
贾宗洋 | ![]() |
2010–2022 | 4 | 男 | 0 | 2 | 1 | 3 |
单届奥运多枚金牌获得者
这里列出在一届冬奥会上至少获得两枚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名单。
姓名 | 大项 | 年份 | 性别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总共 |
---|---|---|---|---|---|---|---|
3枚金牌 | |||||||
王濛 | ![]() |
2010 | 女 | 3 | 0 | 0 | 3 |
2枚金牌 | |||||||
杨扬 | ![]() |
2002 | 女 | 2 | 1 | 0 | 3 |
周洋 | ![]() |
2010 | 女 | 2 | 0 | 0 | 2 |
谷爱凌 | ![]() |
2022 | 女 | 2 | 1 | 0 | 3 |
任子威 | ![]() |
2022 | 男 | 2 | 0 | 0 | 2 |
单一小项获得多枚奖牌的运动员
这里列出在冬奥会一个小项中至少获得三枚奖牌的中国运动员名单。
姓名 | 大项 | 小项 | 时间 | 届数 | 性别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奖牌 | 总共 |
---|---|---|---|---|---|---|---|---|---|---|
3枚 | ||||||||||
申雪 | ![]() |
双人滑 | 1998–2010 | 4 | 女 | 2010 | − | 2002, 2006 | 1–0–2 | 3 |
赵宏博 | ![]() |
双人滑 | 1998–2010 | 4 | 男 | 2010 | − | 2002, 2006 | 1–0–2 | 3 |
参与多届
这里列出参加过至少四届冬奥会的中国运动员名单。在役的运动员以“黑体”标出。
姓名 | 大项 | 性别 | 出生年龄 | 参与年份 | 初/末登场年龄 | 最佳战绩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奖牌 | 总共 |
---|---|---|---|---|---|---|---|---|---|---|---|
参加过5届 | |||||||||||
张昊 | ![]() |
男 | 1984 | 2002–2018 | 18–34 | 银牌 | − | 2006 | − | 0–1–0 | 1 |
参加过4届 | |||||||||||
徐梦桃 | ![]() |
女 | 1990 | 2010–2022 | 19–31 | 金牌 | 2022 | 2014,2022 | − | 1–2–0 | 3 |
齐广璞 | ![]() |
男 | 1990 | 2010–2022 | 19–31 | 金牌 | 2022 | 2022 | − | 1–1–0 | 2 |
申雪 | ![]() |
女 | 1978 | 1998–2010 | 20–32 | 金牌 | 2010 | − | 2002, 2006 | 1–0–2 | 3 |
赵宏博 | ![]() |
男 | 1973 | 1998–2010 | 25–37 | 金牌 | 2010 | − | 2002, 2006 | 1–0–2 | 3 |
李佳军 | ![]() |
男 | 1975 | 1994–2006 | 19–31 | 银牌 | − | 1998, 2002 | 1998, 2002, 2006 | 0–2–3 | 5 |
王曼丽 | ![]() |
女 | 1973 | 1994–2006 | 21–33 | 银牌 | − | 2006 | − | 0–1–0 | 1 |
庞清 | ![]() |
女 | 1979 | 2002–2014 | 22–34 | 银牌 | − | 2010 | − | 0–1–0 | 1 |
佟健 | ![]() |
男 | 1979 | 2002–2014 | 22–34 | 银牌 | − | 2010 | − | 0–1–0 | 1 |
刘佳宇 | ![]() |
女 | 1992 | 2010–2022 | 17–29 | 银牌 | − | 2018 | − | 0–1–0 | 1 |
蔡雪桐 | ![]() |
女 | 1993 | 2010–2022 | 16–28 | 4 2022 |
− | − | − | 0–0–0 | 0 |
刘显英 | ![]() |
女 | 1977 | 1998–2010 | 21–33 | 7 1998, 2006 |
− | − | − | 0-0-0 | 0 |
最年轻和最年长获奖运动员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获奖日期 | 大项 | 小项 | 年龄 |
---|---|---|---|---|---|---|
5位最年轻的金牌获得者 | ||||||
苏翊鸣 | 男 | 2004年2月18日 | 2022年2月15日 | ![]() |
男子大跳台 | 17岁362天 |
谷爱凌 | 女 | 2003年9月3日 | 2022年2月8日 | ![]() |
女子大跳台 | 18岁158天 |
谷爱凌 | 女 | 2003年9月3日 | 2022年2月18日 | ![]() |
女子U型场地 | 18岁168天 |
周洋 | 女 | 1991年9月9日 | 2010年2月20日 | ![]() |
女子1500米 | 18岁256天 |
周洋 | 女 | 1991年9月9日 | 2010年2月24日 | ![]() |
女子3000米接力 | 18岁260天 |
5位最年长的金牌获得者 | ||||||
赵宏博 | 男 | 1973年9月22日 | 2010年2月15日 | ![]() |
双人滑 | 36岁146天 |
徐梦桃 | 女 | 1990年7月12日 | 2022年2月14日 | ![]() |
女子空中技巧 | 31岁217天 |
齐广璞 | 男 | 1990年10月20日 | 2022年2月16日 | ![]() |
男子空中技巧 | 31岁119天 |
申雪 | 女 | 1978年11月13日 | 2010年2月15日 | ![]() |
双人滑 | 31岁94天 |
韩聪 | 男 | 1992年8月6日 | 2022年2月19日 | ![]() |
双人滑 | 29岁196天 |
领奖服赞助商
赛事 | 赞助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備註
參考資料
- ^ 赫尔辛基——新中国的首次奥运之行 【僅存檔網址可用】.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 2004-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30) (中文(简体)).
- ^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关于不参加莫斯科奥运会的决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80, (4): 131.
- ^ "洛杉矶——金牌零的突破"
- ^ "汉城——遭遇寒流引发思考"
- ^ "巴塞罗那——重新崛起现辉煌"
- ^ "亚特兰大——领衔第二集团"
- ^ "悉尼——进入金牌榜前三甲"
- ^ "張怡寧摘下女桌單打后冠 中國奧運累積百金"
- ^ HTTP://www.beijing2008.cn/news/official/noc/oca/n214472125.shtml "北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成立 人數規模超過以往各屆"]
- ^ 1980:中国情况. [2017-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8).
- ^ 1984冬奥会. [2017-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5).
- ^ 1988:中国情况. [2017-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5).
- ^ 1992冬奥会. [2017-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5).
- ^ 1994:中国情况. [2017-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5).
- ^ 1998:中国情况. [2017-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5).
- ^ 期待突破:中国代表团实力展望 光明日报 1998-02-03. [2017-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19).
- ^ 2002:中国情况. [2017-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15).
- ^ 中国冬奥会代表团成立 李富荣表示力争金牌零的突破 新浪体育 2002-01-08. Sports.sina.com.cn. [2021-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2).
- ^ 都灵冬奥会中国军团亮剑. [2017-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3).
- ^ 韩晓鹏夺得空中技巧金牌. [2017-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3).
- ^ "女子1000米张虹封后 中国夺冬奥速滑首金创历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4-02-13
- ^ 短道速滑 男子500米决赛A组. 中国中央电视台. 2018-02-22 [2018-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2) (中文(简体)).
- ^ *FIS Aerial Jump Code and Degree of Difficulty ChartPDF
- ^ 崔大林:姚明将出任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
- ^ 包括競技體操、藝術體操及彈床
- ^ 26.0 26.1 中国体操年龄造假被确认 2000年奥运会女团铜牌遭剥夺. [2012-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11).
- ^ 包括室內排球及沙灘排球
- ^ Kazakhstan weightlifter’s Rio 2016 gold under threat as ITA presses charges. www.insidethegames.biz. 19 January 2021 [2022-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8).
- ^ Weightlifting champion charged in doping case. ESPN.com. 19 January 2021 [2022-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