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一世
Napoléon Ier Bonaparte
法蘭西第一執政
任期
1799年12月12日—1804年5月18日
加冕1804年12月2日
法兰西皇帝
第一次在位1804年5月18日-1814年4月6日
繼任路易十八
第二次在位1815年3月20日-1815年6月22日
繼任路易十八
出生(1769-08-15)1769年8月15日
 法蘭西王國科西嘉阿雅克肖
逝世1821年5月5日(1821歲—05—05)(51歲)
 英國圣赫勒拿長林英语Longwood, Saint Helena
安葬
配偶约瑟芬·德·博阿尔内
1796年结婚—1810年離婚)

奥地利的玛丽·路易莎
(1810年結婚)
子嗣拿破崙二世
夏爾·萊昂英语Charles Léon
亞歷山大·科隆納-瓦萊夫斯基英语Alexandre Colonna-Walewski
王朝波拿巴王朝
宗教信仰罗马天主教
簽名拿破崙一世 Napoléon Ier Bonaparte的签名

拿破崙·波拿巴(法語: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法國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和改革家,曾任共和國第一執政帝國皇帝。他在大革命战争拿破仑战争中长期担任法国領導人與军事统帅,率軍五次击败反法同盟。他因對歐陸的征服、思想的傳播和軍事天才為人所知,被后世視為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拿破崙出生於法國科西嘉島的小貴族家庭,在1793年的土倫圍城戰中開始嶄露頭角。1796年,他被任命為「義大利軍團」司令,在兩年的戰爭中橫掃北義大利,迫使反法同盟簽署和約。1798年他率軍遠征埃及並攜帶大量科考人員,為埃及學做出突出影響。他於1799年返回法國發動雾月政变成為第一執政,翻越阿爾卑斯山馬倫戈戰役中擊敗反法同盟。

1804年,拿破崙加冕為法兰西皇帝,封18位有功將軍為帝國元帥第三次反法同盟組建後,他先在乌尔姆战役中殲滅奧軍,之後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擊敗俄奧聯軍。1806年,普魯士為首的第四次反法同盟向法宣戰,拿破崙在耶拿戰役後几乎全歼普軍,於11天後攻入柏林。之後,他在弗里德蘭戰役中擊敗俄罗斯帝国,成為歐陸無可置疑的霸主。

1808年,拿破崙為擴大「大陆體系」,率軍入侵西班牙並立其兄為王。1809年,第五次反法同盟组建,拿破崙在瓦格拉姆之战後再次確立其對歐陸的統治。1812年,拿破崙率軍入侵俄羅斯,受限於俄軍的焦土戰略與缺乏補給,其精銳的「大軍團」折損大半。征俄失敗後,各國再組反法同盟,拿破崙雖多次擊敗敵軍,但最終不敵宣布退位。1815年,逃離厄爾巴島的拿破崙再次即位,但在滑鐵盧戰役中被反法同盟擊敗,被流放至聖赫倫那島

拿破崙對現代社會產生極大影響,伴隨著他的軍事征服,法国大革命的思潮傳遍歐洲,让理性与宪政精神成为了政治体系的基石,他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使其被後世普遍认为是欧洲封建体系的撼动者,资本主义的传播者。自由主义民族主義民法典公制在拿破仑时代后逐步成为了世界的普世价值与通用标准。

早年

家庭背景

科西嘉岛阿雅克肖,拿破仑像

拿破崙·迪·波拿巴(Napoleone di Buonaparte)於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法國科西嘉島阿雅克肖的波拿巴宅裡,為卡洛·波拿巴萊蒂西亞·拉莫利諾之子[1]。波拿巴家族原為佛罗伦萨里窝那之間的領主,1261年,一位名叫威廉的佛罗伦萨人採用了姓氏波拿巴[2]。1529年,弗朗切斯科·波拿巴移居科西嘉[3][4],其後代在接下來的兩個半世紀都在由六人構成的阿雅克肖元老院中就職[4]。拿破崙出生時,波拿巴家族的地位大致處於中產上層與小貴族之間[5]

拿破崙之父卡洛是一位知名的前科西嘉獨立份子,早年前往羅馬比薩攻讀法學,回家鄉後從事律師行業[6][7]。他身材高大、相貌俊朗、法語流利、博覽群書,但不善理財。卡洛在拿破崙出生的前一年,響應科西嘉獨立運動家帕斯夸萊·保利的號召,擔任他的私人秘書兼副官[8]。但當法軍消滅了獨立份子後,卡洛並未如同其他堅定的獨立份子一樣流亡海外,而是宣示效忠法國[9][10],保住了他在島上的職務——阿雅克肖法院陪審推事與科西嘉島林業學校校長,並被審定為法國貴族,更在1777年成為科西嘉貴族代表[11][12]。拿破崙之母萊蒂西亞出身於佛罗伦萨的名門,父親曾是阿雅克肖的代理行政官,但她並未受過教育。她樣貌迷人、堅定剛毅、足至多謀[13]。拿破崙日後評價,「我的母親是個出色的女人,既能幹又勇敢」[14]

兩位出身良好的青年於1764年6月2日成婚,女方的嫁妝包括「一間窯爐及其附近的一座房子、一套寓所、一片葡萄園與8英畝土地,價值總計175,000法郎」[14]。這對新婚夫婦的生活遇到了不小挫折,他們婚後的頭兩個孩子都夭折了。但在第三個孩子,此時名為朱塞佩(Giuseppe)的約瑟夫·波拿巴於1768年出生後[15][16],萊蒂西亞又陸續生了10個孩子,其中有7個沒有在嬰兒期夭折[14]

求學

拿破仑在布列纳堡军校过得相当不开心,许多同学嘲笑他出生外省,有浓重的科西嘉口音

拿破崙在小時候就迷上了歷史與傳記,從不參加同齡小孩的娛樂活動,並會模仿歷史上的羅馬人[17][18]。1779年1月,拿破崙被家人送到勃艮第歐坦的教會神學院接受嚴格的法語教學[12],聰明好學的他在三個月內就學會了法語讀寫。1779年4月,在父親好友科西嘉總督馬爾伯夫伯爵英语Charles Louis de Marbeuf的幫助下[19],拿破崙獲得王室獎學金,得以前往香槟地區布列訥堡軍官幼校學習[20][10]。他每天學習八小時,課程包含數學、拉丁文、歷史、法語、德語、地理、物理、工程學、武器學、擊劍、舞蹈與音樂。他最出色的科目是數學,最差的則是德語[21]。拿破崙在求學期間不斷查閱古代領袖的書籍,將亞歷山大大帝尤利烏斯·凱撒視為偶像[22]。他透過課堂學習到查理曼路易十四治下的法國偉大時代,並被灌輸深刻的仇英教育[23]。1784年,拿破崙因優異的成績保送至巴黎軍官學校。他在該學校修習砲兵科目,並在一年中完成三年的教育,於1785年9月在主考官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的見證下通過任官考試,成為砲兵少尉[24]

軍事生涯初期

拿破仑在当炮兵少尉时阅读各类书籍,包括啟蒙時代的著作、各類歷史與法語詩歌

拿破崙通過考試後,前往駐扎於瓦朗斯的拉費爾砲兵團服役[25]。這項工作很艱苦,但薪水很微薄,不過他在此時開始掌握作戰的知識[26][27]。他醉心於閱讀,給很多書做了詳細筆記,背誦法國詩人的詩作,甚至將飯錢用於購書[28]。這段時期,拿破崙作為業餘作家寫了數十篇文章,並遇見他的初戀卡羅利娜·科隆比雅,即使在晚年時,他仍會回憶起與她的幾次散步[26]。1786年9月,拿破崙返回闊別八年的科西嘉[24]。1788年5月下旬,拿破崙待在法國東部的欧索讷砲兵學校,在學期間寫了一系列的閱讀筆記與浪漫小說[29][30]。1789年7月14日,巴黎起義者攻破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31]。拿破崙對新生的大革命不感興趣,直到他發現國民議會的代表們能為科西嘉尋求獨立[32]。他還組建了一支反對法國王室統治的国民自卫军,此舉以一名法軍少尉來說非常大膽[33]。1791年6月,在科西嘉休假的拿破崙返回法國,被調派至第四砲兵團[34]。他之前在拉費爾砲兵團服役了69個月就請了35個月的假,到了新環境依然未改作風,立刻向上司請假[35]。1791年8月30日,上司迪泰伊將軍終於准假,拿破崙再次返回科西嘉[36]。此時島上的矛盾越發劇烈,拿破崙在島上率領的國民自衛軍還在1792年的復活節與民眾與正規軍發生衝突[37],拿破崙只得奉保利之命前往巴黎[38]。1792年10月中旬,返回科西嘉的拿破崙愈發親法,主要原因為獨立領袖帕斯夸莱·保利波拿巴家族越來越深的矛盾。到了1793年,他已將法國認同置於科西嘉認同前[39][40]

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被斬首[41][42],同年2月拿破崙第一次接到重要戰鬥任務,擔任科西嘉國民自衛軍的砲兵指揮官,這支烏合之眾的步兵部隊迅速被擊敗,但拿破崙對此並無責任[43]。6月11日,失勢的波拿巴家族被親英的保利趕出科西嘉,拿破崙揮別故鄉[40][44]。拿破將家人安置好後就到法國陸軍報道,受命護送火藥補給至義大利軍團[45]。7月中旬,拿破崙轉入南方軍團,寫下支持雅各賓派的政治小冊子《博凱爾晚餐》,使雅各賓黨將其視為可信的軍人[46]。9月7日,拿破崙就任第二砲兵團少校[47]

土倫圍城戰

1793年8月27日,盤據在土倫的保王黨人將土倫要塞與法國地中海艦隊轉交給反法同盟,1.7萬聯軍部隊迅速控制該城[48][49]。9月初,革命法軍開始進攻土倫,在短時間內完成對土倫的包圍,但形势並沒有發生根本變化,聯軍依然控制著重要據點,並且增援部隊陸續抵達,法軍收復土倫的前景十分渺茫[50]

土倫圍城戰期間的拿破崙·波拿巴

拿破崙此時前往拜訪圍攻土倫的法軍司令部[51],恰巧圍攻部隊右翼缺少一位砲兵指揮官,拿破崙的老朋友薩利切蒂推舉他擔任此職務[47]。9月中旬,拿破崙抵達土倫前線,發現圍攻部隊既無足夠的火砲(僅有幾門野砲與臼砲)與彈藥、也無會使用火砲的士兵。他在短時間內就搜集到上百門火砲與彈藥,並徵用了工廠製作軍火與修理軍備[52]。拿破崙在戰鬥期間愈發鄙視圍城總指揮卡爾托,他向上級拉扎尔·卡诺提出他的作戰計劃,並要求替換卡爾托[53]。卡诺十分欣賞他的計劃,但已經派遣法蘭索瓦·多佩將軍去就任總指揮[53]。11月15日,法軍向重要據點馬爾格雷夫要塞進攻,拿破崙率領的衝鋒隊伍直攻要塞的入口处,但此時多佩卻吹號收兵,怒不可遏的拿破崙在事後當眾臭罵多佩[54]。能幹的雅克·迪戈米耶英语Jacques François Dugommier將軍於11月17日接過多佩的指揮權,11月中旬,拿破崙包圍馬爾格雷夫要塞,並俘獲率軍出擊的查爾斯·奧哈拉[55]

12月17日,迪戈米耶著手執行拿破崙的計劃。拿破崙與讓-巴蒂斯特·米龍英语Jean-Baptiste Muiron上尉的部隊向馬爾格雷夫要塞進攻,幾小時後,安德烈·馬塞納的部隊向阿爾蒂格要塞進攻[56]。拿破崙在控制所有要塞砲台後下令向港口內的聯軍艦隊轟擊,次日,聯軍撤出土倫。12月22日,24歲的拿破崙晉升為旅級將軍(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准將),並開始引起國家高層的注意[57]

葡月政變

1794年2月7日,拿破崙被任命為義大利軍團砲兵司令,並參與幾場小規模的勝利[58]。他在這段時期結識了雅各賓領袖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的弟弟奥古斯坦·罗伯斯庇尔,在熱月政變後因與小罗伯斯庇尔的友誼而深陷牢籠,但最終因證據不足被釋放[59][60]。1795年3月3日,拿破崙與15艘船、16,900名士兵組成的遠征軍從馬賽啟航,試圖從保利與英軍手中奪回科西嘉島,但這支遠征軍在海上就遭到英軍艦隊的阻擊,未能抵達科西嘉島[61]。1795年4月,他與其長期追求的昂蒂布姑娘德茜蕾·克拉里訂婚[62]。遠征結束後拿破崙收到調職通知,他將前往旺代,負責鎮壓保王黨農民的叛亂,他對此興趣缺缺,前往巴黎尋求更好的職位[63]。幾個月後,他終於找到一份在公共委員會測繪局(總參謀部)的工作,他在這段時期學習到大量戰略方面的知識[63]。拿破崙利用充足的下班時間撰寫了浪漫小說《克列松與歐仁尼》,以告別自己對德茜蕾的戀情[64]

葡月13日聖洛克教堂前的砲火

1795年8月22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新憲法,規定建立兩院制立法機關與五人制行政機關督政府,此變革時期的不穩定使反政府份子有機可趁[65]。10月4日(葡月12日)上午,巴黎有七個宣布起義並動員其國民衛隊[65]。同日,巴黎內防司令保羅·巴拉斯任命拿破崙為副司令。拿破崙因被賦予重任振奮不已,在通往协和广场的重要地點設置加農砲,向起義者們發射葡萄彈,成功鎮壓叛亂[66]。一夜之間,拿破崙直上青雲,繼任巴拉斯的職位成為內防軍司令[67][68],領有4.8萬法郎的年薪,並開始頻繁出入上流場所[69]。1796年3月2日,他更是得到他夢寐以求的義大利軍團司令職位[70][71]。同月9日,他與相識半年的寡婦約瑟芬·德·博阿爾內成婚[72][71]。這對夫婦為了縮小女方年長男方6歲的年齡差,拿破崙說自己於1768年出生,32歲的約瑟芬則說自己僅有28歲[70]

義大利戰役

1796年初欧洲的战略形势图

1796年3月11日,新婚三天的拿破崙乘坐馬車離開巴黎[73][74],於3月27日抵達尼斯的義大利軍團司令部[75],此時他已將自己的姓「Buonaparte」改為法語拼寫的「Bonaparte[76]。當拿破崙抵達時,這支軍團在裝備與補給方面都極其匱乏,但這種情況在他手中卻成了發起有利進攻的手段[77]。4月9日,軍團糟糕的訓練與後勤已被拿破崙大致解決。他參考在測繪局工作時構想的入侵皮埃蒙特計劃[78],和馬耶布瓦侯爵法语Jean-Baptiste Desmarets de Maillebois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的皮埃蒙特戰役[79],制定了集中兵力先擊敗薩丁尼亞,後對付奧地利的計劃[80]。他將4.1萬人的野戰部隊分為三個部分:马塞纳將軍1.9萬人的前衛部隊、奥热罗將軍1.2萬人的中央部隊、塞律里埃將軍1萬人的左側衛[81]。反法聯軍在該地區的部隊則為5.7萬人,其中包含由讓-皮埃爾·德·博利厄指揮的3.2萬奧軍,與米開朗基羅·科利指揮的2萬薩丁軍與5千奧軍[82]。拿破崙計劃集中兵力以掩蓋法軍兵力劣勢的不利[83],選擇卡迪博納山口突⼊北意⼤利,切斷奧軍與薩丁軍的聯繫[84]。4⽉9⽇,拿破崙的部隊越過卡迪博纳⼭⼝。但此時形勢突然轉變,熱那亞共和國向聯軍求援,使聯軍誤認為法軍的進攻目標是熱那亞,立即調動兵力向法軍進發[85]。拿破崙決定將計就計,設下圈套等待聯軍抵達[86]

蒙特諾特與洛迪戰役

4月10日,博利厄立刻率部通過博凱塔山口前往沃爾特里,接著下令歐仁-紀堯姆·阿讓托率主力進攻蒙特諾特[87]。阿讓托執行命令南下,衝進安德烈·馬塞納設在薩沃納與蒙特諾特之間的前哨,對內吉諾山的法軍進攻,但多次出擊皆未能成功[88]。4月11日,拿破崙決定包圍阿讓托的部隊,阿梅代·拉阿爾普的部隊將與奧軍正面交戰,安德烈·馬塞納的部隊則趁夜經山下迂迴,在12日破曉攻擊奧軍側翼[89]。阿讓托6,000人的部隊在短暫的戰鬥後全線崩潰,僅剩下700人還在掌控中[90]。拿破崙已成功分開博利厄與寇利的部隊,他決定先對付寇利的部隊,下令馬塞納進軍代戈擋住博利厄[91]。4月13日,拿破崙轉向西面對抗寇利的部隊,在米萊西莫襲擊敵軍迫使其撤退至切瓦[92]。他在戰鬥結束後調兵回頭,於4月14日下午在代戈前後夾擊包圍奧軍,俘虜超過2,600人[93]。博利厄的部隊已失去戰鬥能力,開戰初2.8萬人的部隊僅剩1.6萬人[94]。4月21日,讓·塞律里埃的縱隊在蒙多維之戰正面突破寇利剩餘的部隊,薩丁尼亞簽訂《凱拉斯科停戰協定》退出戰爭[95][96]

洛迪之戰,1796年5月10日

薩丁尼亞王國的崩潰使北義大利的反法同盟部隊陷入劣勢,拿破崙開始準備渡過波河,向倫巴底平原地區的奧軍進攻[97]。他故意在停戰協定中提及法軍有在瓦倫扎渡河的權力,並調派部隊至該地附近,使博利厄率領的奧軍認為法軍將在該處渡河[98][99][100]。5月7日,法軍開始經皮亞琴察渡過波河,安東·利普陶伊的部隊很快就注意到法軍的動作,雙方在豐比奧發生交戰,奧軍在增援抵達後仍不敵,法軍全軍渡過波河[101]。博利厄因法軍威脅到奧軍的左翼和其與曼圖亞的聯繫[95][102],被迫放棄米蘭公國,在洛迪大橋留下12,600人的後衛部隊後,渡過阿達河向東退往克雷馬[103]。5月10日,法軍追上正在經洛迪渡河的奧軍部隊,一鼓作氣攻下了洛迪,奧軍在阿達河西岸的防禦失守[104]。當天下午,爭奪洛迪橋的戰鬥開始。這座狹長的木橋長約150米,為渡過阿達河的重要道路。拿破崙集中火砲壓制奧軍砲兵,站到橋頭附近下令突擊隊員衝過洛迪橋,在第一次衝鋒失敗後,安德烈·馬塞納將軍親率部隊衝鋒,成功肅清東岸的敵軍部隊[95][105]。洛迪之戰令法軍傷亡350人,而奧軍則為335人傷亡與1,700人被俘[106]。洛迪之戰被視為是拿破崙人生的轉折點[107],他在日後回憶中說到:「我曾經以為自己只是個將軍,但從那之後……我的凌雲壯志此時顯現。[108]

拿破崙在戰鬥結束後開始鞏固對米蘭公國的控制,派遣奥热罗將軍繼續尾隨奧軍,而马塞纳將軍與塞律里埃將軍則沿阿達河兩岸對皮齊蓋托內實施包圍[109]。皮齊蓋托內投降後,法軍部隊徑直前往米蘭,米蘭城於5月15日投降[110][111]。同時,博利厄率領的奧軍已撤退過明喬河河畔,等待從蒂羅爾前來的援軍[112],此時該區域的奧軍約有接近3萬人[113]。5月30日,拿破崙率軍經博爾蓋托大橋強行渡過明喬河,奧軍被擊退後撤往阿迪杰河谷[114]。6月3日,法軍已完全包圍了北義大利最重要的要塞曼托瓦[115]

四戰曼托瓦

維爾姆澤的兩次攻勢

卡斯蒂廖內戰役中的法軍部隊

拿破崙在穩住周遭國家局勢、調動部隊與火砲後[116],於7月15日開始對1.3萬奧軍駐守的曼托瓦要塞發動進攻[117]。此時拿破崙帳下一共有4.4萬人,分別為安德烈·馬塞納的1.6萬人、皮埃爾·奥热罗的6千人、皮埃爾·索雷的5千人、德皮努瓦的5千人與騎兵預備隊組成,共3.3萬人的監視部隊,以及讓·塞律里埃率領的1.1萬名圍城部隊[118]。同時,奧地利司令讓-皮埃爾·德·博利厄被撤職,由經驗豐富的陸軍元帥達戈貝爾·西格蒙德·馮·維爾姆澤接管指揮[119]。維爾姆澤的部隊總共約5萬人[119],從蒂羅爾兵分兩路向法軍進攻,其中維爾姆澤3.2萬人的主要部隊沿阿迪杰河谷推進,而闊斯達諾維奇1.8萬人的次要部隊則經加尔达湖西岸向利瓦與萨洛進攻[120]。行軍過程中,維爾姆澤又從主力部隊中抽出部隊前往布倫塔河谷,使其主力減少至2.5萬人[119]。7月29日,維爾姆澤的主要部隊在短暫的接敵後成功擊退法軍,繼續向曼托瓦推進。7月30日,拿破崙放棄圍攻曼托瓦,集結部隊向闊斯達諾維奇的次要部隊進攻[121]。他在8月3日至4日多次派出部隊打擊奧軍,在切斷奧軍退路後迫使3,000名士兵投降[122]。8月5日,拿破崙率主力向索尔费里诺推進,遭遇到維爾姆澤率領的部隊[123],此時雙方兵力對比為3萬人:2.5萬人,拿破崙擁有兵力優勢[124]。維爾姆澤在卡斯蒂廖内战役中在被重創前撤離[125],並於6日因被馬塞納在加爾達漁村擊敗,匆忙撤回特伦托[126]

巴薩諾戰役後的追擊

8月底,遭到重創的維爾姆澤軍團補充完畢,兵力達到4.5萬人。奧軍再次兵分兩路,保羅·達維多維奇2萬人的部隊留守特伦托,維爾姆澤親率2.6萬人經布倫塔河谷南下向巴薩諾進軍。拿破崙知曉奧軍計劃後,留下圍城軍與在阿迪杰河下游的部分部隊,親率馬塞納將軍(1.3萬人)與奧熱羅將軍(9千人)經阿迪杰河谷向特倫托進攻,同時派遣沃布瓦將軍(1.1萬人)經加尔达湖西岸迂迴該地奧軍右翼[127]。9月4日,馬塞納的部隊在羅韋雷托戰役中擊敗達維多維奇的奧軍部隊[128],奧軍撤退向北撤退至拉維斯,此戰令法軍傷亡750人,奧軍則傷亡3,000人。之後,拿破崙命令沃布瓦繼續向北追擊,馬塞納與奧熱羅的部隊則向東進入布倫塔河谷,從後面進攻正向曼托瓦進軍的維爾姆澤部隊。9月7日,法軍部隊在強行軍兩天後,與奧軍後衛相遇,俘虜超過1,500人。隔天,馬塞納與奧熱羅的部隊從兩翼夾擊巴薩諾的奧軍,奧軍在混亂中撤退並有4,000人被俘。維爾姆澤只能率殘兵向其曾試圖解圍的曼托瓦前進,突破法軍封鎖線後,於9月15日逃入其中[128],令城內的兵力增加至近3萬人[129][130]

阿爾文齊的兩次攻勢

阿科萊橋上的波拿巴

10月下旬,奧軍司令部選擇陸軍元帥約瑟夫·阿爾文齊指揮第三次解圍行動[131][132],其在弗留利地區共有2.8萬名野戰部隊,連同保羅·達維多維奇在蒂羅爾地區的2萬名野戰部隊,奧軍總數接近5萬人[133]。阿爾文齊計劃其主力部隊將向巴薩諾發起進攻,而達維多維奇則向特倫托進攻[131]。此時排除掉9千人的圍城部隊,拿破崙的野戰部隊約3萬人[134],他在不知道奧軍兵力情況下,派遣沃布瓦師1萬人沿阿迪杰河谷前去把守特倫托,馬塞納師1萬人在布倫塔河谷把守巴薩諾,奧熱羅師1萬人則作為預備隊駐紮在中下游。11月2日,達維多維奇以優勢兵力逼迫沃布瓦的部隊撤退至卡利亞諾。阿爾文齊2.8萬人的部隊也在此時迫使馬塞納撤出巴薩諾[132]。11月6日,拿破崙下令1.6萬法軍對阿爾文齊在巴薩諾的陣地進攻,法軍在進攻失利後撤退並放棄布倫塔河,以收縮防禦抵禦敵軍優勢兵力。同時,西邊的沃布瓦在卡利亞諾戰役再次被達維多維奇擊敗,於11月7日向里沃利撤退[135]。11月12日,拿破崙在卡爾迪耶羅再次對奧軍進攻,卻因氣候原因失利[136]。拿破崙此時深陷危機,法軍對西邊的達維多維奇、要塞的維爾姆澤與東邊的阿爾文齊都居於劣勢,任何失敗都可能意味著法軍的毀滅[137]。拿破崙於11月14日在维罗纳留下3,000人後[138][139],集中馬塞納與奧熱羅的1.7萬人向東迂迴阿爾文齊的側後方。法軍部隊經龍科渡過阿迪杰河進入阿迪杰與阿波內河之間的三角洲,馬塞納負責抵擋從左翼進攻的奧軍,奧熱羅則集中兵力試圖經阿科莱渡過阿波內河切斷奧軍的後方。15日,親臨一線的拿破崙率軍衝上阿科莱橋,但未能控制橋樑[140]。拿破崙顧慮到正面久攻不下,派遣3,000人向南至阿爾巴雷多渡河迂迴奧軍的左翼,但此時他收到沃布瓦求援的信號,迫使其下令主力撤出三角洲。16日,阿爾文齊率主力前來佔領三角洲,但被重啟攻勢的拿破崙逐出。法軍再一次對阿科莱阿爾巴雷多進攻,卻久攻不下[140]。16日晚,法軍工兵在阿科莱與阿爾巴雷多之間搭起浮橋,奧熱羅部隊的6,000人在隔天經渡橋過河。渡河後的法軍推進至阿科萊前與奧軍交戰,馬塞納的部隊也推進至對岸的阿科萊橋,阿科萊的奧軍在兩側法軍的猛攻下向東北撤退[139][140]。拿破崙在勝利後迅速回援西邊的沃布瓦,將達維多維奇逼回北邊[141]

里沃利戰役中的拿破崙·波拿巴

1797年1月,奧軍元帥約瑟夫·阿爾文齊再次組織解圍行動,其兵力被分三股進攻力量[142],其親率2.8萬人的主力部隊從特倫托阿迪杰河谷向南推進,喬瓦尼·普羅韋拉9,000人的部隊與亞當·巴亞利奇6,000人的部隊則從帕多瓦向西前往阿迪杰河下游[143][144]。法軍3.4萬人的野戰部隊則因情報不明,被迫分散部署於各區域[144]。10月12日,奧軍司令部決定三股部隊同時進攻。巴亞利奇率先對維羅納發動進攻,佔領附近的卡尔迪耶罗並繼續向聖米凱推進,但隨後被安德烈·馬塞納的部隊擊退。普羅韋拉的先頭部隊擊敗皮埃爾·奧熱羅的前衛部隊,攻佔下游的重要渡口洛尼戈。阿爾文齊的部隊向南推進,被巴泰勒米·儒貝爾的部隊擊退[145]。阿爾文齊在隔日重新進攻,將儒貝爾的部隊逼至里沃利台地,儒貝爾通知拿破崙其面對著敵軍主力[146]。拿破崙調派馬塞納與雷伊共1萬人前往支援儒貝爾,並親自接管儒貝爾部隊的指揮[147]。10月14日,阿爾文齊將部隊分為幾個支隊,其親率的1.2萬人從台地北側進攻法軍正面,闊斯達諾維奇與武卡索維奇的1.1萬人將沿河谷向法軍側面的隘口前進,而呂西尼昂的5千人則迂迴至台地南側[148]。拿破崙抵達前線後開始調度,將8,000人移至北側的正面,1,000人調派至隘口防守,剩餘的1,000名步兵與200名騎兵則作為預備隊。上午四點法軍展開了對奧軍的突襲,突破了奧軍的進攻,但因兵力不足再次收縮[149]。上午十點馬塞納的部隊已抵達里沃利,拿破崙下令各部隊反擊,將奧軍重新逐回[149]。奧軍派出的其餘部隊此時完成了迂迴,法軍陷入了「最危難的時刻」[150]。拿破崙表現沉著、鎮定,調派部隊先擊潰隘口的部隊,與此同時,法軍的右翼部隊也將奧軍中央部隊趕到山腳下,俘虜超過1,000人。僅剩的呂西尼昂部隊,在左、中兩軍崩潰的情況下被法軍殲滅[151]。15日阿爾文齊集結敗兵,試圖再次發動反擊,卻再次被法軍擊潰。奧軍在兩天的戰役中共損失1.4萬人,其中有多達1.2萬人被俘[152]

與此同時,東側的普羅韋拉的部隊向曼托瓦進軍,馬塞納維克托的部隊在1月16日抵達勒菲弗瑞,與圍城的法軍三面夾擊普羅韋拉的部隊,迫使其七千人全數投降[146]。拿破崙在五天的戰役中摧毀了整支奧軍野戰部隊,後者4.8萬人的部隊僅剩下1.3萬名士兵仍在列[153]。2月2日,突圍無望的維爾姆澤率1.6萬人向拿破崙投降,長達半年的曼托瓦圍城戰結束[154]

進軍維也納

2月3日拿破崙展開了對教皇國的懲戒行動。維克托的部隊在法恩扎戰役擊潰了教皇軍,繼續向教皇國境內推進。2月19日雙方簽訂《托倫蒂諾條約》,教皇將博洛尼亚费拉拉等地割讓予法國,拿破崙在亚得里亚海獲得立足點[155]。戰局開啟前夕,拿破崙的軍團人數在得到增援後達到近8萬名士兵,其中包括拿破崙指揮的主力軍團4.4萬人、儒貝爾蒂羅爾2萬人、位於教皇國與倫巴底1.5萬人的衛戍部隊[156]。3月10日法軍各師從駐地出發,拿破崙率領3.5萬人分兩路開赴塔利亞門托河附近的瓦爾瓦索內,在逼退奧軍後於16日在該地會合。馬塞納於同日出發追擊呂西尼昂的部隊,於14日在隆加羅內俘虜包含呂西尼昂在內的500人,並在目標完成後靠近主力部隊[157]。3月16日下午拿破崙率部渡過塔利亞門托河,在瓦爾瓦索內之戰中擊退新上任的奧軍司令卡尔大公[158]。戰敗的奧軍將部隊分為兩部向萊比赫塔爾維斯撤退[159],但由於馬塞納於21日佔領並穩固控制塔爾維斯山口,往塔爾維斯撤退的奧軍遭到殲滅。得勝的馬塞納繼續擔任法軍的進攻箭頭,在接下來的進軍中如入無人之境,於4月7日佔領萊奧本[158]。4月18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的代表與拿破崙簽訂《萊奧本臨時和約》,該條約與隨後的《坎波福爾米奧條約》結束了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使法國獲得奧屬尼德蘭萊茵河左岸的德意志領土與整個義大利北部,持續千年的威尼斯共和国也遭法奧兩國肢解[160]。拿破崙在時長一年的義大利戰役中取得驚人的成就,法軍以傷亡4.5萬人的代價俘虜16萬反法同盟聯軍士兵[161],並征服整個北義大利。他也因此名利雙收,開始主導事後與奧地利的諸多談判,介入1797年9月4日的果月政變,並因掠奪的大量財富與藝術品成為富翁。

远征埃及

A three-quarter-length depiction of Bonaparte, with black tunic and leather gloves, holding a standard and sword, turning backwards to look at his troops
金字塔戰役葛羅繪製, (约1810)

取得意大利之役的勝利後,拿破崙的威信越來越高,他成為法國人的新興英雄。而他的崛起令督政府感到受威脅。拿破仑此时上报称打算进攻埃及,以开启法国向印度进攻的道路为由,事实上是离开巴黎以自保。督政府害怕他在国内时间长了会夺权,于是任命他為法國埃及方面軍司令。

拿破崙本人精通數學天文學,同時還十分熱愛文學宗教,受啟蒙運動的影響十分大。这次在拿破崙的遠征軍中,除了2,000門大炮外,還带了175名各種學問的學者以及成百箱的書籍和研究設備。在遠征中拿破崙曾下達過一條著名的指令:「讓驢子和學者走在隊伍中間。」在遠征埃及時,除發現羅塞塔石碑外,法軍探險隊深入金字塔內,拿出泥板楔形文字研究,開啟日後考古學對埃及古文明研究起源,文化意義貢獻重大。

共和曆六年(1797)牧月下旬元日,拿破仑攻打馬爾他騎士團得胜。獲月中旬三日,拿破仑率兵到达亞歷山大港,以25,000人的兵力与10萬大军的马穆魯克金字塔戰役决战并获取胜利,这场战争法軍仅仅损失300人。1798年8月2日法蘭西的海軍艦隊在尼羅河河口海戰中被英國海軍上將納爾遜完全摧毀,部隊被困在埃及,补给无法送达。1799年回國时,400艘的軍艦只剩下2艘,原本侵略印度的計劃受阻,人員損失慘重。

霧月政變與執政府

霧月政變中的拿破崙

1799年10月拿破崙抵達法國,接受民眾對他的歡呼與崇敬[162][163]。1799年秋法國形勢好轉,馬塞納蘇黎世戰役取勝,布律納在荷蘭殲滅英俄遠征軍,俄羅斯退出第二次反法同盟[164][165]。然而督政府的無能深入人心,略為好轉的局勢未能扭轉該印象,拿破崙被許多野心家視為能取代督政府的人物,包括西哀士督政、迪科督政、塔列朗富歇等人和許多軍官。他與盟友規劃了政變過程,並聯合巴黎地區的軍隊[166]。1779年11月9日上午,即共和曆霧月十八日上午,五百人院主席呂西安·波拿巴聲稱有對議員的陰謀,誘使議會將會議從杜伊勒里宫移至郊外的聖克盧宮[167]。霧月十九日,莫罗抵達卢森堡宫,強迫五人督政中的兩位辭職[168]保羅·巴拉斯也在認清形勢後簽署退職聲明[169]。與此同時,拿破崙前往聖克盧宮對議員講話[170],上議院元老院反應冷淡,但會議位於橘園廳的五百人院群情激憤,高呼:「打倒暴君!」、「打倒獨裁!」,並對拿破崙圍攻動粗,將他趕出會場[171]。呂西安·波拿巴此時爭取到議會衛隊的支持,聲稱五百人院有議員被英國黃金買通,議會衛隊隨後衝入場內清場。幾個小時後,仍在場的議員們重新開會,投票同意立法機構休會六週。休會期間,兩位前任督政西哀士迪科與拿破崙組成臨時執政政府,督政府就此結束[167]

拿破崙在成為三人執政後致力於發動二次政變,取得絕對權力。1799年12月24日,臨時執政府頒布《共和八年憲法[172]。拿破崙成為第一執政,掌控行政大權,擁有頒佈法律、任免官員與軍官等權利,並免受立法機關監督[173]。1800年2月17日,呂西安·波拿巴公布憲法公投結果,稱約3,011,007名法國人投出贊同票,僅有1,562人反對[174]。他至少造假了150萬票,有意的使拿破崙的勝利更具壓倒性[175]。拿破崙在憲法中積極保護財產權,以拉攏商人、雇主等商業階層,並透過創建國家憲兵與司法改革肅清嚴重的盜匪問題[176][177]。他並未徹底清洗前政權,大部分督政府時期的議員仍留任,並積極爭取不同黨派的人才[178]。他還勸說流亡者回國,爭取到不少舊制度貴族的支持[179]。他接著解決西南法國嚴重的保王黨叛亂,利用赦免與剷除叛軍領導人,成功大致平定叛亂[180]。1800年1月17日,他關停了全法國73家報社中的60家,開始控制國內輿論[181]

拿破崙建立了高度集權的行政結構,將原先由地方選舉的省長、區長與市長全部改為中央派遣[182][183],並進行成功的經濟改革,使兩年後的法國財政收入自美國獨立戰爭首次達到收支平衡。他透過創辦法兰西银行,穩定了極不穩定的法國貨幣幣值與匯率,製造了良好的商業循環,對日後的戰爭提供大量資金[184]。1802年,透過與教皇國的談判,拿破崙確立天主教為法國大多數人的信仰,解決自大革命以來的宗教分裂[185]

第二次反法同盟

马伦哥之战前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雅克-路易·大卫1801年的油画

雾月政变之后,法国面临的形势严峻。内有反对党试图夺权,而在北意大利马塞纳被奥军老将米夏埃爾·馮·梅拉斯英语Michael von Melas击败,12000名法军困守热那亚。拿破仑判断热那亚是梅拉斯设下的圈套,他没有去救马赛纳,而是围魏救赵,果断率军出阿尔卑斯山口,抛弃一切辎重,直扑奥军大本营米兰,成功反包围了奥军大部队。尽管陆上的后勤基地被夺取,奥军主帅梅拉斯并不打算乘船撤离,他集结军队在斯皮内塔马伦戈英语Spinetta Marengo迎战拿破仑率领的法军主力,试图冲破这个口袋。6月14日马伦哥之战爆发,由于事前对梅拉斯的进攻没有任何准备,人数劣势的法军不断被逼退,战至下午双方均伤亡惨重。这时原本北上堵口的路易·德賽觉察异样,急行军返回支援拿破仑,成功赶在法军被击溃之前抵达。法军随即发动反冲锋,德赛在此过程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身亡,奥军的突围尝试则彻底失败。弗朗茨二世不久后与法国和谈第二次反法同盟结束

改革之春

马伦戈的胜利结束了法国国内对拿破仑的一切争论,他的权力前所未有的稳固。由此拿破仑可以推行一系列改革。他任命著名法学家康巴塞雷斯主持《拿破仑法典》的编纂,这部民法典在政變的當晚就由拿破崙下令起草,很多條款由皇帝本人親自參加討論做最終確定,前后共进行了超过一百次立法会议,基本上符合了大革命初期提出的理性要求。法典于1804年正式實施,至兩個多世紀後的今天依然是欧陆法系的基石,法國的現行法律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對德國、西班牙、瑞士等國的立法也有重要影響。在政變結束後三周拿破崙向人民發布的公告中,他自豪地宣稱:「公民們,大革命已經回到它當初借以發端的原則。大革命已經結束。」

拿破仑在位期间不断鼓励资本主义的发展,他成立法兰西银行,采用金银复本位制稳住了自指券发行以来就极不稳定的法国货币币值,法国的年纺织品产量在不到十年间就翻了四倍。北意大利与德意志地区的工业亦有很大发展,间接促成了之后德意志关税同盟的诞生。法国农村的治安状况在拿破仑执政后迅速好转,大革命时期被驱逐的天主教重新回归了,基层秩序开始重建,自吉伦特派当权以来的混乱局面至此终结。为了更好的进行贸易,拿破仑还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公制,建立了一套以千克和米为基础的计量单位[186]。在西欧各地,封建残余被拿破仑一扫而空:他放宽了财产法,取消了庄园制,废除了商人和工匠行会,使离婚合法化,废止了对犹太人的歧视性政策。宗教裁判所消失了,古老的神圣罗马帝国也被取消了。教会法庭和宗教权威被急剧削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187]

拿破仑在国内锐意改革,而在殖民地却恢复了奴隶制[188]。1802年趁着短暂的和平,拿破仑以托斯卡纳大公国从西班牙换到了曾经法属路易斯安那的一部分,并计划在新大陆重建法兰西殖民帝国。他认为法国的境地相当危险,只有花最小的代价重建殖民地才能得到革命之胜利,而奴隶便是比工人更有效的工具。但仅仅一年后他就以1500万美元(折合法郎8000万)将路易斯安那卖给了美国[189],因为法军在新大陆饱受黄热病印第安人起义的折磨,维持殖民地的代价远大于法国从那得到的原料。

法蘭西皇帝

称雄欧陆

奥军在乌尔姆战役后向拿破仑投降
奥兹特里茨战役

1805年8月,奧地利、英國、俄國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崙於是在9月24日離開巴黎,親自揮軍東征,到10月12日法軍已經占領慕尼黑。10月17日法军到达乌尔姆,由于行动速度出乎弗朗茨二世的意料,法军以仅仅6000人的代价就歼灭了7万名奥军。但俄奥联军的主力不断向东撤退,俄军主帅库图佐夫判断只要自己撤的够快,拿破仑最擅长的运动战就不可能在贫穷的奥地利发挥作用,最终其会被巨大的后勤压力拖垮。事实上库图佐夫的判断是准确的,由于奥地利的农村相较意大利极为贫穷,拿破仑的大军很难找到补给,这甚至比交战给法军带来的损失更大,而这一点将在八年后的俄法战争中彻底击溃大兵团。另一边奥地利不断试图拉近与普鲁士的关系,一旦威廉·腓特烈三世入盟,瞬间就可以以20万人从北方夹击法军。正在这时,俄皇亚历山大一世等不及了,他迫切的想要反击法军,于是直接命令库图佐夫停止撤退,正面与拿破仑决战。弗朗茨二世也认为自己丢掉了维也纳,如果继续撤下去无法与奥军交代。无奈之下,库图佐夫与法军在拿破仑设下的陷阱奥兹特里茨村展开决战。

普雷斯堡和约中的拿破仑

12月2日早晨7点,拿破仑成名战奥兹特里茨战役打响。俄奥联军占领普拉岑高地,紧接着以大部队猛扑法军右翼的泰尔尼茨村。由于兵力薄弱,法军迅速丢掉了村子,但这只是拿破仑设下的诱饵,战前他已命令贝尔纳多特和达武元帅火速率兵回援。上午8点半,达武率兵抵达泰尔尼茨村并突袭联军左翼,很快夺回了据点。双方紧接着爆发了血腥的拉锯战,但联军无论如何也拿不下达武。法军的左翼由拉纳指挥,部署在桑顿山上,利用散兵战术也死死拖住了联军。上午9点15分,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命令普拉岑高地上的俄军增兵泰尔尼茨,这是他在这场战役中的最大失误。上午10点,看到俄军大部已经离开,拿破仑命令苏尔特元帅向普拉岑高地发起进攻。利用极大的人数优势,法军轻松占领了高地并开始架起大炮轰击联军两翼。库图佐夫意识到拿破仑的真实意图后,立刻将手中的一切预备队投入了对普拉岑高地的争夺,但为时已晚。贝尔纳多特率领的第一军赶到后迅速锁住了高地,联军在激战后被切成两半,败局已定。亚历山大一世的指挥部都被法军攻破,他本人孤身逃到了旁边的一个村子避难,第二天才被俄军找到。下午4点30分,天降小雪,拿破仑骑马巡视战场,法军向他致意,庆祝这辉煌的胜利。

耶拿战役中的拿破仑

奥斯特利茨战役中,联军损失超过26,000人,其中15,000人战死,超过10,000人被俘。此外还损失186门大炮,45面团旗。法军仅伤亡8,500人,损失1面团旗。弗朗茨二世在此战后意志崩溃,接受了法国开出的一切条件以达成议和,其中包括支付四千万英镑的赔款,取消神圣罗马帝国,允许德意志境內各邦組成法国的附属国「萊茵邦聯」等。

尽管威廉·腓特烈十分忌惮拿破仑,但莱茵邦联的建立直接威胁到普鲁士的核心利益,加上英国与俄国不断承诺一旦开战绝对会以一切力量进行支援,决不让普鲁士孤军奋战。因此次年秋天,普魯士与英俄同时对法宣战,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开始后,法军几乎是立刻开进了普鲁士领土,而普军高层还在对主动出击还是防守待援摇摆不定,大量普军在行动前就已被拿破仑分割歼灭。10月14日普军后卫3.5万人在耶拿被拿破仑全歼,然而拿破仑从俘虏口中得知普鲁士主力已然向北转移。与此同时原本离开奥尔施泰特向南支援拿破仑的达武却一头撞上了5.5万人的普军主力,因为人数是法军的三倍有余,威廉·腓特烈有自信在拿破仑主力赶来之前围歼这支部队。达武冷静地采用散兵战术固守,并派出信使火速赶往拿破仑处。另一边由于接战仓促,普军并未摆出冲锋阵型,这给了达武拖住对方的机会。最终双方血战半日,威廉不得不在拿破仑回援前选择撤退,而达武抓住机会发动反击,一举打崩普军主力,是为耶拿-奥尔施泰特战役

蒂尔西特和约中的拿破仑

普鲁士在此战中几乎全军覆没,皇帝的部队不久后便开进了柏林,威廉·腓特烈失去一切谈判筹码,不得不接受拿破仑开出的所有条件,包括吐出普鲁士瓜分的波兰领土建立华沙大公国,割让莱茵兰地区等。之后法俄两军在埃劳打了一仗,法军惨胜,但未能决定性的击败沙俄。1807年6月法軍在波蘭再次击败俄罗斯軍隊俄皇亞歷山大一世决定和谈,雙方簽定和平條約。在此前一年为了保护法国的本土工业,用资本主义巩固其在欧洲的统治,拿破崙頒布《柏林敕令》法语Décret de Berlin,宣布大陸封鎖政策,禁止歐洲大陸與英倫的任何貿易往來,亚历山大一世表示同意,并说“自己将是今后英国第二讨厌的人”。

自此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得到確立。拿破崙一世兼任法國皇帝、意大利國王萊茵邦聯保護者、瑞士聯邦仲裁者,並分別封他的兄弟約瑟夫路易熱羅姆那不勒斯荷蘭威斯特伐利亞國王。

入侵西班牙、奧地利與俄羅斯

羅浮宮裡拿破崙的寶座
拿破仑一世建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勢力範圍所達之處(深藍:法蘭西帝國;藍:附属国;綠:同盟國)

1807年末,西班牙爆發內部動亂,西班牙國王被推翻。拿破崙於是乘機入侵西班牙,並讓其長兄约瑟夫成為西班牙國王。但是這個舉動遭到西班牙人的反對,拿破仑根本無法平息當地的暴動。英國於是在1808年介入西班牙爭端,英軍8月30日占領整個葡萄牙。牽制30萬法軍於西班牙泥濘無法調動至主戰場普魯士前線,導致「反法聯盟」形成,之後他們在當地民族主義者的支持下,逐步將法軍趕出伊比利半島。因為發生在伊比利半岛上,此事件稱為半島戰爭

正當拿破崙陷入西班牙問題之際,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組成。奧地利在背後偷襲法國在德意志的領土,拿破崙被迫退出西班牙,率軍東征。奧地利軍隊雖然一開始取得優勢,但是拿破崙很快就轉敗為勝,迫使奧地利簽定維也納和約(也稱為「申布倫條約」),再次割讓土地。次年,拿破崙娶奧地利公主瑪麗·路易莎為妻,法奧结成同盟。1811年末,法俄關係已經開始惡化,俄罗斯皇帝亞歷山大一世拒絕繼續與法國合作抗英,最後俄法戰爭爆發。拿破崙率領由說12种不同語言士兵組成的675,000大軍攻入俄羅斯。俄軍採取撤退不抵抗的戰略(堅壁清野),直到1812年9月12日法軍歷經焦土政策(法軍有440,000人陣亡和重傷)後,進入莫斯科。拿破崙本以為亞歷山大一世將會妥協,未料到迎接他的卻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而此時在國內又有人策劃政變失敗,令他不得不返回法國,最後回到法國的只有20,000人;拿破崙稱「敗給俄國冬天將軍」;日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德意志國防軍皆避免與西班牙作戰及不與蘇聯冬天決戰,这便是吸收拿破崙戰敗的經驗所做出的修正。

博羅金諾戰役獲勝

戰敗與流放

1813年英國、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雙方在現今德國境内多次激戰。雖然法軍取得多次勝利,但是針對拿破崙的壓力卻是越來越大,直到十月的萊比錫戰役法軍被擊潰,各附庸國也紛紛脫離法國獨立,同盟軍開始向巴黎挺進。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領[190],同盟軍要求法國無條件投降,同時拿破崙必須退位。同年4月11日,拿破崙宣布無條件投降,並在日記裡說到:法國总理塔列朗是法奸以及波旁支持者,潛伏於自己身邊,暗算出賣自己。同月13日,拿破崙在巴黎楓丹白露宮簽署退位詔書。拿破崙本人在退位後,根据《枫丹白露条约》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且拿破崙保留「皇帝」的稱號,可是他的領土只局限在厄爾巴島上。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國,重新成為法國國王,波旁復辟

百日政權

1815年2月26日拿破崙從厄爾巴島潛返法國,国王路易十八派去的部隊並沒有攻擊他,反而迎接。路易十八逃亡至別國後,拿破仑再次奪得政權。歐洲其他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同年6月18日,拿破崙的軍隊在比利时滑铁卢被英國威靈頓公爵以及普魯士布呂歇爾元帥帶領的反法盟軍所擊敗,史稱「滑鐵盧戰役」,同年7月15日他正式投降。其后拿破崙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個小島聖赫倫那島。從奪回政權到再次戰敗只有約一百天的時間,被稱為百日政權。

拿破仑之死,1826年油画

孤島餘生

1815年10月16日拿破崙被流放至聖赫倫那島。英國對其進行監視與防範的措施,使聖赫倫那島彷彿變成一座監獄。而拿破崙決定在這座島上度過餘生,並拒絕逃亡。其之所以拒絕逃亡,是因為拿破崙將自身榮譽看得比性命還要來的重要。

去世

自1821年2月起,拿破崙的健康狀況開始急速惡化。同年5月5日,拿破崙在島上去世,5月8日,這位征服者在禮砲聲中被葬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托貝特山泉旁。直至今日,拿破崙的死因仍是眾說紛紜,英國醫生的驗屍報告顯示他是死於嚴重胃潰瘍或者胃癌,但根據新的研究:1980年代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生物化學系檢驗拿破崙遺體發現,他應死於中毒,而且從當年貴族爱用的壁紙上,歷史學家亦發現含有砷的礦物,猜測是因為環境潮溼而讓砷在空氣中渗透;部分認為是波旁王朝為阻止拿破崙重返法國,買通侍從人員在拿破崙專飲的橡木葡萄酒裡放砒霜,導致拿破崙被暗殺。

他去世後九年,新的奥尔良王朝民意的壓力之下,將拿破崙的塑像重新豎立在旺多姆圓柱上。1840年,法國奥尔良王朝的国王路易·菲利普一世派其子將拿破崙的遺體接回。同年12月15日,拿破崙的靈柩被運回巴黎,在經過凱旋門後被安葬到塞纳河畔的榮譽軍人院

巴黎拿破崙陵墓
拿破崙於榮軍院圓頂大堂內的陵寢


改革

拿破仑推动的改革措施影响深远,包括高等教育、税法、道路和下水道系统,并建立法兰西银行(中央银行)。他同天主教会议定1801年教务专约,旨在同治下占佔人口绝大多数的天主教徒进行和解;与之一同推展的还有管理公共礼拜的奥兰治条约。同年,拿破仑成为法国科学院的院长,并指定德朗布尔为永久秘书[191]

1802年5月,拿破仑创立法国荣誉军团勋章,用于取代旧时的荣誉和骑士勋章体系,以鼓励民事和军事成就,而这一勋章至今仍是法国最高的荣誉勋位勋章[192]。拿破仑的个人权力在第十年宪法中得到加强,其中第一款写道:“法国人民指定,法国参议院拥戴拿破仑·波拿巴为终生第一执政官[193]。”从此之后他开始被普遍称其为他的名“拿破仑”而非他的姓“波拿巴”[194]

拿破仑的《法国民法典》在第二执政官康巴塞雷斯领导的法律专家委员会下起草。拿破仑本人还积极参加法国最高行政法院会议,参与草案的修改。民法典的起草过程注重明文性和通俗性,相较于传统的民法体系有着本质性的不同。拿破仑还委托起草其他与刑事和商事相关的法典,其中的刑事诉讼法典采用正当法律程序的原则[195]

拿破仑主持编纂的《法国民法典》

Page of French writing
拿破仑法典第一章

法国民法典在欧洲被广泛采用(虽然只限于拿破仑征服的土地),而在拿破仑兵败之后仍然得到继承。拿破仑曾经说过:“我真正的光荣不在于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关于这一切胜利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196]。”这一法典至今仍然对欧洲、美洲和非洲的法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197]

狄特尔·朗格维舍将民法典称作一项“革命性的工程”,通过扩大拥有财产的权利和加速封建制度的灭亡带动德国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拿破仑将原先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千个政体)重组成为更为精简的莱茵邦联(四十个国家),而这也成为德意志邦联的建立和1871年的德意志统一的基础[198]

同样,拿破仑在意大利的统治也促成意大利统一运动[199]。这些改革推动了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发展[200]

公制度量衡

1799年9月,官方推出了公制度量衡系统。这一举措在法国社会并未受到欢迎,但拿破仑的统治仍然显著推动这一新标准在法国和法軍势力范围内的推广。1812年,拿破仑最终退让,通过法律推广“传统计量单位”以支持零售贸易[201]。这一系统与大革命前的计量单位相似,但采用的是千克和米作为单位,例如公制1为500克[202]而非旧的489.5克(1“国王磅”)[203]。其他计量单位也以类似形式得到推广,而这也为欧洲在19世纪中期普遍推行公制度量衡打下基础[204]

影響

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對势力的叛乱,颁布《拿破仑法典》,完善世界法律体系,從長遠來看,對奠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拿破崙是軍事家,对外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拿破仑战争,成为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包含各法国殖民地、荷兰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等)。在最辉煌时期,欧洲除英国外,其余各国均向拿破仑臣服或结盟,形成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除此之外,拿破崙也是最早提出歐羅巴合眾國構想並試圖通過武力合併來實現的人。他一生親自參加的戰爭達到60多次,而其指揮的戰鬥,在軍事史上有重要意義。他的霸權,攪亂了歐洲國際關係,破壞了各國的勢力平衡。在拿破崙戰敗後的維也納會議上,新的歐洲秩序被重新建立起來,保持均勢

作為政治家,拿破崙的影響也同樣深遠,于1804年颁布以《法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系的经典典范,也是1896年颁布的《德国民法典》的重要参考之一,其中所确立的关于民法财产法系的基本原则,大致上后来大多数国家皆普遍模仿和遵循,倡導的自由、平等、博愛隨著他的領土擴張迅速的傳播開來;另一方面他又勇於挑戰及破壞專制主義,可以說是近代的民主主義以及民族國家等理念的先驅者。

許多著名人物向拿破崙表示過追思之意,包含拿破崙的敵國英國君主。1855年尚是王儲愛德華七世,曾在巴黎向母親維多利亞女王口中「拿破崙墓」下跪致敬。在崇拜拿破崙的人中,其中的兩個就是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意大利總理墨索里尼[205]

註腳

  1. ^ 羅斯a 1977,第17頁.
  2. ^ 羅斯a 1977,第12頁.
  3. ^ 格里費 2021,第3頁.
  4. ^ 4.0 4.1 布朗達 2019,第18頁.
  5. ^ 羅伯茨 2016,第4-5頁.
  6. ^ 王朝田 & 梁湖南 1985,第3頁.
  7. ^ 塔爾列 1992,第1頁.
  8. ^ 羅伯茨 2016,第6-7頁.
  9. ^ 格里費 2021,第20頁.
  10. ^ 10.0 10.1 塔爾列 1992,第2頁.
  11. ^ 羅斯a 1977,第19-21頁.
  12. ^ 12.0 12.1 布朗達 2019,第16頁.
  13. ^ 羅斯a 1977,第16頁.
  14. ^ 14.0 14.1 14.2 羅伯茨 2016,第8頁.
  15. ^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13頁.
  16. ^ 格里費 2021,第21頁.
  17. ^ 夏普塔爾 2011,第3頁.
  18. ^ 羅伯茨 2016,第10頁.
  19. ^ 布朗達 2019,第24頁.
  20. ^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14頁.
  21. ^ 羅伯茨 2016,第14頁.
  22. ^ 羅斯a 1977,第22-23頁.
  23. ^ 羅伯茨 2016,第13、16頁.
  24. ^ 24.0 24.1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16頁.
  25. ^ Chandler 2009,第8-9頁.
  26. ^ 26.0 26.1 羅斯a 1977,第26頁.
  27. ^ 格里費 2021,第42-44頁.
  28. ^ 羅伯茨 2016,第25頁.
  29. ^ 塔爾列 1992,第4-5頁.
  30. ^ 羅伯茨 2016,第32-33頁.
  31. ^ 多伊爾 2021,第98頁.
  32. ^ 格里費 2021,第59-60頁.
  33. ^ 羅斯a 1977,第40-41頁.
  34. ^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19頁.
  35. ^ 羅伯茨 2016,第44頁.
  36. ^ 塔爾列 1992,第7頁.
  37. ^ 格里費 2021,第84頁.
  38. ^ 羅斯a 1977,第47頁.
  39. ^ 羅伯茨 2016,第50-51頁.
  40. ^ 40.0 40.1 Broers 2009,第71頁.
  41. ^ 多伊爾 2021,第169頁.
  42. ^ 索布尔 2015,第189頁.
  43. ^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38頁.
  44. ^ 塔爾列 1992,第8頁.
  45. ^ 格里費 2021,第111-112頁.
  46. ^ 羅伯茨 2016,第56-57頁.
  47. ^ 47.0 47.1 羅伯茨 2016,第58頁.
  48. ^ Broers 2009,第77頁.
  49. ^ Connelly 2006,第11頁.
  50. ^ 王朝田 & 梁湖南 1985,第19頁.
  51. ^ 夏爾塔爾 2011,第14頁.
  52. ^ 王朝田 & 梁湖南 1985,第20頁.
  53. ^ 53.0 53.1 Connelly 2006,第12頁.
  54. ^ 羅斯a 1977,第52頁.
  55. ^ 羅伯茨 2016,第63頁.
  56. ^ Broers 2009,第81頁.
  57. ^ 羅伯茨 2016,第64頁.
  58. ^ 羅斯a 1977,第69頁.
  59. ^ 羅斯a 1977,第69-72頁.
  60. ^ 塔爾列 1992,第11頁.
  61. ^ 羅伯茨 2016,第70頁.
  62. ^ 羅伯茨 2016,第66頁.
  63. ^ 63.0 63.1 Connelly 2006,第14頁.
  64. ^ 羅伯茨 2016,第76-78頁.
  65. ^ 65.0 65.1 多伊爾 2021,第276-278頁.
  66. ^ 羅伯茨 2016,第80-82頁.
  67. ^ 波拿巴 2012,第11頁.
  68. ^ 塔爾列 1992,第20頁.
  69. ^ 羅斯a 1977,第85頁.
  70. ^ 70.0 70.1 羅伯茨 2016,第88頁.
  71. ^ 71.0 71.1 索布尔 2015,第355頁.
  72. ^ 波拿巴 2012,第12頁.
  73. ^ 羅伯茨 2016,第90頁.
  74. ^ 塔爾列 1992,第21頁.
  75. ^ Broers 2009,第114頁.
  76. ^ 羅斯a 1977,第90頁.
  77.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7頁.
  78. ^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50頁.
  79. ^ Chandler 2009,第34頁.
  80. ^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55頁.
  81. ^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54頁.
  82.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8頁.
  83.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23頁.
  84. ^ 王朝田 & 梁湖南 1985,第36頁.
  85. ^ 王朝田 & 梁湖南 1985,第37頁.
  86. ^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56頁.
  87.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36頁.
  88.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36-37頁.
  89. ^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57頁.
  90. ^ Chandler 2009,第66頁.
  91. ^ Haythornthwaite 1993,第9頁.
  92. ^ Connelly 2006,第23頁.
  93. ^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58頁.
  94. ^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59頁.
  95. ^ 95.0 95.1 95.2 Haythornthwaite 1993,第10頁.
  96. ^ Connelly 2012,第81頁.
  97. ^ Connelly 2006,第25頁.
  98. ^ 波拿巴 2012,第17頁.
  99. ^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65頁.
  100. ^ 羅斯a 1977,第105頁.
  101. ^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66頁.
  102. ^ Chandler 2009,第78頁.
  103.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93頁.
  104. ^ 王朝田 & 梁湖南 1985,第58頁.
  105. ^ 王朝田 & 梁湖南 1985,第59頁.
  106. ^ Chandler 2009,第84頁.
  107. ^ 格里費 2021,第194頁.
  108. ^ 羅伯茨 2016,第112頁.
  109.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115頁.
  110. ^ 羅伯茨 2016,第116頁.
  111. ^ 索布尔 2015,第356頁.
  112. ^ 羅斯a 1977,第113-114頁.
  113.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121-122頁.
  114.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129-132頁.
  115. ^ Chandler 2009,第89頁.
  116.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141-143頁.
  117. ^ Connelly 2006,第27頁.
  118.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145-146頁.
  119. ^ 119.0 119.1 119.2 Connelly 2006,第28頁.
  120.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150-151頁.
  121. ^ Haythornthwaite 1993,第11頁.
  122. ^ 羅伯茨 2016,第137頁.
  123. ^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75頁.
  124.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170頁.
  125. ^ Connelly 2006,第29頁.
  126.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173頁.
  127. ^ Boycott-Brown 2001,第419頁.
  128. ^ 128.0 128.1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76頁.
  129.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220頁.
  130. ^ Boycott-Brown 2001,第437-438頁.
  131. ^ 131.0 131.1 Boycott-Brown 2001,第440頁.
  132. ^ 132.0 132.1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77頁.
  133.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241-242頁.
  134. ^ Boycott-Brown 2001,第447頁.
  135. ^ Boycott-Brown 2001,第453頁.
  136.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254頁.
  137. ^ Chandler 2009,第105頁.
  138. ^ Chandler 2009,第106頁.
  139. ^ 139.0 139.1 Haythornthwaite 1993,第15頁.
  140. ^ 140.0 140.1 140.2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78頁.
  141. ^ Chandler 2009,第112頁.
  142. ^ Connelly 2012,第92頁.
  143. ^ Haythornthwaite 1993,第16頁.
  144. ^ 144.0 144.1 王朝田 & 梁湖南 1985,第90頁.
  145. ^ 王朝田 & 梁湖南 1985,第92頁.
  146. ^ 146.0 146.1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83頁.
  147.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318頁.
  148.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319頁.
  149. ^ 149.0 149.1 王朝田 & 梁湖南 1985,第94頁.
  150.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321頁.
  151. ^ Boycott-Brown 2001,第515頁.
  152. ^ Chandler 2009,第120頁.
  153. ^ Chandler 2009,第121頁.
  154. ^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84頁.
  155. ^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85頁.
  156.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366-367頁.
  157.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376-378頁.
  158. ^ 158.0 158.1 馬歇爾-康沃爾 2000,第86頁.
  159. ^ 克劳塞维茨a 2019,第379-380頁.
  160. ^ 羅伯茨 2016,第170-174頁.
  161. ^ Connelly 2012,第95頁.
  162. ^ 羅伯茨 2016,第251頁.
  163. ^ 多伊爾 2021,第329頁.
  164. ^ 羅斯a 1977,第224-225頁.
  165. ^ 羅伯茨 2016,第259頁.
  166. ^ 塔爾列 1992,第62頁.
  167. ^ 167.0 167.1 多伊爾 2021,第330頁.
  168. ^ 羅伯茨 2016,第268頁.
  169. ^ 塔爾列 1992,第64頁.
  170. ^ Broers 2009,第222頁.
  171. ^ 羅伯茨 2016,第270頁.
  172. ^ 羅伯茨 2016,第282頁.
  173. ^ 塔列 1992,第72頁.
  174. ^ 羅斯a 1977,第241頁.
  175. ^ 羅伯茨 2016,第290-291頁.
  176. ^ 羅伯茨 2016,第285頁.
  177. ^ 塔爾列 1992,第73頁.
  178. ^ 羅伯茨 2016,第288-289頁.
  179. ^ 羅斯a 1977,第243頁.
  180. ^ 塔爾列 1992,第76頁.
  181. ^ 羅伯茨 2016,第294-295頁.
  182. ^ 羅伯茨 2016,第296頁.
  183. ^ 塔爾列 1992,第77頁.
  184. ^ 羅伯茨 2016,第299頁.
  185. ^ 羅斯a 1977,第286頁.
  186. ^ Hallock, William; Wade, Herbert T. Outlines of the evolution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and the metric system. London: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06: 66–69. 
  187. ^ Robert, R; Joel, Colton. A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McGraw Hill. 1995: 428–429. 
  188. ^ French Emancipation. obo. [2023-10-01] (英语). 
  189. ^ McGraw, Hill. US History. 2012: 112–113. 
  190. ^ McLynn 1998, p.585
  191. ^ Alder 2002
  192. ^ Blaufarb 2007, p.101–2
  193. ^ Edwards 1999, p.55
  194. ^ McLynn 1998, p.290
  195. ^ McLynn 1998, 255
  196. ^ Wanniski 1998, p.184
  197. ^ Wood 2007, p.55
  198. ^ Scheck 2008, Chapter: The Road to National Unification
  199. ^ Astarita 2005, p.264
  200. ^ Alter 2006, p.61–76
  201. ^ Hallock, William; Wade, Herbert T. Outlines of the evolution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and the metric system. London: The Macmillan Company: 66–69. 1906. 
  202. ^ Denis Février. Un historique du mètre. Ministère de l'Economie, des Finances et de l'Industrie. [10 March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8) (法语). 
  203. ^ Thierry Sabot. Les poids et mesures sous l’Ancien Régime [The weights and measures of the Ancien Régime]. histoire-genealogie. 1 October 2000 [10 Februar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5) (法语). 
  204. ^ O'Connor 2003
  205. ^ (法)利布(Ribbe,C.)著/朱洁译. 拿破仑的罪行.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 ISBN 978-7-5463-2558-3. 

參考文獻

  • (英文)Barthorp, Michael. Napoleon's Egyptian Campaigns 1798–1801. Bloomsbury USA. 1978. ISBN 978-0850451269. 
  • (英文)Boycott-Brown, Martin. The Road to Rivoli Napoleon's First Campaign. Cassell. 2001. ISBN 978-0304353057. 
  • (英文)Broers, Michael. Napoleon Soldier of Destiny. Faber & Faber. 2009. ISBN 978-0571273454. 
  • (英文)Broers, Michael. Napoleon The Spirit of the Age. Faber & Faber. 2018. ISBN 978-0571301539. 
  • (英文)Broers, Michael. Napole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an Empire: 1811-1821. Pegasus Books. 2022. ISBN 978-1639361786. 
  • (英文)Broers, Michael; Dwyer, Philip (编).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Napoleonic Wars: Volume 1, Politics and Diplom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2. ISBN 978-1108341462. 
  • (英文)Castle, Ian. Eggmühl 1809 Storm Over Bavaria. Bloomsbury USA. 1998. ISBN 978-1855327085. 
  • (英文)Castle, Ian. Eggmühl 1809 Storm Over Bavaria. Bloomsbury USA. 1998. ISBN 978-1855327085. 
  • (英文)Castle, Ian. Aspern & Wagram 1809 Mighty Clash of Empires. Bloomsbury USA. 1994. ISBN 978-1855323667. 
  • (英文)Colson, Bruno; Mikaberidze, Alexander (编).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Napoleonic Wars: Volume 2, Fighting the Napoleonic Wa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2. ISBN 978-1108284721. 
  • (英文)Cole, Juan. Napoleon's Egypt Invading the Middle East.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ISBN 978-0230607415. 
  • (英文)Connelly, Owen. The War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Napoleon, 1792-1815. Taylor & Francis. 2012. ISBN 978-1134552894. 
  • (英文)Duffy, Christopher. Borodino and the War of 1812. Cassell. 1999. ISBN 978-0304352784. 
  • (英文)Elting, John R. Swords Around A Throne Napoleon's Grande Armée. Hachette Books. 2009. ISBN 978-0786748310. 
  • (英文)Forrest, Alan; Hicks, Peter (编).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Napoleonic Wars: Volume 3, Experience, Culture and Mem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2. ISBN 978-1108417679. 
  • (英文)Fremont-Barnes, Gregory; Fisher, Todd; Cornwell, Bernard (编). The Napoleonic Wars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Empire. Bloomsbury USA. 2004. ISBN 978-1841768311. 
  • (英文)Gill, John H. 1809 - Thunder on the Danube Napoleon's Defeat of the Habsburgs. Frontline Books. 2009. ISBN 978-1848325470. 
  • (英文)Haythornthwaite, Philip. Napoleon's Campaigns in Italy. Bloomsbury USA. 1993. ISBN 978-1855322813. 
  • (英文)Hussey, John. Waterloo: The Campaign of 1815: From Elba to Ligny and Quatre Bras. Greenhill Books. 2017. ISBN 978-1784381981. 
  • (英文)Leggiere, Michael V. Napoleon and the Struggle for Germany The Franco-Prussian War of 1813 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ISBN 978-1107080515. 
  • (英文)Leggiere, Michael V. Napoleon and the Struggle for Germany The Franco-Prussian War of 1813 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ISBN 978-1107080546. 
  • (英文)Nafziger, George. Napoleon's Dresden Campaign The Battles of August 1813. Emperor's Press. 1994. ISBN 978-0962665547. 
  • (英文)Mikaberidze, Alexander. The Napoleonic Wars A Global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 ISBN 978-0199951062. 
  • (英文)Petre, Francis Loraine. Napoleon's Campaign in Poland, 1806-7. S. Low, Marston, limited. 1901. 
  • (英文)Petre, Francis Loraine. Napoleon's Last Campaign in Germany, 1813. John Lane. 1912. 
  • (英文)Schneid, Frederick C. Napoleon's Conquest of Europe The War of the Third Coaliti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5. ISBN 978-0313064685. 
  • (中文)皮埃尔·布朗达. 拿破仑王朝.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9. ISBN 978-7540254353. 
  • (中文)罗伯特·布鲁斯; 伊恩·迪基; 凯文·基利; 迈克尔·帕夫科维奇; 弗雷德里克·施奈德.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拿破仑时代.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0. ISBN 978-7227044154. 
  • (中文)让-安托万·夏普塔尔. 帕特里斯·格里費 , 编. 亲历拿破仑 拿破仑重臣夏普塔尔回忆录.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60995144. 
  • (中文)蒂姆·克莱顿. 滑铁卢 决定欧洲命运的四天.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9. ISBN 978-7513926249. 
  • (中文)伯纳德·康沃尔. 滑铁卢 四天, 三支大军和三场战役的历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09783818. 
  • (中文)周执中; 高阳; 吴畋. 拿破仑时代.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38752717. 
  • (中文)杰弗里·埃利斯. 拿破仑帝国.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ISBN 978-7301208366. 
  • (中文)艾利·福爾. 拿破侖論. 商務印書館. 1932. 
  • (中文)帕特里斯·格里費. 帝国之路 通向最高权力的拿破仑,1769-1802. 九州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10898174. 
  • (中文)林恩·亨特.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 现代世界的锻炉.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0. ISBN 978-7521711455. 
  • (中文)多明尼克·利芬. 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 鏖战欧罗巴, 1807-181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09763117. 
  • (中文)蒂埃里·倫茨. 拿破仑的外交策略.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010107. 
  • (中文)克劳德·梅尼瓦尔. 帝国浮沉(关于拿破仑一世的私人回忆 1802-1815).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20173186. 
  • (中文)約翰·霍蘭·羅斯. 拿破仑一世传 上卷. 商务印书馆. 1977. 
  • (中文)約翰·霍蘭·羅斯. 拿破仑一世传 下卷. 商务印书馆. 1977. 
  • (中文)阿尔贝·索布尔. 法国大革命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ISBN 978-7303188345. 
  • (中文)王朝田; 梁湖南. 从土伦到滑铁卢: 拿破仑战争述评. 解放军出版社. 1985. 

外部連結

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
官衔
前任者:
督政府
法国临时执政
1799年11月11日–1799年12月12日

罗热·杜科和埃马纽埃尔-约瑟夫·西哀士
同時在任
成为执政
新頭銜
法兰西第一执政官
1799年12月12日–1804年5月18日

让-雅克·雷吉斯·德·康巴塞雷斯(第二执政官)
夏尔-弗朗索瓦·勒布伦(第三执政官)
同時在任
成为皇帝
統治者頭銜
空缺
法国大革命
上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路易十六
為法兰西人之王
法国人的皇帝
1804年5月18日–1814年4月11日
繼任者:
路易十八
為法国和纳瓦拉国王
空缺
上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查理五世
為最后一位加冕君主,1530年
意大利國王
1805年3月17日–1814年4月11日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
前任者:
路易十八
為法兰西国王
法国人的皇帝
1815年3月20日–1815年6月22日
繼任者:
路易十八
為法兰西国王
拿破仑二世,根据遗嘱)
新頭銜
建国
莱茵邦联保护人
1806年7月12日–1813年10月19日
莱茵邦联解体