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爾利采—塔爾努夫攻勢
|
---|
- 1914年
- 1915年
- 克爾利巴巴
- 喀爾巴阡山脈
- 胡明-博利穆夫
- 第二次馬祖爾湖
- 普扎斯內什
- 沃姆扎
- 卡爾瓦里亞
- 第二次維斯瓦河
- 第二次奥索维茨要塞
- 帕科斯瓦夫
- 戈爾利采—塔爾努夫攻勢
- 孔阿雷
- 羅基特那
- 塔武夫
- 第三次奥索维茨要塞
- 大撤退
- 拉斯那
- 羅夫諾攻勢
- 維爾諾-德文斯克攻勢
- 斯莫爾貢
- 1916年
- 1917年
- 1918年
- 子战线
- 海戰
|
戈爾利采—塔爾努夫攻勢(德語:Schlacht bei Gorlice-Tarnów)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東線的德意志-奥匈聯軍攻勢,初為一場為減輕東線以南奧軍壓力的小型攻勢,但最終轉變為同盟國在1915年的軍事行動。這場攻勢導致了俄羅斯軍隊戰線的崩潰和退敗,最終轉變成了帝俄陸軍的大撤退。
|
---|
- 概覽
- 軍事衝突
- 戰後影響
- 經濟史
- 地理學
- 史學
- 大後方
- 紀念建築
- 反戰
- 大眾文化
- 政治宣傳
- 傀儡國
- 科技
|
战区 | |
---|
参与国家 | |
---|
主要事件 | 战前冲突 | |
---|
导火索 | |
---|
1914年 | |
---|
1915年 | |
---|
1916年 | |
---|
1917年 | |
---|
1918年 | |
---|
其他冲突 |
- 墨西哥革命 (1910年–1920年)
- 索馬利蘭戰役 (1910年–1920年)
- 利比亞反抗運動 (1911年–1932年)
- 馬斯喀特叛亂 (1913年–1920年)
- 马利兹叛变 (1914年–15年)
- 塞安戰爭 (1914年–1921年)
- 庫德族叛亂 (1914年–1917年)
- 塞努西戰役 (1915年–16年)
- 伏爾塔-巴尼戰爭 (1915年–1917年)
- 复活节起义 (1916年)
- 達爾富爾遠征 (1916年)
- 考森叛亂 (1916年–17年)
- 中亞叛亂 (1916年-17年)
- 俄國革命 (1917年)
- 張勳復辟 (1917年)
- 芬蘭內戰 (1918年)
|
---|
戰後衝突 | |
---|
|
---|
相關条目 | |
---|
其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