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光
黑暗之光 Darkness and Light |
---|
|
导演 | 張作驥 |
---|
监制 | 陳希聖 |
---|
编剧 | 張作驥 |
---|
主演 | 李康宜 范植偉 蔡明修 |
---|
摄影 | 張展 |
---|
剪辑 | 陳博文 |
---|
片长 | 104分鐘 |
---|
产地 | 臺灣 |
---|
语言 | 國語 台語 |
---|
|
上映日期 | 
- 1999年5月16日 (1999-05-16)(坎城影展)
-
-
-
-
-
-
1999年11月27日 (1999-11-27T金馬影展)
2000年2月19日 (2000-02-19)[1] |
---|
《黑暗之光》(英語:Darkness and Light)是台灣導演張作驥於1999年的電影作品,其在東京國際影展獲得最大獎東京櫻花大獎,並於金馬獎入圍6個獎項。2010年,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評選影史百大華語電影,本片名列第43名。[2]
演員
獎項
獎項
|
獎項
|
受獎者
|
階段/結果
|
第36屆金馬獎
|
最佳劇情片
|
《黑暗之光》 張作驥電影工作室有限公司、葉綠素國際有限公司
|
提名
|
最佳導演
|
張作驥
|
提名
|
最佳女主角
|
李康宜
|
提名
|
最佳原著劇本
|
張作驥
|
獲獎
|
最佳剪輯
|
陳博文
|
獲獎
|
最佳音效
|
張藝
|
提名
|
評審團大獎
|
《黑暗之光》 張作驥電影工作室有限公司、葉綠素國際有限公司
|
獲獎
|
第12回東京國際影展
|
東京櫻花大獎
|
《黑暗之光》
|
獲獎
|
東京金獎
|
《黑暗之光》
|
獲獎
|
亞洲電影獎
|
《黑暗之光》
|
獲獎
|
新加坡影展
|
最佳影片
|
《黑暗之光》
|
獲獎
|
評審團特別獎
|
《黑暗之光》
|
獲獎
|
第2屆台北電影獎
|
年度最佳影片
|
《黑暗之光》
|
獲獎
|
年度最具潛力新人
|
李康宜
|
獲獎
|
評審團特別推薦獎
|
黑暗之光之生活演員
|
獲獎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愛情像母狗 (2000)
- 口号大过天 (2001)
- 折翼 (2002)
- 暖 (2003)
- 威士忌 (2004)
- 向雪祈祷 (2005)
- OSS117之开罗谍影 (2006)
- 乐队来访 (2007)
- 圖班嫁給我 (2008)
- 保加利亚天空下 (2009)
|
---|
2010年代 |
- 亲密文法 (2010)
- 无法触碰 (2011)
- 继子 (2012)
- 我们是最棒的 (2013)
- 天知道 (2014)
- 尼斯:疯狂的心 (2015)
- 昨日盛開的花朵 (2016)
- 如果麥子消失 (2017)
- 我的巴黎舅舅 (2018)
- 叔叔(2019)
|
---|
2020年代 |
- 维拉梦见大海 (2021)
- 獸 (2022)
- 雪豹 (2023)
|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2000 《我叫阿銘啦》
- 2002 《石碇的夏天》
- 2003 《風中的小米田》
- 2004 《不散》
- 2005 《天邊一朵雲》
- 2006 《海巡尖兵》
- 2007 《風中的秘密》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
第1屆-第10屆 | |
---|
第11屆-第20屆 | |
---|
第21屆-第30屆 | |
---|
第31屆-第40屆 | |
---|
第41屆-第50屆 | |
---|
第51屆-第60屆 | |
---|
第61屆-第70屆 | |
---|
|
|
---|
第29屆-第30屆 | |
---|
第31屆-第40屆 | |
---|
第41屆-第50屆 | |
---|
第51屆-第60屆 | |
---|
第61屆-第70屆 | |
---|
|
|
---|
1-10 | |
---|
11-20 | |
---|
21-30 | |
---|
31-40 | |
---|
41-50 | |
---|
51-60 | |
---|
61-70 | |
---|
71-80 | |
---|
81-90 | |
---|
91-1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