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行政区划

東漢行政區劃

东汉行政区划,在汉光武帝时确定,基本沿用西汉行政区划郡县制为实体、州刺史部为监察的体制,分全国为十三个州刺史部。与西汉的主要区别是正式将司隶校尉部与其余十二州并列,将北方的朔方刺史部并入并州,将南方的交趾刺史部改名为交州

行政级别及长官

州在东汉并不是一级行政区划。直到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州刺史仍然只是没有固定治所的高级监察官吏,而且最初品秩只有六百石,甚至不如县令[註 1]。但到了黄巾之乱后,汉灵帝为了镇压各地黄巾军餘部及其它叛乱力量,将部分刺史升为州牧,而且刺史与州牧被授权统一掌管一州实际军政大权,最终促成了天下分裂的局面和三国时代的出现。州牧与刺史因此成为东汉晚期第一级地方行政长官,权位在太守之上,而刺史有功往往可以晋升州牧[註 2]

郡、王国是东汉的一级行政区。郡的最高长官称太守、郡守,直接掌管一郡政务,由中央任命,二千石,辅官叫郡丞;如该郡有戍边防卫义务的,辅官称长史。王国一般是皇子的封邑,其最高长官称,级别同太守,代替封王的皇子管理国内事务,但是仍然由中央直接任命,从实质上避免诸王掌握地方政权重蹈西汉七国之乱的覆辙。属国许多是外民族聚居地,甚至只是名义上臣服,基本不受中央朝廷直接管束,只设一名都尉,比二千石。

县、国、邑、道是郡、国以下的第二级行政区。大县的长官称县令一千石;小县的长官称县长分为三百、四百石两级。县侯的封地也叫国,如豫州汝南郡新阳国。侯国的长官也称相,品级同县令、县长。公主的封地叫做,如司隶河东郡安邑,豫州颍川郡舞阳邑。而设置在少数民族地区,治下人口主要为少数民族,类似于现在民族自治县的单位称为,如凉州陇西郡狄道,凉州武都郡故道。有所谓“县主蛮夷曰道,公主所食汤沐曰邑”的区别。

县以下设乡,长官有秩,领朝廷最低品秩百石。乡以下设亭,长官为亭长。亭以下设里,长官里魁,其下更有什长、伍长。

行政区列表

  • 每州所列的第一個郡為該州刺史治所,常稱首郡。
東漢州郡
州名
(全縣數)
州治 郡名 縣數 郡治 下轄縣、邑、道、侯國名
司隸(106) 雒陽 河南尹 21 雒陽縣 雒陽縣河南縣梁縣滎陽縣、卷縣、原武縣陽武縣中牟縣、開封縣、苑陵縣、平陰縣、穀城縣、緱氏縣鞏縣、成皋縣、京縣密縣新城縣偃師縣新鄭縣平縣
河內郡 18 懷縣 懷縣河陽縣軹縣、波縣、沁水縣、野王縣溫縣、州縣、平睾縣、山陽縣、武德縣、獲嘉國修武縣共縣汲縣朝歌縣蕩陰縣林慮縣
河東郡 20 安邑縣 安邑縣楊縣平陽國、臨汾縣、汾陰縣、蒲坂縣、大陽縣解縣皮氏縣聞喜邑絳邑永安縣、河北縣、猗氏縣東垣縣襄陵縣、北屈縣、蒲子縣、濩澤國、端氏縣
弘農郡 9 弘農縣 弘農縣陝縣黽池縣新安縣宜陽縣、陸渾縣、盧氏縣湖縣華陰縣
京兆尹 10 長安縣 長安縣霸陵縣杜陵縣鄭縣新豐縣藍田縣、長陵縣、商縣上雒國、陽陵縣
左馮翊 13 高陵縣 高陵縣池陽縣、雲陽縣、祋祤縣、頻陽縣、萬年縣蓮勺縣、重泉縣、臨晉縣郃陽縣夏陽縣衙縣、粟邑縣
右扶風 15 槐里縣 槐里縣、安陵縣、平陵縣、茂陵縣、鄠縣郿縣、武功縣、陳倉縣、汧縣隃麋國雍縣栒邑縣美陽縣漆縣、杜陽縣
豫州(99) 譙縣 潁川郡 17 陽翟縣 陽翟縣郟縣襄城縣昆陽縣定陵縣舞陽縣郾縣臨潁縣、潁陽縣、潁陰縣許縣、新汲縣、焉陵縣長社縣、陽城縣、父城縣、輪氏縣
汝南郡 37 平輿縣 平輿縣新陽國、西平縣、上蔡縣南頓縣汝陰縣汝陽縣新息國、北宜春縣、㶏強國、灈陽縣、期思縣、陽安縣項縣西華縣、細陽縣、安城國吳房縣、鮦陽國、慎陽縣、慎縣新蔡縣、安陽國、富波國、宜祿縣、郎陵國、弋陽國、召陵縣、征羌國、思善國、宋國、褒信國原鹿國、定潁國、固始國山桑國、城父縣
梁國 9 下邑縣 下邑縣、睢陽縣虞縣、碭山縣、蒙縣、穀熟縣、鄢縣、寧陵縣、薄縣
沛國 21 相縣 相縣蕭縣沛縣豐縣、酇縣、穀陽縣譙縣洨縣、蘄縣、銍縣、鄲縣、建平縣、臨睢縣、竹邑國、公丘縣、龍亢縣、向縣、符離縣虹縣、太丘縣、杼秋縣
陳國 9 陳縣 陳縣陽夏縣、寧平縣、苦縣柘縣、新平縣、扶樂縣、武平縣、長平縣
魯國 6 魯縣 魯縣騶縣蕃縣薛縣、卞縣、汶陽縣
冀州(100) 高邑
(鄗縣)
魏郡 15 鄴縣 鄴縣繁陽縣內黃縣、魏縣、元城縣、黎陽縣、陰安縣、館陶縣、清淵縣、平恩縣、沙國、斥丘縣、武安縣、曲梁國、梁期縣
鉅鹿郡 15 癭陶縣 癭陶縣、鉅鹿縣、楊氏縣鄡縣下曲陽縣任縣南和縣、廣平縣、斥章縣、廣宗縣、曲周縣、列人縣、廣年縣、平鄉縣、南䜌縣
常山國 13 元氏縣 元氏縣高邑縣、都鄉國、南行唐縣、房子縣、平棘縣、欒城縣、九門縣、靈壽縣蒲吾縣井陘縣真定縣上艾縣
中山國 13 盧奴縣 盧奴縣北平縣毋極縣新市縣望都縣、唐縣、安國縣、安喜縣漢昌縣蠡吾國上曲陽縣蒲陰縣廣昌縣
安平國 13 信都縣 信都縣、阜城縣、南宮縣、扶柳縣、下博縣、武邑縣觀津縣、堂陽縣、武遂縣、饒陽縣安平縣南深澤縣、經縣
河間國 11 樂成縣 樂成縣、弓高縣、易縣、武垣縣、中水縣、鄚縣、高陽縣文安縣、束州縣、成平縣、東平舒縣
清河國 7 甘陵縣 甘陵縣貝丘縣東武城縣、鄃縣、靈縣、繹幕縣、廣川縣
趙國 5 邯鄲縣 邯鄲縣、易陽縣、襄國縣、柏人縣、中丘縣
渤海郡 8 南皮縣 南皮縣高城國重合國浮陽國東光縣、章武縣、陽信縣修縣
兖州(80) 昌邑 陈留郡 17 陈留县 陳留縣浚儀縣尉氏縣雍丘縣襄邑縣外黃縣、小黃縣、東昏縣、濟陽縣、平丘縣、封丘縣、酸棗縣、長垣國、己吾縣、考城縣、圉縣、扶溝縣
东郡 15 濮陽縣 濮陽縣、燕縣、白馬縣頓丘縣東阿縣、東武陽縣、范縣臨邑博平縣聊城縣、發干縣、樂平縣、陽平國衛國穀城縣
东平国 7 无盐县 無鹽縣、東平陸縣、富成縣、鄣縣壽張縣須昌縣寧陽縣
任城国 3 任城县 任城縣、亢父縣、樊縣
泰山郡 12 奉高县 奉高縣、博縣、梁甫國、鉅平國、嬴縣、山茌國、萊蕪縣蓋縣南武陽國、南城縣、費國、牟縣
济北国 5 卢县 盧縣、蛇丘縣、成縣、茌平縣、剛縣
山阳郡 10 昌邑縣 昌邑縣東緡縣鉅野縣高平國、湖陸縣、南平陽國、方與縣、瑕丘縣、金鄉縣、防東縣
济阴郡 11 定陶县 定陶縣冤句縣、成陽縣、乘氏國、句陽縣、鄄城縣離狐縣、廩丘縣、單父國成武縣、己氏縣
徐州(63) 郯縣 東海國 13 郯縣 郯縣蘭陵縣戚縣朐縣、襄賁縣、昌慮縣、氶縣陰平縣利城縣合鄉縣祝其縣、厚丘縣、贛榆縣
琅玡國 13 開陽縣 開陽縣東武縣、琅邪縣、東莞縣、西海縣、諸縣莒縣、東安縣、陽都縣臨沂縣、即丘國、繒國、姑幕縣
彭城國 8 彭城縣 彭城縣、武原縣、傅陽縣、呂縣、留縣、梧縣、菑丘縣、廣戚縣
廣陵郡 12 廣陵縣 廣陵縣、江都縣、高郵縣、平安縣、凌縣、東陽縣、射陽縣鹽瀆縣、輿國、堂邑縣海西縣海陵縣
下邳國 17 下邳縣 下邳縣徐縣僮國睢陵縣下相縣淮陰縣淮浦縣盱台縣高山縣、潘旌縣、淮陵縣取慮縣、東城縣、曲陽國、司吾國、良成縣、夏丘縣
青州(65) 臨淄 濟南國 10 東平陵縣 東平陵縣、著縣、於陵縣、台縣、菅縣、土鼓縣、梁鄒縣、鄒平縣、東朝陽縣、歷城縣
平原郡 9 平原縣 平原縣、高唐縣、般縣鬲國祝阿縣樂陵縣、漯陰縣、安德國厭次縣
樂安國 9 臨濟縣 臨濟縣、千乘縣、高宛縣樂安縣、博昌縣、蓼城國、利縣、益國壽光縣
北海國 18 劇縣 劇縣、營陵縣、平壽縣、都昌縣安丘縣、淳于縣、平昌國、朱虛國、東安平縣、高密國、昌安國、夷安國膠東國、即墨國、壯武縣、下密縣、挺縣觀陽縣
東萊郡 13 黃縣 黃縣牟平縣、惤國、曲成國、掖國、當利國、東牟國昌陽縣、盧鄉縣、長廣縣、黔陬國、葛盧縣、不其國
齊國 6 臨菑縣 臨菑縣西安縣昌國縣臨朐縣廣縣般陽縣
荊州(117) 漢壽
襄陽
南陽郡 37 宛縣 宛縣冠軍縣葉縣新野縣、章陵縣、西鄂縣雉縣魯陽縣、犨縣、堵陽縣、博望縣、舞陰縣、比陽縣復陽國、平氏縣、棘陽縣、湖陽邑、隨縣、育陽邑、涅陽縣、陰縣、酇縣、鄧縣山都國酈國穰縣朝陽縣蔡陽國安眾國筑陽國、武當縣、順陽國、成都縣、襄鄉縣、南鄉縣丹水縣析縣
南郡 17 江陵縣 江陵縣巫縣秭歸縣、中盧國、編縣、當陽縣華容國襄陽縣、邔國、宜城國鄀國、臨沮國、枝江國夷道夷陵縣、州陵縣、佷山縣
江夏郡 14 西陵縣 西陵縣、西陽縣、軑國、鄳縣、竟陵國、雲杜縣、沙羡縣、邾縣、下雉縣、蘄春國鄂縣、平春國、南新市國、安陸縣
零陵郡 13 泉陵縣 泉陵縣零陵縣、營道、營浦縣、泠道、洮陽縣都梁縣夫夷國始安國重安國湘鄉縣昭陽國、烝陽國
桂陽郡 11 郴縣 郴縣便縣耒陽縣、陰山縣、南平縣臨武縣桂陽縣含洭縣湞陽縣曲江縣、漢寧縣
武陵郡 12 臨沅縣 臨沅縣漢壽縣、孱陵縣、零陽縣充縣沅陵縣辰陽縣、酉陽縣、遷陵縣、鐔成縣沅南縣、作唐縣
長沙郡 13 臨湘縣 臨湘縣攸縣、茶陵縣、安城縣酃縣湘南國、連道、昭陵縣益陽縣下雋縣羅縣醴陵縣容陵縣
揚州(93) 歷陽
壽春
合肥
九江郡 14 陰陵縣 陰陵縣、壽春縣浚遒縣、成德縣、西曲陽縣、合肥國歷陽國、當塗縣、全椒縣鍾離國、阜陵縣、下蔡縣平阿縣、義成縣
丹陽郡 16 宛陵縣 宛陵縣溧陽縣、丹陽縣、故鄣縣、於潛縣涇縣歙縣黝縣陵陽縣、蕪湖縣、秣陵縣湖熟國句容縣江乘縣、春穀縣、石城縣
廬江郡 14 舒縣 舒縣、雩婁國、尋陽縣灊縣、臨湖國、龍舒國、襄安縣、皖縣居巢國六安縣、蓼國、安豐縣、陽泉國、安風國
會稽郡 15 山陰縣 山陰縣鄮縣烏傷縣諸暨縣餘暨縣太末縣上虞縣剡縣餘姚縣句章縣鄞縣章安縣、永寧縣、東部國、冶縣
吳郡 13 吳縣 吳縣海鹽縣烏程縣餘杭縣毗陵縣丹徒縣曲阿縣由拳縣錢唐縣富春縣陽羨邑無錫國婁縣
豫章郡 21 南昌縣 南昌縣建城縣新淦縣宜春縣廬陵縣贛縣雩都縣南野縣南城縣鄱陽縣歷陵縣餘汗縣鄡陽縣彭澤縣柴桑縣、艾縣、海昬國平都國、石陽縣、臨汝縣建昌縣
益州(118) 雒縣
綿竹
成都
漢中郡 9 南鄭縣 南鄭縣成固縣西城縣襃中縣沔陽縣、安陽縣、錫縣、上庸縣、房陵縣
巴郡 14 江州縣 江州縣宕渠縣朐䏰縣閬中縣魚復縣臨江縣枳縣涪陵縣墊江縣安漢縣平都縣充國縣宣漢縣漢昌縣
廣漢郡 11 雒縣 雒縣新都縣綿竹縣什邡縣涪縣梓潼縣、白水縣、葭萌縣郪縣、廣漢縣、德陽縣
蜀郡 11 成都縣 成都縣郫縣、江原縣、繁縣、廣都縣、臨邛縣湔氐道汶江道蠶陵縣、廣柔縣、綿虒道
犍為郡 9 武陽縣 武陽縣資中縣牛鞞縣南安縣僰道江陽縣符節縣、南廣縣、漢安縣
牂柯郡 16 故且蘭縣 故且蘭縣、平夷縣、鄨縣、毋斂縣、談指縣夜郎縣、同並縣、談稿縣[註 3]、漏江縣、毋單縣、宛溫縣、鐔封縣、漏臥縣、都夢縣(句町縣)、進乘縣[註 4]、西隨縣
越巂郡 14 邛都縣 邛都縣、遂久縣、靈關道、台登縣、青蛉縣、卑水縣、三縫縣、會無縣定莋縣、闡縣、蘇示縣、大莋縣、莋秦縣、姑復縣
益州郡 17 滇池縣 滇池縣勝休縣俞元縣律高縣賁古縣、毋棳縣、建伶縣、穀昌縣、牧靡縣、味縣、昆澤縣、同瀨縣、同勞縣、雙柏縣連然縣、梇棟縣、秦臧縣
永昌郡 8 不韋縣 不韋縣巂唐縣、比蘇縣、楪榆縣、邪龍縣、雲南縣哀牢縣博南縣
廣漢屬國 3 陰平道 陰平道、甸氐道、剛氐道
蜀郡屬國 4 漢嘉縣 漢嘉縣、嚴道徙縣旄牛縣
犍為屬國 2 朱提縣 朱提縣、漢陽縣
涼州(98) 隴縣 隴西郡 11 狄道 狄道、安故縣、氐道、首陽縣大夏縣襄武縣臨洮縣、枹罕縣、白石縣、鄣縣、河關縣
漢陽郡 13 冀縣 冀縣、望垣縣、阿陽縣、略陽縣勇士縣成紀縣隴縣、豲道縣、蘭干縣、平襄縣、顯親縣、上邽縣、西縣
武都郡 7 下辨縣 下辨縣、武都道、上祿縣、故道、河池縣、沮縣、羌道
金城郡 10 允吾縣 允吾縣、浩亹縣、令居縣、枝陽縣、金城縣、榆中縣臨羌縣破羌縣安夷縣、允街縣
安定郡 8 臨涇縣 臨涇縣、高平縣朝那縣、烏枝縣、三水縣、陰槃縣、彭陽縣、鶉觚縣
北地郡 6 富平縣 富平縣、泥陽縣、弋居縣、廉縣、參䜌縣、靈州縣
武威郡 15 姑臧縣 姑臧縣、張掖縣、武威縣、休屠縣、揟次縣、鷥鳥縣、樸𠟼縣、媼圍縣宣威縣、蒼松縣、鸇陰縣、袓厲縣、顯美縣、左騎、千人官
張掖郡 8 觻得縣 觻得縣、昭武縣刪丹縣氐池縣屋蘭縣、日勒縣、驪靬縣、番和縣
酒泉郡 9 祿福縣 祿福縣、表氏縣、樂涫縣、玉門縣、會水縣、沙頭縣、安彌縣、乾齊縣、延壽縣
敦煌郡 6 敦煌縣 敦煌縣冥安縣效穀縣、淵泉縣、廣至縣、龍勒縣
張掖屬國 5 候官 候官、左騎、千人、司馬官、千人官
張掖居延屬國 1 居延縣 居延縣
并州(98) 晉陽 上黨郡 13 長子縣 長子縣屯留縣、銅鞮縣、沾縣、涅縣襄垣縣壺關縣泫氏縣高都縣潞縣陭氏縣陽阿國穀遠縣
太原郡 16 晉陽 晉陽縣界休縣榆次縣、中都縣、於離縣、茲氏縣狼孟縣、鄔縣、盂縣平陶縣、京陵縣、陽曲縣、大陵縣、祁縣慮虒縣、陽邑
上郡 10 膚施縣 膚施縣、白土縣、漆垣縣、奢延縣、雕陰縣、楨林縣、定陽縣、高奴縣龜茲國、候官縣
西河郡 13 離石縣 離石縣、平定縣、美稷縣、樂街縣、中陽縣皋狼縣、平周縣、平陸縣、益蘭縣、圜陰縣、藺縣、圜陽縣、廣衍縣
五原郡 10 九原縣 九原縣、五原縣、臨沃縣、文國縣、河陰縣、武都縣、宜梁縣、曼柏縣、成宜縣、西安陽縣
雲中郡 11 雲中縣 雲中縣、咸陽縣、箕陵縣、沙陵縣、沙南縣、北輿縣、武泉縣、原陽縣、定襄縣、成樂縣、武進縣
定襄郡 5 善無縣 善無縣、桐過縣武成縣駱縣、中陵縣
雁門郡 14 陰館縣 陰館縣、繁峙縣、樓煩縣武州縣、汪陶縣、劇陽縣崞縣、平城縣、埒縣馬邑、鹵城縣、廣武縣原平縣、彊陰縣
朔方郡 6 臨戎縣 臨戎縣三封縣朔方縣、沃野縣、廣牧縣、大城縣
幽州(90) 薊縣 涿郡 7 涿縣 涿縣遒國、故安縣、范陽國、良鄉縣、北新城縣、方城縣
廣陽郡 5 薊縣 薊縣廣陽縣昌平縣軍都縣安次縣
代郡 11 高柳縣 高柳縣、桑乾縣、道人縣、當城縣、馬城縣、班氏縣狋氏縣、北平邑、東安陽縣、平舒縣代縣
上谷郡 8 沮陽縣 沮陽縣、潘縣、甯縣、廣甯縣、居庸縣、雊瞀縣、涿鹿縣下落縣
漁陽郡 9 漁陽縣 漁陽縣狐奴縣潞縣雍奴縣泉州縣平谷縣安樂縣厗奚縣、獷平縣
右北平郡 4 土垠縣 土垠縣徐無縣俊靡縣無終縣
遼西郡 5 陽樂縣 陽樂縣海陽縣令支縣肥如縣、臨渝縣
遼東郡 11 襄平縣 襄平縣、新昌縣、無慮縣、望平縣、遼隊縣、安市縣、平郭縣、西安平縣、汶縣、番汗縣、沓氏縣
玄菟郡 6 高句驪縣 高句驪縣、西蓋馬縣、上殷台縣、高顯縣候城縣、遼陽縣
樂浪郡 18 朝鮮縣 朝鮮縣𧦦邯縣、浿水縣、含資縣、占蟬縣、遂城縣、增地縣、帶方縣、駟望縣、海冥縣、列口縣、長岑縣、屯有縣、昭明縣、鏤方縣、提奚縣、渾彌縣、樂都縣
遼東屬國 6 昌遼縣 昌遼縣、賓徒縣、徒河縣、扶黎縣、險瀆縣、房縣
交州(56) 龍編 南海郡 7 番禺縣 番禺縣博羅縣中宿縣龍川縣四會縣揭陽縣增城縣
蒼梧郡 11 廣信縣 廣信縣、謝沐縣、高要縣、封陽縣、臨賀縣端谿縣、馮乘縣、富川縣荔浦縣、猛陵縣、鄣平縣
鬱林郡 11 布山縣 布山縣安廣縣、阿林縣、廣鬱縣、中溜縣、桂林縣潭中縣臨塵縣定周縣、增食縣、領方縣
合浦郡 5 合浦縣 合浦縣徐聞縣高涼縣、臨允縣、朱崖縣
交趾郡 12 龍編縣 龍編縣、𨏩𨻻縣、安定縣、苟屚縣、麊泠縣、曲陽縣、北帶縣、稽徐縣、西于縣、朱䳒縣、封谿縣、望海縣
九真郡 5 胥浦縣 胥浦縣居風縣、咸懽縣、無功縣、無編縣
日南郡 5 西卷縣 西卷縣朱吾縣盧容縣象林縣比景縣

東漢行政區劃變更年表

皇帝年號 儒略历纪年 當年行政區劃變更
光武帝建武元年 25年2月17日至26年2月5日
光武帝建武二年 26年
  • 撤銷魯郡,復設魯國
  • 撤銷泗水郡,復設泗水國
  • 撤銷城陽郡,復設城陽國
  • 撤銷甾川郡,復設甾川國
  • 撤銷真定郡,復設真定國
  • 撤銷廣陽郡,復設廣陽國
  • 撤銷太原郡,新設太原國
光武帝建武五年 29年
  • 撤銷廣陽國(共維持3年),改設廣陽郡
  • 撤銷趙郡,復設趙國
光武帝建武七年 31年
  • 撤銷河間郡,復設河間國
光武帝建武十年 34年
  • 撤銷泗水國(共維持8年),改設泗水郡
  • 撤銷甾川國(共維持8年),改設甾川郡
  • 撤銷定襄郡,其地棄
光武帝建武十一年 35年
  • 撤銷城陽國(共維持9年),改設城陽郡
  • 太原國遷往齊郡,其地改設太原郡,直屬漢廷
  • 撤銷齊郡,新設齊國
光武帝建武十二年 36年
光武帝建武十三年 37年
  • 撤銷長沙國(漢景帝二年(前155年)置),改設長沙郡
  • 撤銷中山國(漢成帝陽朔二年(前23年)置),改設中山郡
  • 撤銷河間國(共維持6年),併入信都郡
  • 撤銷真定國(共維持11年),併入常山郡
  • 撤銷甾川郡、高密郡、膠東郡三郡,併入北海郡
  • 撤銷泗水郡,併入廣陵郡
  • 撤銷城陽郡,併入琅邪郡
  • 撤銷廣平郡,併入鉅鹿郡
  • 撤銷廣陽郡,併入上谷郡
  • 撤銷六安郡,併入廬江郡
  • 析隴西郡復設金城郡
  • 魯國、齊國、趙國三國由王國改為公國
光武帝建武十五年 39年
  • 撤銷上谷郡、雁門郡、代郡三郡,其地棄
  • 撤銷淮陽郡,復設淮陽國(公國)
  • 撤銷楚郡,復設楚國(公國)
  • 撤銷東平郡,復設東平國(公國)
  • 撤銷東海郡,新設東海國(公國)
  • 撤銷臨淮郡,新設臨淮國(公國)
  • 撤銷琅邪郡,新設琅邪國(公國)
  • 撤銷濟南郡,新設濟南國(公國)
  • 撤銷山陽郡,新設山陽國(公國)
光武帝建武十六年 40年
光武帝建武十七年 41年
  • 撤銷臨淮國(共維持2年),改設臨淮郡
  • 撤銷中山郡,復設中山國
  • 淮陽國、楚國、東海國、琅邪國、濟南國、東平國、山陽國七國由公國改為王國
光武帝建武十八年 42年
  • 撤銷代國(共維持2年),其地棄
光武帝建武十九年 43年
  • 魯國、齊國、趙國三國由公國改為王國
光武帝建武二十年 44年
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 50年
  • 復設上谷郡、雁門郡、代郡、雲中郡、定襄郡、五原郡、朔方郡、北地郡八郡
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 52年
  • 魯國遷往北海郡,其地改設魯郡,直屬漢廷
  • 撤銷北海郡,新設北海國
光武帝建武三十年 54年
  • 撤銷中山郡,復設中山國(第二次設置)
明帝永平元年 58年
  • 撤銷東海國(共維持19年),改設東海郡
  • 山陽國遷往廣陵郡,其地改設山陽郡,直屬漢廷
  • 撤銷廣陵郡,復設廣陵國
明帝永平三年 60年
  • 撤銷千乘郡,新設千乘國
  • 析鉅鹿郡復設廣平國
明帝永平四年 61年
  • 撤銷千乘國(共維持1年),改設千乘郡
明帝永平十年 67年
  • 撤銷廣陵國(連同原山陽國,共維持28年),改設廣陵郡
明帝永平十二年 69年
明帝永平十三年 70年
  • 撤銷楚國(共維持31年),改設楚郡
明帝永平十五年 72年
明帝永平十六年 73年
  • 淮陽國遷往九江郡,其地改設淮陽郡,直屬漢廷
  • 九江郡新設阜陵國
明帝永平十七年 74年
章帝建初元年 76年
  • 撤銷阜陵國(連同原淮陽國,共維持37年),併入九江郡
  • 撤銷西域都護府(共維持2年)
章帝建初四年 79年
  • 常山國遷往淮陽郡,其地改設常山郡,直屬漢廷
  • 汝南國遷往梁郡,其地改設汝南郡,直屬漢廷
  • 鉅鹿國遷往南郡,其地改設鉅鹿郡,直屬漢廷
  • 撤銷淮陽郡,復設淮陽國(第二次設置)
  • 撤銷梁郡,復設梁國
  • 撤銷南郡,新設江陵國
  • 撤銷千乘郡,復設千乘國(第二次設置)
  • 撤銷江夏郡,新設平春國
  • 撤銷臨淮郡,併入下邳國
章帝建初五年 80年
  • 撤銷平春國(共維持1年),改設江夏郡
章帝建初七年 82年
章帝元和元年 84年
章帝元和二年 85年
  • 江陵國遷往廬江郡,其地改設南郡,直屬漢廷
  • 撤銷廬江郡,復設六安國
章帝元和三年 86年
  • 北海國絕繼
章帝章和元年 87年
  • 撤銷齊國(連同原太原國,共維持61年),改設齊郡
  • 撤銷淮陽國(共維持8年),改設淮陽郡
  • 析九江郡復設阜陵國(第二次設置)
和帝章和二年 88年
  • 六安國遷往楚郡,其地改設廬江郡,直屬漢廷
  • 西平國遷往淮陽郡,其地併入汝南郡
  • 撤銷楚郡,新設彭城國
  • 撤銷淮陽郡,新設陳國
和帝永元二年 90年
  • 北海國復繼
  • 撤銷齊郡,復設齊國(第二次設置)
  • 撤銷常山郡,復設常山國(第二次設置)
  • 濟陰國改為城陽國
  • 勃海郡、樂成國復設河間國(第二次設置)
  • 泰山郡新設濟北國
  • 析濟陰國設置濟陰郡
和帝永元三年 91年
  • 復設西域都護府(第二次設置)
  • 阜陵國絕繼
和帝永元五年 93年
和帝永元六年 94年
  • 撤銷廣宗國(共維持1年),併入鉅鹿郡
  • 撤銷城陽國(共維持4年),併入濟陰郡
和帝永元七年 95年
和帝永元八年 96年
  • 析上谷郡復設廣陽郡
  • 阜陵國絕繼
殤帝元平元年 106年
安帝永初元年 107年
安帝永初二年 108年
安帝永初四年 110年
  • 僑置金城郡於隴西郡
安帝永初五年 111年
安帝元初四年 117年
  • 陳國絕繼
安帝元初五年 118年
  • 金城郡復歸故地
安帝元初六年 119年
  • 樂成國絕繼
安帝永寧元年 120年
  • 陳國復繼
  • 樂成國復繼
安帝建光元年 121年
安帝延光元年 122年
安帝延光二年 123年
安帝延光三年 124年
順帝延光四年 125年
  • 撤銷濟陰國(共維持1年),改設濟陰郡
  • 濟南國絕繼
順帝永建元年 126年
  • 濟南國復繼
順帝永建四年 129年
順帝永和五年 140年
  • 僑置朔方郡於五原郡
  • 僑置上郡於左馮翊
  • 西河郡治所徙至離石縣
順帝永和六年 141年
  • 僑置安定郡於扶風郡
  • 僑置北地郡於左馮翊
沖帝永憙元年 145年
  • 阜陵國絕繼
質帝本初元年 146年
  • 樂安國遷往勃海郡,其地改設樂安郡,直屬漢廷
  • 撤銷勃海郡,新設勃海國
桓帝建和元年 147年
  • 阜陵國復繼
  • 撤銷清河國(共維持65年),改設清河郡
  • 安定郡復歸故地
桓帝建和二年 148年
  • 撤銷平原郡,復設平原國(第二次設置)
  • 撤銷清河郡,新設甘陵國
桓帝元嘉元年 151年
  • 任城國絕繼
桓帝永興元年 153年
  • 撤銷濟南國(共維持114年),改設濟南郡
桓帝延熹元年 158年
  • 析河間國、安平國、中山國三國新設博陵郡
桓帝延熹四年 161年
  • 任城國復繼
桓帝延熹八年 165年
  • 勃海國遷往鉅鹿郡,其地改設勃海郡,直屬漢廷
  • 析鉅鹿郡新設癭陶國
桓帝永康元年 167年
靈帝熹平元年 172年
  • 撤銷勃海國(共維持26年),改設勃海郡
靈帝熹平三年 174年
  • 撤銷中山國(共維持120年),改設中山郡
  • 撤銷濟南郡,復設濟南國(第二次設置)
靈帝中平元年 184年
  • 撤銷安平國(連同原樂成國,共維持112年),改設安平郡
  • 撤銷蜀郡屬國(共維持61年),新設漢嘉郡 [註 8]
靈帝中平五年 188年
少帝中平六年
獻帝中平六年
189年
獻帝初平元年 190年
獻帝初平四年 193年
獻帝興平元年 194年
獻帝興平二年 195年
獻帝建安二年 197年
獻帝建安三年 198年
獻帝建安四年 199年
獻帝建安五年 200年
  • 撤銷南陽郡,新設南陽國(隨後撤銷)
獻帝建安六年 201年
獻帝建安十一年 206年
  • 琅邪國復繼
  • 撤銷下邳國(共維持134年),改設下邳郡
  • 撤銷北海國(共維持154年),改設北海郡
  • 撤銷齊國(共維持116年),改設齊郡
  • 撤銷平原國(共維持58年),改設平原郡
  • 撤銷甘陵國(共維持58年),改設甘陵郡
  • 撤銷常山國(共維持116年),改設常山郡
  • 撤銷濟北國(共維持116年),改設濟北郡
  • 撤銷阜陵國(共維持119年),其地併入九江郡
  • 撤銷昌慮郡,併入東海郡
獻帝建安十三年 208年
獻帝建安十五年 210年
獻帝建安十七年 212年
  • 撤銷東海郡,復設東海國(第二次設置)
  • 撤銷濟陰郡,復設濟陰國(第三次設置)
  • 撤銷山陽郡,復設山陽國(第二次設置)
  • 撤銷濟北郡,復設濟北國(第二次設置)
獻帝建安十八年 213年
獻帝建安十九年 214年
獻帝建安二十年 215年
獻帝建安二十一年 216年
獻帝建安二十二年 217年
獻帝建安二十三年 218年
獻帝建安二十四年 219年

東漢行政區關係表

注释

  1. ^ 后汉书·百官五》:“外十二州,每州刺史一人,六百石。”
  2. ^ 荆州刺史刘表因平定境内贼寇有功,而被任命为荆州牧。
  3. ^ 亦作「淡槀縣」
  4. ^ 亦作「進桑縣」
  5. ^ 雲中郡、朔方郡、北地郡三郡廢棄時間不詳,大約於建武二十年前後
  6. ^ 張掖屬國、張掖居延屬國設置時間不詳,不遲於延光三年
  7. ^ 高興郡設置時間不詳,不遲於永康元年
  8. ^ 漢嘉郡設置時間不詳,不遲於中平元年
  9. ^ 漢嘉郡撤銷時間不詳,不遲於中平五年
  10. ^ 高興郡更名時間不詳,不遲於中平五年
  11. ^ 汶山郡設置時間不詳,不遲於中平五年
  12. ^ 章陵郡設置時間不詳,不遲於初平元年
  13. ^ 汶山郡撤銷時間不詳,不遲於建安二年
  14. ^ 高涼郡撤銷時間不詳,不遲於建安二年
  15. ^ 左内史設置時間不詳,不早於建安元年
  16. ^ 東城郡設置時間不詳,不早於建安元年
  17. ^ 離狐郡設置時間不詳,不早於建安元年
  18. ^ 嬴郡設置時間不詳,不早於建安元年
  19. ^ 東安郡設置時間不詳,不遲於建安四年
  20. ^ 長廣郡設置時間不詳,不遲於建安四年
  21. ^ 西海郡設置時間不詳,不遲於建安十八年
  22. ^ 漢安郡更名時間不詳,不遲於建安十八年
  23. ^ 譙郡設置時間不詳,不遲於建安十八年
  24. ^ 西平郡設置時間不詳,不遲於建安十八年
  25. ^ 章武郡設置時間不詳,不早於建安十八年
  26. ^ 帶方郡設置時間不詳,不早於建安十八年
  27. ^ 樂平郡設置時間不詳,不早於建安二十年,不遲於建安二十一年
  28. ^ 上郡撤銷時間不詳,不遲於建安二十四年
  29. ^ 陰平郡僑置時間不詳,不遲於建安二十四年
  30. ^ 房陵郡設置時間不詳,不遲於建安二十四年
  31. ^ 臨川郡設置時間不詳,不遲於建安二十四年

参考文献

引用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