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巴谷卫星
依巴谷卫星(HIgh Precision PARallax COllecting Satellite,缩写为 Hipparcos),全称为“高精度視差採集衛星”,中文按照縮寫,音譯為依巴谷衛星。是歐洲太空總署发射的一颗科學天体测量卫星,用以測量恆星視差和自行。
依巴谷的發音和寫法近似古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Hipparchus)的名字,但衛星實際並非以他的名字命名,只是對喜帕恰斯在發現歲差的成就致敬。由於有些人不明白衛星名字的來源,便誤會以為是用一位在古希臘並不存在,名字叫做依巴谷(Hipparcos)的天文學家命名。
依巴谷卫星於1989年8月8日由亞利安4號火箭運載升空。它本應於地球同步軌道上運作,但因助推火箭失效,衛星只到達近地點507千米、遠地點35,888千米的狹長橢圓軌道。儘管如此,它仍能完成85%的原任務目標。與該衛星的通訊於1993年8月15日中止。
整個計劃分「依巴谷實驗」和「第谷實驗」兩部分。前者目標是測量120,000顆恆星的五個天文測量參數,精度達2至4毫角秒;後者目標是測量另外400,000顆恆星的天文測量參數及B-V色指數,但位置精度稍遜(20─30毫角秒)。
1996年8月,依巴谷星表和第谷星表正式完成,並於1997年6月由歐洲太空總署出版。這兩個星表的資料用來編製千禧年星圖,包含全天百萬餘顆暗至11等的恆星,以及一萬餘個非恆星天體。
曾有人指出依巴谷卫星的測量數據中,至少在某些天區有大約1毫角秒的系統誤差。利用依巴谷卫星數據所推算的昴星團距離,比採用其他量天方法得出的距離要短10%。直至2004年,這爭論還未有結果。
参见
|
---|
| 现役中 | |
---|
| 计划中 | |
---|
| 提议中 |
- 新世界任务
- Arcus
- 系外星周盤環境探索者
- 菲涅耳成像器
- 極端宇宙太空天文台
- 起源太空望遠鏡
- THESEUS
- 大型紫外線、光學與紅外線巡天望遠鏡(先進大孔徑太空望遠鏡、高解析度太空望遠鏡)
- 適居系外行星成像任務
- 日本天體測量奈米衛星紅外線探測任務
- 月球紫外線成像儀
- 堤亞任務
- 分赫兹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
---|
| 已结束 |
- 宇宙學和天體物理學進階衛星(1993~2000)
- 低能量X射線成像傳感器陣列(1993~2005)
- Astro 2(1995)
- Astron(1983~1989)
- 荷蘭天文衛星(1974~1976)
- BeppoSAX(1996~2003)
- Broad Band X-ray Telescope(1996)
- Cos-B(1975~1982)
- 歐洲X射線衛星(1983~1996)
- 銀河衛星(1987~1991)
- 國際太空天文台(1989~1998)
- 天鵝衛星(1979~1985)
- HALCA(1997~2005)
- 高能天文觀測站1號(1977~1979)
- 高能天文觀測站3號(1979~1981)
- RELIKT-1(1983~1984)
- 乌呼鲁卫星(小型天文衛星1號)(1970~1973)
- Small Astronomy Satellite 2(1972~1973)
- Small Astronomy Satellite 3(1975~1979)
- 天馬衛星(1983~1985)
- 爱因斯坦卫星(高能天文觀測站2號 HEAO-2)(1978~1982)
- 轨道天文台2號(1968~1973)
- 轨道天文台3號(哥白尼)(1972~1981)
- 國際紫外線探測衛星(International Ultraviolet Explorer)(1978~1996)
- 紅外線太空天文台(Infrared Space Observatory)(1996~1998)
- 紅外線天文衛星(IRAS)(1983)
- 極紫外探測器(1992~2001)
- 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CGRO)(1991~2000)
- 伦琴卫星(ROSAT)(1990~1999)
- 罗西X射线计时探测器(1995~2012)
- 太空中途红外实验(MSX)(1996~1997)
- 陽光衛星(Yohkoh)(1991~2001)
- 依巴谷卫星(Hipparcos)(1989~1993)
- 宇宙背景探測者(COBE)(1989~1993)
- 低能量伽瑪射線成像裝置(1997~2002)
- 亚毫米波天文卫星(1998~2004, 2004~2005)
- 远紫外分光探测器(1999~2007)
- 高能瞬态探测器2號(2000~2008)
- 太阳过渡区与日冕探测器(1998~2010)
- 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2001~2010)
- AKARI(2006~2011)
- 星系演化探测器(2003~2013)
- CoRoT(2006~2013)
- 赫雪爾太空望遠鏡(2009~2013)
- 普朗克卫星(2009~2013)
- 朱雀卫星(2005–2015)
- PAMELA(2006~2016)
- 激光干涉空間天線開路者號(2015~2017)
- 克卜勒任務(2009~2018)
- 恆星微變和振盪望遠鏡(2003~2019)
- Spektr-R(2011~2019)
- 斯皮策空间望远镜(2003–2020)
|
---|
| 失聯 |
- 軌道天文台(1966)
- 高能瞬态探测器(HETE)(1996)
- 全天寬帶成像X射線衛星(1999)
- 廣角紅外線探測器(1999)
- 瞳(2016)
|
---|
| 被取消 | |
---|
| 参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