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與豌豆
Le pigeon aux petits pois |
---|
|
![Le pigeon aux petits pois by Picasso](//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6/63/Picasso_-_Le_pigeon_aux_petits_pois_1911.jpg/300px-Picasso_-_Le_pigeon_aux_petits_pois_1911.jpg) |
藝術家 | 巴勃羅·畢加索 |
---|
年份 | 1911年 (1911) |
---|
類型 | 布面油畫 |
---|
尺寸 | 65 cm × 54 cm(26英寸 × 21英寸) |
---|
收藏地 | 2010年失竊后失蹤 |
---|
《鴿子與豌豆》(Le pigeon aux petit pois[1])是巴勃羅·畢加索在1911年完成的畫作。[2] 是2010年5月20日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被盜的五幅作品之一,這些畫作的總價值為1.23億美元。
次年盜賊和主使者被發現,但是並沒有找到失竊作品。[3][4]
參考文獻
|
---|
時期 |
- 藍色 (1901–1904)
- 玫瑰 (1904–1906)
- 非洲 (1907–1909)
- 立體派 (1910–1919)
| |
---|
作品列表 |
- 1889-1900
- 1901-1910
- 1911-1920
- 1921-1930
- 1931-1940
- 1941-1950
- 1951-1960
- 1961-1970
- 1971-1973
|
---|
主要作品 |
- 《手捧白鴿的兒童》(1901)
- 《雙手交叉的女人》(1902)
- 《老吉他手》(1903)
- 《迪索多肖像》(1903)
- 《蘇珊寶殊的肖像》(1904)
- 《演員》(1904)
- 《馬戲演員之家》(1905)
- 《拿著煙斗的男孩》(1905)
- 《Les Noces de Pierrette》(1905)
- 《牽馬的男孩》(1906)
- 《亞維農的少女》(1907)
- 《鴿子與豌豆》(1911)
- 《Bottle, Glass, Fork》(1912)
- 《三個音樂家》(1921)
- 《讀信的人》(c.1921)
- 《三個舞蹈者》(1925)
- 《沃爾拉系列》(1930-37)
- 《La Lecture》(1932)
- 《夢》(1932)
- 《裸體、綠葉和半身像》(1932)
- 《黑色扶手椅中的裸女》(1932
- 《入睡的少女》(1935)
- 《格爾尼卡》(1937)
- 《佛朗哥的夢與謊言》(1937)
- 《Woman in Hat and Fur Collar》(1937)
- 《哭泣的女人》(1937)
- 《瑪雅與玩偶》(1938)
- 《朵拉與小貓》(1941)
- 《公牛頭》(1942)
- 《The Charnel House》(c.1944-48)
- 《女人頭像 (朵拉瑪雅)》(1950s)
- 《朝鮮大屠殺》(1951)
- 《絲威特》(1954)
- 《堂吉訶德》(1955)
- 《宮娥圖》(1957)
- 《傑奎琳》(1961)
- 《畢加索與芝加哥》(1967)
|
---|
伴侶 |
- 弗朗索瓦·吉洛
- 歐嘉·科克洛瓦
- 吉妮薇芙·拉波特
- 朵拉·瑪爾
- 瑪麗-德雷莎·華特
- 賈桂琳·洛克
- 費爾南德·奧利弗
- 伊娃·谷維
|
---|
家人 | |
---|
同事及好友 | |
---|
贊助人 | |
---|
博物館 | |
---|
參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